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抗黑条矮缩病水稻品种资源的筛选与鉴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水稻黑条矮缩病严重影响我国水稻生产,培育高抗黑条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迫在眉睫。获得抗性好的水稻资源是育种的基础。本研究通过对保存的2000份水稻地方品种连续2年设置2个试验点的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初步筛选出连续2年没有发病的资源38份。对这38份中农艺性状较好的6份粳稻资源进行人工室内接虫鉴定,获得高抗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资源1份。与感病对照相比,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在抗病品种体内的表达量下降71.5倍,表明抗病品种对RBSDV在体内的复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育种和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奠定了材料基础。

关键词: 水稻 黑条矮缩病 资源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推进江苏现代生猪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从生产、进出口贸易、消费等方面梳理全球和中国生猪产业发展现状资料,从生产规模、生产模式、进出口贸易、科技研发与推广体系等方面总结国内外生猪产业发展趋势和美国、法国、丹麦等发达国家养猪业的发展经验;结合对江苏省宿迁3县2区、邳州、泰兴、如皋、如东、吴中等10个典型地区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户和基层畜牧兽医站的实际调研和资料分析,对发展更高水平的生猪产业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猪养殖 产业化 规模养殖 科技发展 江苏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重组自交系的水稻抗纹枯病QTL定位(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摘要:利用157个家系组成的大关稻/IR28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牙签接种法,鉴定亲本及157个重组自交系群体对水稻纹枯病的抗性。利用QTL Cartographer软件,对水稻纹枯病抗性基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qsb1、qsb2、qsb5-1和qsb5-2 4个QTL位点,分别位于第1、2和5染色体上,贡献率为10.41%~36.92%。qsb5-1的加性效应为负值,表明来自供体亲本IR28相应QTL使纹枯病病斑比值变小;qsb1、qsb2和qsb5-2的加性效应为正值,表明来自供体亲本大关稻相应QTL使纹枯病病斑比值变大。

关键词: 水稻 纹枯病抗性 重组自交系群体 数量性状座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例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摘要:近年来,随着养鸭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鸭巴氏杆菌病已成为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2014年8—9月对苏北和皖南地区部分规模化鸭场送检的4例疑似鸭巴氏杆菌感染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涂片镜检、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和鸭胚接种试验,最终确诊为鸭巴氏杆菌病。分别对4株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分离菌株对相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多数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和左旋氧氟沙星的敏感性较高,安徽分离菌株的耐药性较为严重。治疗情况表明:药敏试验结果与临床用药效果均比较吻合;发病原因可能与苏皖地区2014年秋季雨水较多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 鸭巴氏杆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池凤眼莲种养水域水体理化指标24小时变化规律

环境工程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滇池水域选择3个实验点,分别是外草海、老干鱼塘和龙门村,构建围栏控制性种养凤眼莲,用于吸收富集水体氮磷。于凤眼莲旺盛生长期内(2010年8月),每隔3小时监测种养区与对照区水体理化指标,包括气温、水温、p H、溶解氧(DO)、总氮(TN)、氨氮(NH+4-N)、硝氮(NO-3-N)、总磷(TP)和磷酸根(PO3-4-P),分析24 h内水体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昼夜变化使得3个实验点水体p H和DO白天高于夜晚。由于气泡浮力机制影响,龙门村水体Chl-a浓度在中午12:00达到最高,在日落后21:00又出现一个高值;(2)外草海种养区NO-3-N浓度与TN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NH+4-N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推测是因为凤眼莲可以促进富营养化水体的硝化、反硝化、硝化-反硝化反应的耦合过程。老干鱼塘水体由于p H过高,使得水体NH+4-N浓度明显高于NO-3-N浓度;(3)昼夜变化对水体氮、磷浓度并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在野外大水面种养相对小面积的凤眼莲,种养水域内部的氮磷浓度均高于相对较远的对照水域;规模化种养凤眼莲方可有效降低整个水体的氮磷浓度。

关键词: 滇池 凤眼莲 理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有效硫含量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目的]为了建立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有效硫的方法。[方法]采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富燃乙炔-空气火焰条件下,通过测定CS双原子分子吸收,确定土壤提取液中有效硫的含量,研究优化试验条件。[结果]在CS 258.056 nm时测定硫元素的检出限为3.97 mg/L,定量限为14.8 mg/L,CS分子吸收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方法在试验浓度范围(0~500 mg/L)内获得良好的线性。对土壤标准物质中有效硫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均在其不确定度范围内。[结论]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测定土壤中有效硫元素含量的简便、快速、准确的方法。

关键词: 连续光源 有效硫 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3414”试验的巴西蕉施肥效应与最佳施肥量的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摘要:分别采用三元二次、一元二次和直线加平台等肥料效应模型,对海南省福山镇蕉园2年的"3414"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元二次模型模拟的最佳施肥量为:N 0.374kg/株、P2O50.289 kg/株、K2O 0.891 kg/株。根据产量趋势特点,对一元二次模型最佳施肥量为:N 0.400 kg/株、P2O50.214 kg/株、K2O0.901 kg/株。可见三元二次模型模拟的最佳施肥量只有部分指标高于一元二次模型。综合考虑试验结果,初步确定巴西香蕉最佳施肥量为:N 0.374~0.400 kg/株、P2O50.214~0.289kg/株、K2O 0.891~0.901 kg/株。

关键词: 巴西香蕉 “3414”试验 最佳施肥量 肥料效应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支原体肺炎发病模型的建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选择含有猪肺炎支原体强毒株的猪病肺组织为攻毒材料,建立一种猪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模型。首先,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确定猪支原体肺炎冻干病变组织中病原的含量;其次,利用小鼠接种试验,确定该组织毒用做攻毒材料的安全性;再次,选择猪肺炎支原体阴性大白×二花脸杂交猪,按1:10,1:100,1:1 000,1:10 000稀释后组织强毒经气管内注射途径进行攻毒;最后,攻毒后28 d剖检感染猪,观察肺脏病变情况和临床症状,并通过攻毒剂量比较,确定了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剂量大于9.50×10~4拷贝时,能够引起猪发病,从而建立猪支原体肺炎人工发病模型,为猪肺炎支原体相关研究提供基础保障。

关键词: 猪支原体肺炎 动物模型 肺脏病变评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醋浸蚕豆主体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醋浸渍对不同蚕豆原料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析鲜蚕豆、热处理鲜蚕豆和蚕豆种子经过醋浸渍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差异和变化。结果表明:三种蚕豆原料经过醋浸后分别检测出36、31、20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醋浸鲜蚕豆主体风味成分是1-辛烯-3-酮,醋浸热处理鲜蚕豆主体风味成分由1-辛烯-3-酮和1-辛烯-3-醇组成,醋浸蚕豆种子主体风味成分由乙酸乙酯、壬醛、乙酸异戊酯、辛醛、丙烯酸正丁酯、己醛、庚醛、2-戊基呋喃、3-羟基-2-丁酮、苯乙醇构成。与醋浸前相比,鲜蚕豆风味化合物数量没有变化,热处理鲜蚕豆风味化合物数量略有减少,蚕豆种子风味化合物数量降低较多。

关键词: 蚕豆 醋浸 风味化合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南京甜樱桃坐果的关键时期

园艺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不同生育期的生态条件对甜樱桃花芽分化和坐果的影响,确定导致南京地区(年均温>15℃)甜樱桃坐果率低的关键时期,将郑州的一部分4年生盆栽结果甜樱桃运至南京生长1年后,然后将郑州和南京两地的盆栽苗分别在落叶期、休眠结束后进行双向位置交换,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花芽和胚囊形态发育,并在果实着色期观察坐果率。结果显示:全生育期在郑州、落叶期由郑州运至南京、休眠结束后由郑州运至南京、全生育期在南京、落叶后由南京运至郑州的‘早红宝石’甜樱桃坐果率分别为38.2%、14.7%、12.9%、8.9%和31.7%;无胚囊的比例分别为41.5%、55.6%、57.7%、74.5%和50.0%;全生育期在郑州和落叶后由郑州运至南京休眠结束后再运回郑州的甜樱桃‘萨米脱’的坐果率分别为13.9%和18.8%。结果表明:影响南京地区甜樱桃坐果的关键时期应是春季开花坐果期;而对于一些能满足需冷量的品种,休眠期对坐果率的影响不大;夏季花芽分化期的高温影响花芽分化进程及分化质量。

关键词: 甜樱桃 坐果率 花芽发育 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