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233条记录
套袋对梨果实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绿皮梨品种西子绿和褐皮梨品种丰水为试材,研究套袋对梨果实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10d套袋,至花后60 d,套袋果鲜重高于未套袋果;花后60 d至果实成熟,未套袋果鲜重增加较快,高于套袋果;果实干物质重,只有品种丰水花后27 d套袋果实干物质重高于未套袋果,干物重变化趋势与鲜重基本一致;果实套袋后,果皮叶绿素a含量急剧下降,远低于未套袋果,叶绿素b含量下降缓慢,后期高于未套袋果,套袋后,改变了叶绿素含量,对幼果光合作用造成一定影响,但果重变化动态表明,并不是造成单果重差异的主要原因;套袋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下降,可滴定酸含量和果实硬度增加。

关键词: 果实 套袋 生长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酸马奶中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新疆采集酸马奶样品,对其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纯化、生理生化性质试验和16S rRNA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出的86株乳酸菌中,54株菌被确定为乳杆菌属,32株菌被确定为乳球菌属。利用16S rRNA序列同源分析和系统发育树分析对具有不同生理生化特性的代表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鉴定结果为FM1-6与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FM8-3与Lactococ-cus lactis、FM10-3与Lactobacillus casei的同源性达到100%,FM2-4与Lactobacillus plantarum、FM1-2与Lactobacillus fermen-tum的同源性达到99%。关键词:酸马奶;乳酸菌;分离;鉴定;16S rRNA分析

关键词: 酸马奶 乳酸菌 分离 鉴定 16SrRNA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7-2008年长江流域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评述

中国棉花 2009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动物抗血清制品的安全性探讨及相关技术概述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动物抗血清制品的安全性进行探讨,着重对抗血清中病原体的处理、病毒灭活效果的评价和病毒灭活对抗血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动物抗血清 安全性 病毒灭活技术 灭活效果 验证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包装处理对杏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银白和苹果白杏果实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包装处理对杏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袋包装的银白和苹果白杏果实硬度下降较黄袋和白袋缓慢,紫袋包装处理可减缓银白杏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3种包装处理对苹果白杏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不大;至贮藏结束时,3种包装处理银白和苹果白杏果实维生素C含量均出现明显的下降,紫袋包装可缓解苹果白杏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快速降解,但3种包装处理对银白杏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不大;紫袋包装降低了银白和苹果白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综合考虑不同包装处理对银白和苹果白杏果实贮藏品质指标的影响,认为紫袋可作为银白和苹果白杏果实适宜的贮藏包装材料。

关键词: 果实 包装材料 贮藏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确保粮食安全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科技管理研究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在愈演愈烈的国际新的粮食危机面前,确保农业持续发展,就必须重新认识农业。国际石油市场能源价格快速上涨以及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能源的开发,对粮食安全产生巨大威胁,粮食已成为一种新的能源的面貌已经呈现,粮食问题必将更加复杂。实现粮食稳定增长和供需平衡,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尤其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科技创新 生产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桃早熟新品种紫金红1号的选育

中国果树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紫金红1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以油桃早熟品种的自然实生育成的油桃早熟新品种。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125.4 g,最大单果重200.0 g;果皮底色黄色,80%以上果面为鲜红色,果面光滑无毛;黏核,无裂核现象;果肉黄色,肉质硬脆,爽口,完熟后柔软多汁,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0%,可溶性糖含量10.38%,可滴定酸含量0.28%,无裂果;在南京地区,果实6月上旬成熟;适宜露地和设施栽培,早果性好,丰产稳产。2007年6月通过江苏省农林厅鉴定。

关键词: 油桃 品种 紫金红1号 早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源多倍体及其在作物品种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异源多倍体在作物遗传改良和种质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概述了近年来植物人工异源多倍体的研究进展,包括人工异源多倍体的类型、诱导方法及其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利用人工异源多倍体进行农作物品种遗传改良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并对相关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 异源多倍体 作物 遗传 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类猪圆环病毒因子P1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旨在建立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检测类猪圆环病毒因子P1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法,用于P1的早期诊断。以感染P1的猪血清DNA提取物为模板,采用PCR扩增P1 101 bp的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重组质粒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分析;以阳性质粒为模板,建立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经测序证实扩增片段属于P1,所建立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P1的反应在101~108拷贝/μ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反应的检出下限为10拷贝/μL,而对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细小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的检测为阴性,表明该方法敏感、特异。成功建立了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P1载量的方法,为P1致病机制和机体免疫保护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平台。

关键词: 类猪圆环病毒因子 P1 荧光定量PCR 熔解曲线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曲面法优选人工蛹虫草多糖微波提取工艺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人工蛹虫草多糖的微波提取工艺,分别考察了微波功率、液固比、浸提时间、提取次数等单因素对蛹虫草多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了蛹虫草子实体多糖微波提取方法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探讨了微波功率、浸提时间和液固比3因子的交互作用及其最佳水平。结果表明:微波功率744.795 W,提取时间4.25 m in,液固比31.057 m l/g为蛹虫草多糖微波提取最佳工艺,考虑到操作的便利,对此条件进行适当修正后,获得蛹虫草多糖平均得率为5.783%。

关键词: 蛹虫草 多糖 提取 微波 响应曲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