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分析罗勒叶香气成分
《中国食品添加剂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白花罗勒叶的香气成分。萃取柱为DVB/CAR/PDMS时共检测出20种挥发性成分,解析出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8.273%的18种物质,主要成分是草蒿脑(42.879%),芳樟醇(36.214%),桉树脑(3.994%)。萃取柱为CAR/PDMS时共检测出25个成分,解析出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8.827%的23种物质,主要成分是草蒿脑(48.100%),芳樟醇(24.868%),桉树脑(3.321%)。萃取柱为CW/DVB时共检测出24个成分,解析出占总挥发性成分的100%的24种物质,主要成分是芳樟醇(36.056%)、草蒿脑(35.774%)、桉树脑(8.18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快中子辐照紫花苜蓿的生物学效应与RAPD分析
《核农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直线加速器产生3.60×1011、7.10×1011和3.54×1012/cm2 3种辐照注量的快中子处理肇东苜蓿干种子,对其进行种子发芽试验、幼苗生长和RAPD分子标记分析。研究表明,经3种注量快中子处理后,肇东苜蓿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幼苗的苗高和根长小于对照,随着快中子处理注量的增加,幼苗苗高降低和根长减少的幅度越大;当快中子辐照注量达到3.54×1012/cm2时,幼苗根长相比对照降低了81.63%,没有生长出真叶,只有子叶。RAPD试验共使用36种引物,结果显示,辐照注量为3.60×1011、7.10×1011和3.54×1012/cm2的快中子处理紫花苜蓿M1代的RAPD多态性频率分别为7.25%、6.52%和5.80%,3.60×1011/cm2处理辐照注量的RAPD多态性频率最高。在本研究的辐照注量范围内,3.60×1011/cm2是利用快中子诱变紫花苜蓿的适宜辐照注量。
部分地区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株S基因的序列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猪传染性胃肠炎(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aenteritis,TGE)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收集不同地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株的S基因为靶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不同地区TGEV病毒株S基因的同源性和进化性关系,序列分析包括遗传距离测定、进化树分析和碱基替换分析等。结果表明S基因在TGEV不同毒株间高度保守,但S基因存在腺嘌呤碱基(A)向胸腺嘧啶(T)突变的倾向。通过对TGEVS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可为深入研究TGEV的毒力变化和流行病学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资本市场的若干影响
《北方经贸 》 2011
摘要:公允价值是在国际准则中广泛运用的计量属性,采用公允价值来计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益和损失才最接近现实,向投资者提供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才是最相关、最真实、最有用的。推广公允价值的计量有利于我国企业的资本保全,更符合会计的配比原则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瘠薄大豆新品种合农62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利用北丰11作母本与父本高产、多分枝、广适应和耐瘠薄大豆品种合丰41配制杂交组合,按既定育种目标要求,经过多年对后代的连续定向选择与试验,利用先进的品质分析和抗病鉴定等方法,选育出高产、抗病、多分枝和耐瘠薄的大豆新品种合农62并介绍了合农62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质和抗病性以及主要栽培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及其SSR标记研究进展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大豆胞囊线虫病(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是世界上大豆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之一。胞囊线虫本身具有异质性存在生理分化,因此该病极难控制;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最有效的措施,而SSR标记是分子辅助选育抗胞囊线虫新品种选育和抗性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概述大豆胞囊线虫各生理小种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变化趋势,简要介绍了SSR的原理和方法,及其SSR标记对大豆抗胞囊线虫病的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