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中国淡水养殖池塘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评述

生态学杂志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传统的淡水池塘养殖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池塘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正蓬勃兴起。以"鱼-菜共生"模式为代表的原位修复技术和以循环水养殖模式为代表的异位修复技术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从水体富营养化的角度,以池塘氮循环为切入点,评述了这两种养殖池塘环境生态修复模式的优缺点,并对其涉及的面积配置关系进行了探讨。评述结果认为,只能通过"鱼-菜共生"模式降低池塘养殖的产排污系数,但通过推广该模式实现全国池塘养殖生态收支的平衡是困难的。虽然循环水养殖模式无法避免产生额外的经济成本和土地资源,但在局部地区,特别是富营养化严重的区域,其零排放的特点使其推广应用有一定的生态价值。

关键词: 池塘 环境 修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滑舌鳎微卫星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中国水产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方法筛选出微卫星标记,以渤海近海野生个体和人工养殖的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为亲本交配产生的F1全同胞家系为作图群体,构建了半滑舌鳎雌、雄微卫星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用320对引物对父母本和92个F1个体进行遗传分析,共得到288个分离标记,其中包含112个偏分离标记(P<0.05)。其中雌性框架图包含242个标记,分布在21个连锁群上,总长度1 311.9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4.9 cM,图谱覆盖率为83.3%;雄性框架图定位标记218个,21个连锁群,总长度1 316.2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5.5 cM,覆盖率为82%。半滑舌鳎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为半滑舌鳎重要经济性状QTL定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性别控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 半滑舌鳎 微卫星 遗传连锁图谱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鱼呼肠孤病毒VP6蛋白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淡水渔业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eBank中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104株VP6蛋白的全基因序列(HM234682)设计一对特异引物,以提取的GCRV-104核酸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扩增VP6蛋白编码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含强启动子AOXⅠ的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表达载体pPICZB上。重组酵母质粒pPICZB-VP6经SacⅠ线性化,电击转化到毕赤酵母KM71菌株中,Zeocin抗性平板上筛选高拷贝转化子。阳性转化子在30℃,0.5%(V/V)的甲醇添加量的条件下,连续诱导3 d,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成功实现了GCRV-104 VP6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胞内表达,重组VP6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46 000,与天然VP6蛋白相对分子质量接近,并且可与鼠抗草鱼GCRV-104 VP6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VP6蛋白 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活水产品及其制品中硼含量的测定

食品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26种鲜活水产品及其制品中硼的含量。结果表明,南极磷虾、泥蚶、牡蛎和菲律宾蛤仔中的硼含量最高(1.183~4.240mg/kg),大菱鲆中的硼含量最低(0.006mg/kg)。按生存环境划分,鱼类样品中硼含量为海捕产品>淡水养殖产品>海水养殖产品;虾类样品中硼含量为海捕产品>海水养殖产品>淡水养殖产品;蟹类样品中硼含量为海水养殖产品>淡水养殖产品。水产制品中的硼含量在0.458~0.849mg/kg之间。通过评估认为,大部分水产品及其制品中的硼含量均在0.900mg/kg以下,可以放心食用,但南极磷虾、牡蛎、泥蚶和菲律宾蛤仔硼含量较高,为保障安全,建议少食为宜。

关键词: 水产品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微波消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口黑鲈“优鲈1号”选育群体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评价

中国水产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Lacépède)]"优鲈1号"(以下简称"优鲈1号")与非选育群体(简称对照组)的肌肉营养成分及营养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优鲈1号"和对照组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分别为73.63%和74.35%、19.34%和19.42%、4.45%和4.67%、1.09%和1.12%,统计分析表明,"优鲈1号"肌肉中水分和粗脂肪含量低于对照组,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6种矿物质元素进行检测,"优鲈1号"和对照组肌肉中钙(Ca)、镁(Mg)、铁(Fe)、锌(Zn)和硒(Se)含量分别为428.34 mg/kg和424.57 mg/kg、252.63 mg/kg和259.77 mg/kg、6.92 mg/kg和5.76 mg/kg、7.73 mg/kg和5.77 mg/kg、0.40 mg/kg和0.41 mg/kg,统计分析显示"优鲈1号"肌肉中铁(Fe)和锌(Z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元素差异均不显著(P>0.05)。"优鲈1号"和对照组肌肉中均测定出17种氨基酸,其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和鲜味氨基酸(DAA)含量分别为18.10 mg/100 g和17.17 mg/100 g、9.46 mg/100 g和8.72 mg/100 g、8.00 mg/100 g和7.80 mg/100 g,统计分析显示差异均不显著(P>0.05)。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计算结果,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Met+Cys)。"优鲈1号"和对照组肌肉中均检测到2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分别为13.96 g/kg和14.68 g/kg、13.66 g/kg和14.72 g/kg、16.37 g/kg和16.58 g/kg,其中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SFA/UFA)均为0.47。综上所述,"优鲈1号"仅在水分、粗脂肪、铁(Fe)和锌(Zn)含量上略优于对照组,其他肌肉营养成分和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

关键词: 大口黑鲈 优鲈1号 营养成分 营养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绒螯蟹雌性亲蟹血淋巴生化指标与盐度的关系

水产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定淡水对照组和两个盐度组(盐度12,盐度25),分别在第0、3、6、12、24、48、72、96、144小时取样,研究盐度对中华绒螯蟹雌性亲蟹6项血淋巴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44 h内,盐度组中华绒螯蟹雌性亲蟹血淋巴总蛋白(TP)含量在前6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96 h后高低盐度组TP水平趋于一致,并保持在略高于对照组的稳定水平。葡萄糖(GLU)含量随盐度的升高而增大,盐度组GLU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盐度25组GLU在72 h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盐度12组和对照组(P<0.05)。盐度12组甘油三酯(TG)含量呈降低趋势且在6~144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72 h后显著低于盐度25组(P<0.05),盐度25组TG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且在72 h后恢复至对照水平。盐度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盐度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均在3 h达到最大值,12 h取得最小值。分析认为,中华绒螯蟹雌性亲蟹由淡水进入咸水,其血淋巴TP、GLU、TG含量均发生显著性变化,推测其机体加强能量代谢,加速动用脂类和糖类作为能源物质以应对盐度突变刺激;并最先调节蛋白质代谢过程以响应外界坏境的渗透压变化进行渗透压调节,其机体最终能够适应外界较高盐度的水体。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盐度 血淋巴 能量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温对刀鲚幼鱼耗氧率、窒息点、血糖及肌肝糖元指标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验测定了不同水温条件下刀鲚(Coilia nasus)幼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并对耗氧率的昼夜变化规律以及水温对刀鲚幼鱼血糖及肌肝糖元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刀鲚运输、养殖生产中制定合理的放养密度和养殖工艺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试验水温(16℃~28℃)条件下,刀鲚幼鱼的耗氧率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大,耗氧率(R)与水温(T)的回归方程为R=0.988T2-32.36T+343.7,相关系数为0.96;刀鲚幼鱼的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耗氧高峰出现在7:00,低谷在21:00;刀鲚幼鱼的窒息点与水温显著相关,窒息点A(mg·L-1)与水温T(℃)的回归关系为A=0.9397T0.8001,R2=0.98。刀鲚幼鱼血清中血糖含量在水温16℃~24℃阶段保持相对稳定,血糖含量在17.24~19.79mmol·L-1,肌肉和肝脏糖元含量均呈波浪式变动;但在水温24℃~28℃阶段,血糖含量随水温上升而显著升高,而肌肉和肝脏糖元含量均显著降低。

关键词: 刀鲚 耗氧率 窒息点 血糖 肌肝糖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尔马林固定鱼类标本DNA提取方法的优化

中国水产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胁迫致使许多海洋鱼类种群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了摸清鱼类种群结构对气候变化和人类胁迫活动的响应机理,利用福尔马林固定标本研究较早年代海洋鱼类DNA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为了解决福尔马林固定鱼类样本DNA提取质量差的难题,以福尔马林固定近50年的金线鱼(Nemipterus virgatus)标本为例,研究DNA提取过程中多个因素对DNA提取产量的影响。以取样部位、除甲醛处理、消化时间、抽提方法为考察因素,以DNA提取浓度为评价指标,通过SPSS软件设计L8(4×24)正交实验。结果,得到的最优处理组为:肌肉组织样品经GTE缓冲液浸泡与酒精梯度处理后,90℃水浴30 min,真空干燥处理,加入裂解液与蛋白酶K,55℃水浴消化3 h,试剂盒法提取DNA。除甲醛处理是提高DNA产量的关键,处理步骤越多效果越好。90℃水浴后再消化能够显著提高DNA提取效率。通过对比标本DNA与新鲜样品DNA,PCR扩增的结果,证明使用优化方法提取的DNA能够满足后续研究的需求。

关键词: 福尔马林 金线鱼 DNA提取 正交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建鲤两种Δ6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克隆与表达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逆转录PCR和RACE技术获得建鲤2种Δ6脂肪酸去饱和酶(FADs6-a,FADs6-b)的全长cDNA序列.FADs6-a基因的cDNA总长为1 966 bp,开放阅读框为1 335 bp,编码444个氨基酸;FADs6-b基因的cDNA总长为1 931 bp,开放阅读框为1 335 bp,编码444个氨基酸.FADs6-a和FADs6-b基因都包括N端细胞色素b5结构域、3个富含组氨酸的结构域和2个推测的跨膜区,具有典型的Δ6脂肪酸去饱和酶结构特点.氨基酸同源性分析显示,建鲤FADs6-a和FADs6-b与斑马鱼的相似性较高,而与海水鱼类的相似性较低,与人类FADs6的相似性高于与FADs5的相似性.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该基因在建鲤幼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发现2种Δ6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在建鲤肝脏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肠、脑、肌肉、心和肾,而前肠高于后肠,FADs6-a的表达量高于FADs6-b.得到的结论是,建鲤具有2种类型的合成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关键酶—Δ6脂肪酸去饱和酶,在肝脏和肠道中的含量较多,且FADs6-a和FADs6-b在结构和组织的表达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为进一步研究建鲤HUFA的合成途径及调控机理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建鲤 Δ6-脂肪酸去饱和酶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QSAR模型研究芳烃化合物对小球藻的抑制活性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芳烃化合物正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溢油事故的频繁发生影响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提高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预测未知芳烃化合物毒性的能力是做好芳烃化合物安全防范措施的任务之一。为建立芳烃化合物物化性质与小球藻抑制活性间的QSAR模型,以实验获取的21种芳烃化合物对小球藻96 h的抑制活性数据为基础,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上全优化计算21种芳烃化合物结构参数,运用SPSS 12.0 for Windows程序,将这些结构参数作为理论描述符,逐步回归得到芳烃化合物对藻类抑制活性的QSAR模型。该模型相关系数R~2为0.925,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为0.898,说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较强的稳定性;所建模型包含2个参数(分子体积和最正氢电荷),其中分子体积显著影响了该类化合物对小球藻的抑制活性。

关键词: 芳烃化合物 小球藻 QSAR DFT 分子体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