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小果型西瓜新品种苏蜜8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苏蜜8号是以SW032为母本,以SW058-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小果型西瓜一代杂种。早熟,果实发育期约30d(天)。植株生长势中等,耐低温弱光,易坐果。果实高圆形,单果质量1.8~2.3kg。果皮底色浅绿,覆深绿色窄条带,果皮厚0.4~0.5cm。果肉黄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12.2%,质地酥嫩,汁液多,纤维少,风味佳。每667m2产量2000~2500kg,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大棚栽培。


辣椒全基因组WRKY转录因子的分析
《园艺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已公布的辣椒全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辣椒WRKY转录因子家族进行全面鉴定和系统命名,并在此基础上对基因分类、染色体定位、系统进化关系和结构域序列保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辣椒CaWRKY家族包含71个基因,根据WRKY结构域的数量及锌指结构的特征可将其分为GroupⅠ、GroupⅡ和GroupⅢ等3大类,GroupⅡ又可分为Ⅱ(a)、Ⅱ(b)、Ⅱ(c)、Ⅱ(d)和Ⅱ(e)等5个亚类。辣椒12条染色体上均有WRKY转录因子分布,其中第1号染色体上分布最多,共有10个,第4号染色体上分布最少,仅有2个。辣椒每类/亚类WRKY几乎含有相同的保守基序。辣椒WRKY编码的蛋白在132~869个氨基酸范围内,平均氨基酸数量为373个。


保水剂与有机物料联合施用对丘陵黄棕壤持水特性的影响(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5
摘要:[目的]减少丘陵坡地雨季地表径流造成的肥水损失,增加干旱季节土壤墒情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通过多因子复配试验明确复合保水型有机物料的施用比例,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变化进行测试,分析土壤持水特性及水分有效性。[结果]不同复配比例处理的土壤初始含水量均有所提高,当保水剂用量为土壤重量的0.4%和0.6%时土壤含水量分别达到69.0%和70.5%,与对照(S0.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各处理脱水期都有所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张力值92.7 Kpa时)脱水天数延长了4.6~14d。[结论 ]保水剂和有机物料配合施用可改善丘陵荒坡地土壤的吸水持水性能,调整复配比例可获得不同初始水分含量和脱水周期,可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情况、作物种类、灌溉条件进行复配以满足作物生长对肥水的需求。


泗洪县车门乡稻麦秸秆收储设施选址
《农业工程学报 》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科学的选址可有效节约物流成本,提高收储点的秸秆收储量,增加收储设施的利用效率,促进秸秆设施的可持续利用。该文基于GIS的物流网络设施选址方法,通过秸秆资源调查获得泗洪县车门乡的秸秆资源量及其分布情况,调查其农田道路情况,得出车门乡5个秸秆收储设施点的收储量和分布位置,并通过试验和调查获得秸秆运输车辆类型、油耗成本,分析出各收储设施点运输成本,其中,陈楼点稻麦收储总量5 728 t,总运输成本71 685元;大刘点4 703 t,66 707元;车门点4 328 t,65 264元;岗朱点2 076 t,22 642元;团结点2 590 t,27 594元,总收储量约占全乡秸秆产量的70%。该文为未来该乡完成秸秆物流网络规划提供参考性意见,也为其他地区收储站设施选址提供一个较为完整和可操作性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高粱不同组织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的化感作用
《麦类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小麦合理轮作倒茬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高粱不同组织的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高粱秆、穗、叶的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的苗高和根长均有极强的化感作用,浸提液在低浓度时促进小麦生长,高浓度抑制小麦生长,且对根的化感作用大于对地上部的化感作用。高浓度高粱浸提液降低了小麦的根系活力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小麦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小麦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酶活性均显著下降。综合来看,高粱不同组织水浸提液对小麦的化感作用表现为秆>穗>叶。


发酵床养猪过程中甲烷的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环境科学与技术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发酵床养猪甲烷排放情况,对南京六合猪场发酵床猪舍内CO2和CH4浓度进行测定,通过二氧化碳平衡法,估算了猪场甲烷排放通量,并分析垫料含水率、p H、温度和有机质的变化,探讨其对CH4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间舍内CH4和CO2浓度总体上呈升高趋势,CO2平均浓度为894.81 mg/m3,明显低于猪舍环境质量标准推荐的CO2浓度标准(1 500 mg/m3);CH4平均浓度为1.59mg/m3,单只育肥猪平均CH4排放通量变化范围为122.48~162.09 mg/(h·头)或每标准动物单位排放量711.27~1 199.75 mg/(h·AU)。在不同影响因素中,垫料有机质含量是影响舍内甲烷排放量变化的最重要因素(r=0.949,P<0.05),有机质含量越高,其甲烷排放潜力越大。


鹅坦布苏病毒非结构蛋白NS5的原核表达及特性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鹅坦布苏病毒非结构蛋白NS5对其纯化,并进行特性分析。根据鹅坦布苏病毒JS804株非结构蛋白NS5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得到全长NS5基因序列,并将其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中,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 ET32a-NS5,经双酶切鉴定及测序正确后,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最终经SDS-PAGE及Western-blotting鉴定。结果显示,NS5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120 ku,在诱导后5 h达到表达量高峰,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blotting显示原核表达的蛋白可被兔抗鹅坦布苏病毒血清特异性识别,表明以NS5蛋白为抗原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普通丝瓜耐褐变研究进展
《长江蔬菜 》 2015
摘要:普通丝瓜在运输、加工过程中果皮、果肉易发生褐变,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从褐变的生理生化机理、耐褐变品种的选育、耐褐变的遗传研究3个方面对丝瓜耐褐变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概述,以期为普通丝瓜耐褐变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