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迁入江淮稻区褐稻虱生物型跟踪监测及分析
《昆虫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文对近年来褐稻虱迁入虫源的性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迁入的虫源在鉴别品种Mudgo上的致害力,生存率、取食量和原始的种群生物型Ⅰ没有明显的差别;两者在酯酶同工酶谱带数目和RF值也没有差异。迁入的虫源在田间抗性品种上明显表现虫量少。因此,迁入江淮稻区虫源仍是种群生物型Ⅰ。人工在Mudgo上诱导产生的生物型Ⅱ再回到感性品种上连续饲养8代,其对Mudgo的致害性降为1.0级,表明了褐稻虱生物型的不稳定性。
关键词: 褐稻虱,生物型,监测,发展趋势


多位点基因型遗传距离和估测精度
《畜牧兽医学报 》 1998 CSCD
摘要:用计算机随机取样研究了多位点基因型遗传距离的估测精度。指出:(1)在所研究遗传距离期望值范围内,遗传距离期望值对遗传距离的估测精度没有明显影响;(2)随着取样个体数增加,遗传距离测定精度增加;多位点基因型遗传距离的测定精度高于同样条件下的Nei氏标准遗传距离测定精度。
关键词: 多位点基因型遗传距离 测定精度
水稻苗床土壤水分与秧苗根系建成的关系
《江苏农业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土壤水分与水稻秧苗根系形态建成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苗体组成中,土壤水分对根系影响最大;秧苗单株发根数与土壤含水量呈线性回归,单株潜伏根数与土壤含水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关系。该试验土壤含水量x(%)的取值区间(22.7,31.4)为旱育秧最适土壤水分含量范围。在此范围内,旱育秧比湿润育秧有较高的发根效率、较大的单株发根体积和根系吸收表面积。旱育秧移栽后所表现的诸多生长优势均首先得益于根系生长良好。旱育秧的过程实质上是为本田积累原始根系的过程。
关键词: 水稻秧苗;发生根;潜伏根;土壤水分


水稻伸长生长对GA_3的敏感性及其与内源GA_(1+4)含量的关系
《华北农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点滴法和喷洒法研究了四个水稻品种的伸长生长在一叶一心期和始穗期对GA3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矮鬼的第二叶叶鞘、株高、穗轴与倒二节对GA3表现为不敏感,而万年青、特矮稻、丛生竹莲矮对GA3表现为敏感,其中以丛生竹莲矮为最,第二叶叶鞘和株高的增幅高达121.1%和185.1%。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4个水稻品种的第二叶叶鞘和穗部的GA1+4含量。发现丛生竹莲矮的第二叶叶鞘和穗部的GA1+4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个品种的,而其余三者的GA1+4含量相当。初步推测:丛生竹莲矮为GA缺失体,而矮鬼为GA不敏感体。
关键词: 水稻,伸长生长,GA_3敏感性,GA_(1+4)含量


杂交粳稻同核异质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具有ChinsurahBoroⅡ(BT)、滇型(D)、野败型(WA)和野栽型(WC)4种不育细胞质的不育系南粳11A和南粳34A及其相应保持系与77302-1、宁恢3-2、C57和C堡4个恢复系配制的杂种F1为材料,探讨了不育系细胞质对F1代12个性状的遗传效应。不育系细胞质对F1代的株高、穗颈长、每稳实粒数、结实率、收获指数和单株产量等性状有明显的负效应,而对稳数、每穗总粒数、千粒重和生物产量则有明显的正效应。不育系细胞质的这种遗传效应随细胞质来源的不同表现明显的差异,D型和BT型细胞质在多数性状上的表现优于WA型和WC型细胞质。此外,不育系细胞质与保持系细胞核和恢复系细胞核及三者之间的互作在多数性状上也有明显差异。


植物几丁质酶及其在抗真菌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江苏农业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几丁质酶是高等植物普遍存在的一种与抗真菌病害有关的酶。该文综合报道了国内外学者对这类酶的性质、分类、作用等的研究结果。提出只要考虑病原菌本身习性的影响,选用合适的几丁质酶基因,同时辅以一种或几种抗真菌蛋白基因协同作用,几丁质酶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中会有很好的抗真菌应用前景。
关键词: 几丁质酶;抗真菌;基因工程


抗、感小麦赤霉病品种RFLP的初步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选择遗传多样性大的小麦抗、感赤霉病亲本构建作图群体,对4个感病品种(“Alondra”、“中国春”、“宁麦3号”、“扬麦3号”)和4个抗病品种(“望水白”、“苏麦3号”、“894037”、“895004”)进行了RFLP分析。用30个探针进行检测,其中8个在抗/感组合间侦察到多态性。以望水白/Alondra、苏麦3号/Alondra、894037/Alon-dra这3个组合的RFLP频率最高,适合构建分离群体进行抗病基因的定位。现已构建了这3个组合的重组自交系群体,达F5代,对其多态性检测正在进行中。已检测的98个探针,在上述3个组合中的多态性频率分别达到30.6%、28.6%和24.5%。还发现探针KSUF11与EcoRI、HindⅢ和BamHI的酶切片段的杂交图谱上,在抗病品种望水白、苏麦3号及抗病突变体894037、895004中各有1条谱带;在感病品种中则无此带,推测可能与抗赤霉病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RFLP


吡虫啉的杀虫机制及配套应用技术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吡虫啉的生物活性、药理机制、作用方式和药效途径以及配套使用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在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吡虫啉;杀虫机制;应用技术


居室氡污染与热释光累积测量法的应用
《核农学报 》 1998 CSCD
摘要:本文叙述了室内氡污染的概况及其来源,并简述了一种热释光累积测氡法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并与双滤膜法的测量结果比较,证明热释光累积测氡法更适用于环境氡的监测。
关键词: 热释光(TL)累积法,氡浓度


双氢阿弗菌素注射液治疗猪螨病的效果
《中国兽医科技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双氢阿弗菌素注射液治疗猪螨病的效果孙佩元张芸赵伟黄夺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南京210014)朱南生(苏州市畜牧兽医站伊维菌素对猪、牛、羊、兔和禽等动物的多种线虫和外寄生虫均具有很强的驱杀作用。本试验旨在观察国产双氢阿弗菌素(伊维菌素)注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