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233条记录
中国大豆进口与检疫检验现状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阐述了目前中国大豆进口主要特点、检疫检验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进口大豆的检疫检验对策建议,旨在为促进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大豆 进口 检疫检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寄主植物上灰飞虱种群生命表的比较

昆虫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比较不同寄主植物上灰飞虱种群发展趋势,通过室内实验,组建了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èn在武育粳3号、盐稻8号、徐稻3号、Ⅱ优084、Ⅱ优42、扬麦12、稗草和千金子这8种寄主植物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通过田间调查,比较了粳稻武运粳7号和籼稻Ⅱ优084上灰飞虱自然种群发生动态。不同寄主植物上灰飞虱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比较结果表明,灰飞虱的若虫发育历期在稗草上最短,其次为扬麦12和粳稻上,而在杂交籼稻Ⅱ优084、Ⅱ优42和杂草千金子上的发育历期长达近30d;灰飞虱在稗草上的种群趋势指数亦最高,为45.57,其次为粳稻品种盐稻8号(39.36)、徐稻3号(34.54)和武育粳3号(31.70)上,其中盐稻8号与稗草上无显著差异;杂交稻Ⅱ优084和Ⅱ优42上灰飞虱的种群趋势指数显著低于粳稻上的;而灰飞虱在千金子上的种群趋势指数最低,仅为11.04。大田调查则表明,一定时期粳稻武运粳7号上灰飞虱种群个体数量显著高于籼稻Ⅱ优084上。研究表明灰飞虱的适宜寄主植物依次为稗草、粳稻品种和小麦。

关键词: 灰飞虱 寄主植物 生命表 种群趋势指数 种群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传统“叫化鸡”生产工艺改进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腌制和煨制是"叫化鸡"传统生产工艺中最繁琐、对产品风味影响最大的环节。本研究采用真空滚揉、预煮和高温杀菌替代原有的腌制和煨制工艺,试验考察了不同的滚揉条件、预煮和高温杀菌参数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滚揉条件为:转速10 r/min,真空度70 kPa,滚揉时间90 min;最适预煮参数为:温度90℃,时间20 min;最优杀菌参数为:温度121℃,时间20 min。

关键词: “叫化鸡” 传统工艺 改造 滚揉 预煮 高温杀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硅对紫花苜蓿抗盐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对外源硅和NaCl处理紫花苜蓿植株后对植株根、茎、叶的受氧化胁迫程度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以高耐盐品种中苜一号和低耐盐品种德福为研究对象进行水培试验,试验有对照处理(不加Si和NaCl)、Si处理(1mmol/LSi)、NaCl处理(120mmol/LNaCl)、Si和NaCl处理(120mmol/LNaCl+1mmol/LSi)。当NaCl和Si处理15d后,从每个品种的每个处理中分别取出4个单株,分成根、茎、叶三部分,进行脯氨酸、可溶性蛋白、MDA含量测定。结果发现:在盐胁迫的条件下,紫花苜蓿的根、茎、叶等器官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膜质过氧化作用;根、茎、叶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从而增强了植株的渗透调节能力;茎、叶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表明中等盐浓度胁迫诱导紫花苜蓿某些与抗盐有关的蛋白的合成量,大于盐胁迫而导致的蛋白水解量。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抗盐 盐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螺旋藻多糖调节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螺旋藻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将螺旋藻多糖分别以低剂量6.7 mg/kg(推荐的人体每日摄入量)、中剂量67.0 mg/kg和高剂量134.0 mg/kg连续饲喂受试小鼠15 d后,对小鼠进行免疫调节试验。结果表明:螺旋藻多糖在134.0 mg/kg剂量时,可明显增强二硝基氟苯(DNFB)所致的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P<0.05);中、高剂量组小鼠的胸腺指数、高剂量组小鼠血清的半数溶血值(HC_(50))及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根据保健食品免疫调节作用评价标准,螺旋藻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关键词: 螺旋藻多糖 小鼠 调节 免疫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链球菌2型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重组蛋白的酶活性和免疫原性检测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PCR方法从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05ZYH33分离株基因组中扩增出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基因(in-osine5-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impdh),长度1064bp。PCR产物和pET28a载体分别经过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连接,成功地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impdh,并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中,经过1mmol/LIPTG诱导获得表达,蛋白大小35kD。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酶活性。蛋白经过亲和层析纯化后,在37℃,pH7.0~9.0表现出较强酶活性,NADHA340介于0.662~0.816之间。

关键词: 猪链球菌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 克隆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亚红株突变性状的连锁遗传规律分析

遗传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具有绿叶、花瓣红心的陆地棉、海岛棉与具有亚红株、无红心的陆地棉种质为试验材料,通过经典遗传学的二点测验分析了亚红株突变的连锁遗传规律;结果显示,测交群体(E083×B026)×苏9701、(B026×E083)×苏9701的平均交换值为1.35%;测交群体(E083×海7124)×苏9701、(海7124×E083)×苏9701的平均交换值为2.94%。同时,用亚红株、无红心、棕絮与绿叶、红心、白絮种质杂交,进行三点测验,结果表明:基因Rs在Lc1、R2之间;基因Rs和Lc1的遗传距离为42.21cM,Rs和R2的遗传距离为1.68cM。当两对基因同时发生双交换时,相互干扰小,符合系数达0.79。根据已知的基因遗传距离,整合后绘制了遗传连锁图:Rs基因位于基因R2、Lc1以及分子标记NAU2863、NAU3735和NAU1048、BNL2634之间;其中Rs基因两侧的分子标记NAU3735和NAU1048与它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1cM和0.2cM。

关键词: 陆地棉 亚红株突变 遗传距离 连锁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客户关系管理在蔬菜种企中的应用

中国蔬菜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蔬菜种子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产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以品种为中心的传统营销模式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客户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客户的需求构成市场,客户的满意是企业效益的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己基间苯二酚对鲜切牛蒡褐变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采用50、100和150mg/kg三种浓度的4-己基间苯二酚(4-HR)溶液浸泡鲜切牛蒡15min,于1℃贮存,考察鲜切牛蒡褐变情况及相关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100mg/kg4-HR较好地延缓了鲜切牛蒡的褐变,降低了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抑制了丙二醛(MDA)和总酚(TP)含量的上升,具有较好的抑制褐变、保持品质的作用。

关键词: 4-己基间苯二酚 鲜切牛蒡 褐变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体细胞突变体筛选法获得象草耐盐植株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象草幼穗离体培养诱导产生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外植体,在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中添加10~20 g/LNaCl,离体筛选得到的白色颗粒状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上再生出植株。再生植株耐盐性鉴定结果:6 g/L海盐的1/2 Hoagland营养液每隔7 d浇灌1次,共浇灌4次,处理24 d时,对照植株全部致死;处理42 d时,24 g/L NaCl离体筛选获得的MN12-1和MN12-2体细胞再生植株生长良好。取MN12-1、MN12-2植株和对照株的节间嫩芽组培苗进行耐盐盆栽鉴定:4 g/L、6 g/L海盐的1/2 Hoagland营养液每隔7 d浇灌1次,共浇灌3次,生长28 d时,MN12-1和MN12-2植株的叶、茎、根干重显著高于对照植株,MN12-2植株各部分的干重比对照植株提高100%以上,差异极显著。SRAP检测结果表明,MN12-1、MN12-2植株与对照植株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差异,确认获得了耐盐体细胞突变体。

关键词: 象草 愈伤组织 氯化钠 再生植株 耐盐性 体细胞突变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