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野生大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变化规律
《大豆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野生大豆(龙野01-177)为材料,根据PAL酶活性的影响因素,选取48 h为一个周期,每3 h进行取样,研究低温(-4℃)诱导、机械损伤诱导、紫外线照射诱导、激素BAP诱导和正常对照组条件下的酶活性、蛋白含量、酶比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诱导条件下野生大豆PAL的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变化趋势均相同且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通过比较酶比活性,发现4种诱导条件中,低温诱导效果最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深化国际合作交流
《中国西部科技 》 2011
摘要:通过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与俄罗斯全俄大豆研究所多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阐述了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农业技术输出所具备的优势与功能。由于两地区的土地资源丰富,农业生态条件相似,相信两地区的农业科技合作前景会更加美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
《吉林农业 》 2011
摘要: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更好地进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何种途径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促使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保障农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梯度淋洗/离子色谱法测定婴儿乳粉中硝酸盐
《中国乳品工业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婴儿乳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存在干扰硝酸盐分析的未知成分。采用梯度淋洗方式将其与硝酸盐进行分离,达到了准确测定的目的。分析过程中采用乙酸溶液沉淀乳乳粉中蛋白,过滤后用RP柱去除样品中的脂类物质。净化后,直接将试样注入离子色谱仪分析,淋洗液由自动发生器产生,外标法定量。稳定性实验5次进样硝酸盐的峰面积平均值为0.2961μS.min(RSD为0.35%),保留时间平均值为26.721 min(RSD为0.23%)。组分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9.04%和99.43%,相对偏差(RSD)分别为1.85%和1.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储藏时间对东北粳稻品质影响的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为研究稻谷的耐储藏性,对10个东北粳稻品种储藏6个月和12个月后的理化指标、淀粉糊化特性和米饭的食味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储藏时间对稻谷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较显著,对稻谷直链淀粉的影响不显著。储藏时间对稻谷淀粉糊化特征值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崩解值和回生值的变化,变化趋势显著。储藏时间主要影响米饭的色泽和口感,色泽和口感的变化趋势一致,且在不同的品种中表现出较显著的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