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连续施用鸡、鸽粪对菜心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鸡、鸽粪含氮量计算其用量[0~225kg(N)·hm-2]进行连续4茬菜心田间试验,研究施用鸡粪和鸽粪对菜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与单施无机肥处理相比,鸡、鸽粪单施或与无机肥配施均降低第1、3茬菜心产量,提高第2茬产量;第4茬除单施鸡粪和低量鸽粪配施处理外,其他所有处理菜心产量均有提高。单施最高量鸡、鸽粪处理和低量鸡、鸽粪配施处理降低第1茬菜心硝酸盐含量,高量配施处理含量提高;第2~4茬所有施用鸡粪和鸽粪处理均可提高菜心硝酸盐含量,整体上硝酸盐含量随鸡、鸽粪用量增加而提高。施用鸡、鸽粪对第1茬菜心维生素C含量影响不大,降低第2和第4茬含量,却提高第3茬含量。4茬施用鸡、鸽粪处理均降低菜心可溶糖含量。
关键词: 连续施用 动物粪肥 菜心 硝酸盐 可溶糖 维生素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新品种‘粤英甜橘’
《园艺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粤英甜橘’是从自然杂交实生单株中选出的柑橘新品种。抗逆性强,结果早,丰产稳产,果实外观美,果肉较化渣,清甜,有蜜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8%,品质中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草鱼组织中谷胱甘肽沉积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至0mg/kg、100mg/kg、200mg/kg、300mg/kg、400mg/kg和500mg/kg,分别投喂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幼鱼8周,草鱼幼鱼体质量(4.09±0.01)g,观察GSH在草鱼组织中沉积以及对草鱼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外源GSH对草鱼生长影响不显著(P>0.05),实验组肌肉中G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中GSH含量在GSH添加水平为200mg/kg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和肌肉中丙二醛(MDA)在GSH添加水平为300mg/kg组达到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GSH对血清中GSH和MDA影响不显著(P>0.05)。草鱼肝脏中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力在400mg/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肌肉中GR活力有增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和肌肉中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均高于对照组,分别在300mg/kg组和200mg/kg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力不同程度升高,均在200mg/kg组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GSH-PX活力和T-AOC有增高趋势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和肝脏中活性氧(ROS)含量分别在400mg/kg和300mg/kg组达到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GSH能够促进草鱼肝脏和肌肉中GSH的沉积,提高肝脏及肌肉中GR和γ-GT活力,以及肝脏中GSH-PX和SOD活力与总抗氧化能力,减少肝脏中MDA含量,降低肝脏及血清中ROS含量,因此GSH在水产饲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圆环病毒Ⅱ型Ca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西北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纯化复性的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Cap重组蛋白作为免疫原,按常规方法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获得了3株分泌PCV2-Ca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1C7A4、4F3F5和4G8F7,其染色体平均数为98~103,间接ELISA检测3株细胞培养上清效价分别为1∶3125、1∶3125、1∶15625,小鼠腹水效价分别为1∶390000、1∶390000、1∶1950000。ELISA结果显示,1C7A4、4F3F5和4G87F仅与融合表达的PCV2-Cap蛋白反应,而与PET-32a载体表达的蛋白不反应。相加ELISA结果显示3株单克隆抗体对应两个不同的病毒抗原位点。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1C7A4、4F3F5和4G8F7能与PCV2发生反应,而不与PCV1发生交叉反应。结果表明所获得的3株单抗是PCV2型特异性的,为PCV1和PCV2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新型功能食用油——辣木籽油
《广东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上具有保健作用的功能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介绍了一种来源于辣木籽的新型功能食用油——辣木籽油,通过分析辣木籽油的主要成分、食用价值、保健和药用功能,并与一般常用食用油进行比较,提出其开发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胁迫对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在大棚内采用人工供水的方法,研究不同水分胁迫下甜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轻度干旱胁迫下可用株高、茎粗、散粉至吐丝间隔期(ASI)、穗粗、每穗粒数、千粒重等6个性状耐旱系数作为品种耐旱性鉴定的指标,而中度干旱胁迫下可用穗位叶面积、散粉至吐丝间隔期(ASI)、穗粗、每穗粒数、出籽率、千粒重这6个性状耐旱系数预测品种产量的耐旱系数。在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散粉至吐丝间隔期(ASI)、穗粗、每穗粒数、千粒重等4个性状耐旱系数是不同品种耐旱性鉴定的重要指标,除此之外,株高、茎粗、穗位叶面积等决定植株形态的性状指标也对甜玉米耐旱性起一定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渣类饲料的开发与利用
《广东饲料 》 2008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水果的主产国之一,每年水果产量达2400万t,其中约38%的被用来深加工。随着水果种植业和加工业的发展,果渣产量日益增加。果渣是水果经过榨汁、生产罐头等过程得到的副产品,主要为果浆、果核、果皮等。按每加工1000k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