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拮抗细菌的定殖、浓度和喷施期与水稻纹枯病的关系

江苏农业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两个拮抗细菌Pseudomonascepacia(P-6854)和Bacilussubtilis(B-916)在水稻植株上的定殖情况。P-6854和B-916菌株用利福平进行抗药性诱导后用于检测。分别在喷施拮抗细菌后2小时及1天、3天、6天、10天和15天,分离检测水稻植株表面的拮抗细菌群落。试验结果表明:拮抗细菌的定殖能力与最初引进拮抗细菌的浓度和水稻植株上有无纹枯病病斑有关。当被引进拮抗细菌的浓度较低(B-916为106CFU/ml,P-6854为107CFU/ml)和喷施在健株上时,不易在植株表面定殖;当被引进拮抗细菌浓度较高(B-9161010CFU/ml,P-6854为1011CFU/ml)和喷施在病株上时,定殖能力较强。在引进后15天,在病株上仍能分离到103CFU/cm2的B-916和5×104CFU/cm2的P-6854。喷施拮抗细菌的最佳时期为接种病原菌R.solani后第1天,最初引进拮抗细菌的有效浓度不能低于108CFU/ml。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定殖;浓度;喷施最佳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冬小麦生产的阶段性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借助GISSGCMTransientRun和经修正的CERES-Wheat模型以及若干农业气象指标,评估了在未来不同时段(2010年、2030年、2050年以及CO2有效倍增的2062年)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冬小麦生育期和产量的阶段性影响,分析了各地小麦生长季热量和干湿状况的演进趋势,估计了我国冬小麦安全种植北界可能发生的地理位移以及麦田灌溉需要量的变化等。目的在于勾划气候变化影响中国冬小麦生产的轮廓,为制定未来农业发展战略和农业生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冬小麦生产;模拟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同位素示踪技术探测水库渗漏路径

江苏农业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石灰岩地区大坝基础的10个钻孔进行天然和人工两种流场同位素示踪测量,测定出地下水流速矢在切平面和垂直面上的分布,根据水平和垂向流速的大小和方向绘制出大坝的渗漏点和渗漏路径。依据测量结果,大坝首次灌浆处理获得成功,水库的渗漏水量比灌浆前减少60%。

关键词: 水库渗漏;同位素示踪;渗漏路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生态系统中有机肥养分循环研究的进展

江苏农业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生态系统中有机肥养分循环研究的进展《有机肥养分循环及利用研究》协作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南京210014ResearchProgresintheCycleofNutrientsonOrganicManureinSoilEcosyst...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体弱易感动物模型按摩治疗的实验研究

中医杂志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2只新西兰兔采用先天不足与后天失养因素造模,证型与临床研究吻合,具有客观性,关键致病的易感程度,在致病菌攻击试验和室外耐寒试验中确定。模型复健采用手法按摩治疗与自然恢复相对照方法进行。结果,两组兔体增重以及体液和细胞免疫指标增量等相关项目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且手法按摩家兔具有扶正祛邪、减少幼兔气管感染率和感染菌落数的作用。

关键词: 疾病易感性/按摩疗法 疾病模型,动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旱育秧及抛栽稻田病虫演变规律和防治策略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江苏省旱育秧和抛栽田病虫演变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表明,旱秧田主要地下害虫为蝼蛄、蚯蚓。恶苗病、苗稻瘟发病率分别是水秧田的0.91~2.15倍和5倍,青枯和立枯病明显上升,而1代螟虫产卵量、螟害率明显轻于水秧田。抛秧田发生病虫种类相同,但纹枯病、螟虫、卷叶螟发生明显重于常规栽插田,稻飞虱发生轻于常规手栽田。

关键词: 旱育秧;抛栽稻;演变;防治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ei氏标准遗传距离的估测精度

畜牧兽医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实际基因频率为基础,用计算机模拟和实例分析等方法研究了Nei氏标准遗传距离估测精度的影响因素。指出:(1)稀有等位基因和在品种间低变异度的基因对聚类分析贡献极小,实验设计中可不予考虑;(2)相似品种间具有较低的遗传距离期望值,此时遗传距离的估测精度较低,实验设计中应多考虑位点数和个体数;(3)位点数较少时遗传距离估测精度较低,可靠性不高,使用很少位点进行聚类分析的工作以后不应再度进行;(4)随个体数增加,遗传距离估测精度增高。这些结果与Nei等的理论预期一致

关键词: 遗传距离,基因频率,精度,模拟

稻瘟病菌不同毒力小种间诱导侵染的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水稻品种“秀水04”的稻瘟病菌亲和菌株中A49和非亲和菌株中E3以及“秀水48”的亲和菌株中E3和非亲和菌株中G1在互作中产生的诱导侵染作用。混合接种的诱导侵染作用随亲和菌株菌量的增加而增强;先接强小种后接弱小种或先接弱小种再接强小种均能产生诱导侵染作用,作用强弱随接种间隔时间长短而不同;少量的亲和菌株即有诱导侵染作用,但当非亲和菌株大量存在时有减轻发病的作用。提出,这种诱导侵染作用可能是水稻品种抗性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稻瘟病菌;毒力;小种;诱导侵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含氯化肥科学施肥机理及其在复混肥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含氯化肥科学施肥机理及其在复混肥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吴金桂娄德仁蒋永忠宁运旺蒋柏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南京210014)StudyontheMechanismofChlorideCarryingFertilizerandItsAppli┐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剪对红富士苹果大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1994~1997年8月末对红富士苹果树连续4年进行夏剪,结果显示:单果重、产量和果肉硬度不受影响;果实着色有明显改善,尤其是树冠内堂果实红色的发育更好;夏剪树的果实底色较亮;夏剪使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不明显,对可滴定酸的影响不尽一致,对果肉硬度无影响。因此,在黄河故道地区,于8月末对红富士苹果树进行夏剪较为适宜。

关键词: 红富士苹果;夏剪;产量;单果重;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