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粤引红脐橙的引种选育及主要栽培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粤引红脐橙树形呈不规则的自然圆头形,树势中等,成枝力强,枝梢较开张,成花能力强,与枳、枳橙、温州蜜柑和甜橙嫁接表现亲和;果实中等大,单果重180 g左右,近球形、闭脐或露脐,果皮橙色;果肉紫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0%,可滴定酸含量0.88%,维生素C含量0.594 mg/mL,总糖11.6%,固酸比17.1,肉质脆嫩化渣、风味清甜有独特芳香味,无核;成熟期在翌年1月,耐贮藏,留树挂果可贮藏至2月,常温下常规贮藏能保存至3月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苦瓜品种的皂苷含量及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的比较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35个苦瓜品种的果肉和籽粒中皂苷含量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的差异。【方法】选用华南地区的35个主要苦瓜品种为材料,分别测定其果肉和籽粒中皂苷含量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其中皂苷含量测定采用高氯酸-香草醛-冰醋酸法,而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测定采用比色法,品种之间的差异采用新复极差法,果肉和籽粒两个组织部位之间差异采用t检验,品种聚类分析采用系统聚类法。【结果】不同品种果肉和籽粒中皂苷含量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其中果肉和籽粒中皂苷含量变幅分别为1.17%~4.07%和0.16%~1.54%,变异系数分别为32%和38%,平均值分别为1.96%和0.74%;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变幅分别为2.40%~34.53%和7.77%~30.07%,变异系数分别为46%和36%,平均值分别为17.96%和14.96%;果肉中的皂苷含量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显著高于籽粒;通过系统聚类法可将35个苦瓜品种聚为4类,分别包含16、6、12和1个品种。【结论】不同苦瓜品种的皂苷含量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存在显著差异,且同一苦瓜品种果肉中的皂苷含量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高于籽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瓜的微波灭酶技术
《农业机械学报 》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不同的微波处理、微波结合抗褐变剂处理条件下研究了苦瓜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微波灭酶技术。结果表明:微波功率越大,载样量越少,多酚氧化酶越易失活,而切片厚度在1cm以下对其活性影响不大。当载样量为40g时,样品预先在功率800W的微波下处理1min,再在质量浓度为0.1μg/mL的EDTA钠盐溶液浸泡60min,最后微波间歇处理3min,则可使其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完全钝化。过氧化物酶随微波功率增大而迅速失活,在载样量为40g、切片厚度为0.5cm、微波功率为800W条件下,处理1min即可失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新品种‘粤英甜橘’
《果农之友 》 2008
摘要:‘粤英甜橘’是1978年在广东河源市紫金县乌石镇榕林村的百年生老橘园发现的自然杂交实生单株中选出的新株系,经遗传稳定性鉴定、多点区域试验、品种比较试验以及多年推广表明优良性状稳定一致,2007年6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椹成熟过程中理化性状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广东蚕业 》 2008
摘要:通过对四个桑树品种成熟过程中理化性状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桑堪在成熟过程中单果重量持续增加,但到成熟期后增加缓慢;可滴定酸含量随开花后时间变化呈先升后降最后趋缓的趋势;pH值随开花后时间变化趋势和可滴定酸含量相反,呈先下降后上升最后趋缓的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