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冬瓜氮磷钾化肥配施效应
《中国农学通报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结合冬瓜果实特点与营养吸收特性,探讨冬瓜氮磷钾化肥配施效应。结果表明,每产生1t冬瓜果实需要吸收的总养分为氮1174.8g、磷241g、钾2374g、钙1194g、镁141g、硫121g、硼3.1g和锌1.8g。在土壤有效磷丰富,有效氮、钾缺乏及施有机肥条件下,施磷稍微减产,OPT-N处理比OPT处理减产7.0%,OPT-K处理显著减产14.4%,种植效益降低8.5%及21.0%,氮、钾肥养分产出率分别为29.5kg冬瓜/kgN及61.2kg冬瓜/kgK2O。在土壤有效氮、磷、钾极缺乏及不施有机肥条件下,OPT-N与OPT-K处理分别比OPT处理显著减产21.2%及31.3%,OPT-P处理减产12.5%。种植效益降低56.9%、40.1%及99.1%。氮、磷、钾肥养分产出率分别为41.5kg冬瓜/kgN、81.3kg冬瓜/kgP2O5及61.0kg冬瓜/kgK2O。表明中低产田种植冬瓜时,更应重视氮磷钾肥的合理平衡施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卉试管苗瓶内生根介质改进的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为解决组织培养生物技术在种苗规模化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试管苗移栽成活困难而影响种苗供应问题,进行了试管苗瓶内生根介质用珍珠岩代替传统琼脂的改进试验,结果表明,用珍珠岩代替琼脂作为瓶苗生根介质,移栽成活率明显高于琼脂培养基,生长在珍珠岩内的根系,不但有大量的根毛产生,从瓶内取出时又有大量的珍珠岩附着在根系周围,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蒸发,保证移栽时基本不受任何伤害;且用珍珠岩代替琼脂,生根苗取出后,不必清洗瓶内的珍珠岩,可循环再用,节省了成本和人工清洗试管瓶环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优质稻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广东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优质稻产值高、效益好,大面积推广种植优质稻对广东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起到重要作用。概述了广东省优质稻生产的现状,分析了广东省在优质稻米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瘟病主效抗性基因对广东省籼稻稻瘟病菌的抗性评价
《中国水稻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来自不同抗源的30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进行了小种专化抗性及田间抗性的分析和评价。30个单基因系对163个广东省稻瘟病菌株的抗谱介于0.6%~89.6%,大多数单基因系对测试的病菌表现出较窄的抗谱,在病区表现为高度感病,但含有Pikh和Pi1(t)的单基因系表现出广谱抗性,抗谱分别为89.6%和82.2%,在病区表现出较好的田间抗性。基于抗性基因与163个稻瘟病菌的抗感互作聚类分析,将30个单基因系的小种专化抗性划分为15个类型。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其中9个类型的小种专化抗性表现出较大差异,可解释总变异的81.3%。含有Pik、Piz5、Pi9、Pish的单基因系在小种专化抗性上有别于广东省骨干亲本,这些基因在今后抗性育种中可重点引入。Pikh[或Pi1(t)]、Pi9(或Piz5)及Pish(或Pita2)的基因聚合有利于提高广东省水稻品种对该地区稻瘟病菌的抗谱。并就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及利用策略进行了讨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农业园区运行机制探讨——以广东省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广东省为例,阐述了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现代农业园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园区有效运行机制的对策和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栽培种(Arachis hypogaea)类型间遗传差异的SSR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08 CSCD
摘要:本文采用110对SSR引物分析28份花生栽培种资源(7份多粒型、5份龙生型、8份普通型和8份珍珠豆型)间的遗传差异,其中有46对引物在不同品种间检测出2 ̄9个等位基因,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080 ̄0.869。对28份材料的聚类分析表明,SSR聚类结果与根据形态特征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但在多粒型品种上存在一定差异。标记pPGSseq15C12在本研究中所有的珍珠豆型品种上均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序列分析表明该标记在珍珠豆型与其它类型间扩增片段的差异是由于ATT重复次数不同所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储良龙眼果实的成熟特性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储良"龙眼Dimocarpus longanaLour.cv.Chuliang为试材,研究了果实成熟期间内外性状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质量(m)、大小和可食率呈逐渐增加趋势;营养品质可溶性固形物(TSS)、蔗糖、全糖和Vc含量随果实成熟表现出上升趋势,过熟后稍下降;还原糖含量和可滴定酸(TA)含量变化不大;相对指标果形指数、m皮/m果、m核/m果表现为下降趋势,而m皮/m核表现为上升趋势;内果皮褐变指数在果实完熟以后明显上升.比熟度、TSS含量与果实的质量、大小、品质指标表现出了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以比熟度结合果实外观变化特征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果实的成熟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酶解花生蛋白制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
《中国粮油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复合风味酶(固/液)、木瓜蛋白酶水解花生蛋白制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通过体外检测法测定其ACE抑制率。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水解物的ACE抑制率最大。根据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对碱性蛋白酶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温度为53.7℃,底物浓度为7.72%,酶与底物质量比4.18%,pH=8.0,水解时间为120 min时,其ACE抑制率可达72.7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