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小麦发育期动态模拟模型的研究
《作物学报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发育与温、光等主要环境因子的数量关系,发展了小麦最短累计春化日(AVD)的概念,指出不同类型品种的最短累计春化日不同,给出了不同类型有代表性品种AVD的数量指标,在借鉴吸收“水稻钟”模型和CERES-Wheat模型的思想方法基础上,构建了析因指数形式的小麦发育期动态模拟模型(WDSM)。WDSM具有精度高,机理性强,适应性好等特点。在全国范围内,模拟误差在一周之内,绝大多数地点在2~4天。在北纬34°17'~38°56'的范围内,采用北京10号品种,将WDSM的模拟误差与积温法进行了比较:除播种—出苗阶段略接近外,其他阶段均减少7.8~40.7天。与CERES-Wheat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在出苗—抽穗阶段减少4.2天,在整个生育期也有所减少。


四种蛾类灯下行为特点初步研究
《昆虫知识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经过1991~1994年4年的田间调查与观察,比较了棉铃虫、粘虫、稻纵卷叶螟和玉米螟4种蛾类在灯下的行为特点,发现一个共同现象,即虫卵与为害随灯距的增加而增加,随灯距的缩短而减少。作者分析,这一现象的产生可能是光源对夜行蛾类诱捕和驱避共同作用的结果。


甘薯病毒检测和脱毒薯培育利用
《江苏农业学报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薯病毒检测和脱毒薯培育利用李文哲杨永嘉邬景禹邢继英李再祥史新敏(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徐州221121VirusDetection,CultureandUseofVirus┐FreeSeedofSwetpotatoLIWenzhe,YAN...


江苏玉米纹枯病菌的菌丝融合群及其对药剂的敏感性
《江苏农业学报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江苏省玉米主产区的徐州、连云港、淮阴、盐城、南通和扬州市的19个县(市)的春、夏玉米上,共分离出75株纹枯病菌株。经菌丝融合群测定,它们属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AG1菌丝融合群中的两个亚群:AG1-IA和AG1-IC。其中,AG1-IA占优势,为分离总菌数的93.3%。在AG1-IA亚群中,来源不同的菌株间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其抑菌率为纹霉净>粉锈宁>井岗霉素


转CMV-CP基因番茄后代的田间抗病性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土壤农杆菌为介导,用叶盘法转化获得的转CMV-CP基因(黄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番茄工程植株,通过连续选择和自交,得到R1、R2、R3、R4和R5代的转化番茄植株。1993~1994年采用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发病两种方式鉴定转化植株对CMV病毒的田间抗性。结果表明,转基因番茄植株对CMV侵染有高度抗性。人工接种R1、R2、R3、R4代转化植株的防病效果达50%~73%。有50%以上的转基因植株始终未被CMV病毒侵染,表现为免疫抗性。自然条件下,R2~R5代转化植株的防病效果达57%~79%。转化植株的产量比对照人工接种的高10~60倍,比自然发病的增加5倍以上
关键词: 黄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基因转移;番茄;黄瓜花叶病毒;抗病性


大麦新品种——通引1号通过农作物品种审定
《江苏农业学报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麦新品种——通引1号通过农作物品种审定江银荣朱荣华沈明德(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如皋226541)NewBarleyVariety——Tongying1JIANGYinrong,ZHURonghua,andSHENGMingde(Instituteo...


营养生长期模拟阴天光质环境对水稻生育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中国农业气象 》 1997 CSCD
摘要:通过营养生长期模拟阴天光谱辐射能的变化对水稻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分析,阐明了阴天光谱辐射能的减弱,主要是减少了促进水稻光合生产的蓝光(400~510nm)与红光(610~720nm)波段的辐射能,从而影响了水稻植株正常的碳氮代谢活动,抑制了稻株的生长,减少与延迟稻苗的分蘖,使有效穗数下降或小型穗增多,导致水稻减产
关键词: 阴天;光质环境;水稻;生长发育;产量


螺旋藻多糖对给予环磷酰胺BALB/C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海洋科学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螺旋藻多糖 (PS)对环磷酰胺 (CY)引起的 BALB/C小鼠造血功能等损伤的保护作用。当给小鼠 CY时若能同时给予 (1 0 0 mg/kg) PS时 ,就能大大减轻因给予 CY引起的造血功能障碍 (P <0 .0 0 1 ) ;能明显减缓动物因使用CY所致的体重下降 (P <0 .0 2 )以及能明显减低因 CY作用的动物死亡率 (P <0 .0 5 )。提示使用 PS对预防或减轻化疗制剂的危害是具有明显作用的。为临床化疗、放疗病人使用 PS提供了依据。


羧甲基壳聚糖对玉米的生理调节功能初探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同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NCMC)处理玉米种子,其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株高及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用NCMC处理玉米种子及幼苗,萌发种子胚乳中α-淀粉酶、幼苗茎叶中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提高45%和60%,但幼苗蛋白水解酶活性降低40%,NCMC处理开花期玉米果穗和花丝,收获的种子中贮藏蛋白含量平均提高20%左右,其中主要组分醇溶蛋白(zein)含量提高近50%。这一初步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对玉米的碳、氮代谢具有一定生物调节功能,作为一种天然生物调节剂,NCMC有可能在很多作物,特别是那些蛋白质含量较低的作物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关键词: 玉米 羧甲基壳聚糖 α-淀粉酶 硝酸还原酶 蛋白水解酶 贮藏蛋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