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30条记录
不同有机酸对小白菜镉污染毒性和品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小白菜为试材,以贵州典型黄壤为盆栽试验基质,在黄土中共设置5个不同处理,1)原始无污染土壤(CK);2)单一镉污染土壤处理(Cd);3)镉污染土壤加草酸处理(Cd+OA);4)镉污染土壤加柠檬酸处理(Cd+CA);5)镉污染土壤加酒石酸处理(Cd+TA),探究镉胁迫下不同有机酸对提高小白菜品质的效果,以期为改善蔬菜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外源添加镉导致小白菜单株鲜质量降低了41.1%,植株体内镉大量积累,活性氧类物质、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升高。与对照组相比,镉污染小白菜叶片内硝酸盐含量增加了2.9倍,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降低了19.3%和9.9%。在镉污染土壤上施入草酸、柠檬酸和酒石酸后均显著改善了小白菜的生长状态。与镉污染处理小白菜相比,柠檬酸对小白菜的促生效果最显著,生物量相对增加了48.5%,叶片和根的镉含量分别降低了45.3%和42.6%。酒石酸对超氧阴离子的影响大于草酸和柠檬酸,对过氧化氢和脯氨酸的影响小于草酸和柠檬酸,但草酸抑制硝酸盐积累和提高可溶性糖含量的作用大于其它有机酸。上述结果说明,在镉污染土壤施用柠檬酸可以有效缓解镉对小白菜的毒害作用,提高小白菜的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镉污染 有机酸 小白菜 抗逆性 营养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脂肪沉积相关酶基因表达与胴体及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系统筛选对贵州地方猪脂肪沉积具有影响的相关酶基因,本实验以雄性野猪和雌性柯乐猪的F1代杂交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qRT-PCR方法检测猪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组织PPARγ、LPL、ACC、ATGL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并通过Pearson方法分析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组织4个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胴体及肉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组织中相对表达量最高的为ACC和PPARγ基因。关联分析得出,背最长肌组织中LPL与PPARγ、ACC基因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皮下脂肪组织中PPARγ与ACC基因间呈显著正相关;在野柯F1代猪背最长肌组织中PPARγ、LPL基因表达量均与肌肉水分呈显著负相关;在皮下脂肪组织中LPL基因表达量与皮厚间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可进一步印证脂肪沉积相关酶基因LPL在柯乐猪×野猪F1代脂肪沉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柯乐猪 脂肪沉积相关酶 胴体肉质性状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主产区不同品种荞麦淀粉性能的比较

食品工业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贵州省主产区威宁县种植的11 种荞麦提取淀粉,测定了不同品种荞麦淀粉的理化性能、流变性能及体外模拟消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荞麦淀粉在理化、流变及消化性上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其中,黔苦8 号、黔苦5号、贵甜荞1 号、贵黑米16 号荞麦淀粉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定苦1 号、黔黑荞1 号、黔苦3 号荞麦淀粉呈现较好的冻融稳定性;贵甜荞1 号、黔苦5 号、贵黑米16 号荞麦淀粉的凝沉性较强;微观结构上,荞麦淀粉粒呈不规则多边形,边角锋利;黔苦3 号荞麦淀粉储能模量最高,黔苦5 号荞麦淀粉具有较强的抗消化能力.综合比较得出,黔苦5 号荞麦淀粉具有更优的加工性能和抗消化特性,更适于作为开发功能食品的原料.

关键词: 荞麦 淀粉 理化性质 流变学特性 抗消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阶段性返白过程正安白茶香气成分分析

食品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不同时期正安白茶香气组分变化,以不同阶段性返白过程安吉白茶茶青(1芽1叶)制成的松针形正安白茶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法鉴定香气组分,共检测出43种香气组分,共有香气成分31种,包括脂类衍生物13种、芳香族衍生物1种、萜烯类衍生物13种,其他4种。香气物质以白化期含量最高(P<0.05)的组分是1-戊烯-3-醇、1-辛烯-3-醇、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庚醛、苯甲醇、苯乙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桃金娘烯醇、香叶醇、乙酸芳樟酯、雪松醇、长叶烯、羽毛柏烯、α-雪松烯、2-甲基呋喃、2-戊基呋喃,以复绿后期含量最高(P<0.05)的组分是乙醛、正戊醛、辛醛、苯甲醛、苯乙醛、β-紫罗兰酮、法尼基丙酮、二氢猕猴桃内酯。白化期适宜制成松针形正安白茶,复绿后期可开发特殊香型茶叶,以提高正安白茶非白化期茶青资源利用率。

关键词: 正安白茶 阶段性返白过程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覆膜与不同肥料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贵州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宣薯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探究栽培方式与肥料互作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极显著提高了马铃薯的出苗率,提高10.13%,显著提高了马铃薯株高,提高15.98%;施用复合肥时,覆膜栽培的株高极显著高于不覆膜,提高34.68%.覆膜极显著提高了单株中薯数和中薯质量;水溶肥显著提高了单株大薯数,极显著提高了单株大薯质量,不覆膜时效果更明显.施用复合肥时,覆膜显著提高了小区商品薯产量,提高20.38%;不覆膜时,水溶肥显著提高了小区商品薯产量,提高21.61%.结果显示,施用复合肥时,覆膜栽培优于不覆膜;不覆膜时,水溶肥优于复合肥.

关键词: 马铃薯 覆膜 水溶肥 复合肥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魔芋软腐病pelD和pelE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探明魔芋软腐病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和更好地防治该病,摸清果胶酸盐裂解酶在软腐病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魔芋软腐病菌为材料,通过PCR克隆技术获得魔芋软腐病中重要的果胶盐裂解酶基因,对克隆的基因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获得具有完整阅读框的魔芋软腐病pelD和pelE基因,2个基因均在约45 ku处出现明显的条带,2个基因诱导后酶活性均明显升高,pelD和pelE诱导后酶活分别是诱导前的1.79和1.75倍。【结论】研究获得具有正常功能的魔芋pelD和pelE基因,为深入研究此2个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魔芋软腐病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酶活性 生物信息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果胶的提取、结构、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果胶是植物特有的一种多糖,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细胞壁中。在生产中,果胶常被制作成添加剂,在食品、医药、化工等产业中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国内果胶生产原料来源较为单一,以苹果渣、柑橘皮为主,且存在生产效率较低等问题。随着果胶新用途不断被开发,果胶的商业化生产已成为相关研究的热点之一。马铃薯渣是马铃薯淀粉加工产生的主要副产物,薯渣内果胶含量丰富,在果胶生产中具有较大发展潜力。该文重点介绍马铃薯果胶的提取方法、结构特征、生物活性和应用前景,探讨马铃薯果胶多糖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

关键词: 马铃薯果胶 提取工艺 结构特征 生物活性 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农药施用量对贵州春马铃薯病情指数和生物效应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贵州高海拔地区旱作春马铃薯高效施用农药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以威芋5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农药不同用量(习惯剂量的100%、80%、60%和40%)对贵州威宁春马铃薯病情指数和生物效应的影响。【结果】喷施农药后马铃薯的出苗率为89.63%~93.37%,病情指数为2.71%~6.17%,与不喷施(CK)相比,产量、单株结薯数和单株产量分别提高1.55%~22.97%、2.50%~30.00%和12.29%~42.68%,以习惯喷施剂量80%的表现最佳;喷施农药可以显著改善马铃薯还原糖和淀粉的含量,还原糖含量较CK提高0.01~0.14百分点,淀粉含量提高0.76~7.43百分点,但对马铃薯块茎中氮、磷、钾和水分的含量无明显影响;喷施农药后土壤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和碱解氮的含量分别较CK提高6.96%~15.47%、1.75%~36.84%、3.57%~56.09%和10.00%~14.99%。【结论】贵州旱作春马铃薯高产栽培过程中农药施用以习惯喷施剂量的80%为宜。

关键词: 农药 施用量 春马铃薯 病情指数 生物效应 威宁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子无刺毛野生胡萝卜雄性不育材料的创制与鉴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胡萝卜雄性不育使得胡萝卜杂交优势得以利用,而种子刺毛严重影响胡萝卜播种质量和效率。通常,需要在播种前去除胡萝卜种子的刺毛。胡萝卜种子无刺毛雄性不育材料对于胡萝卜遗传育种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从武汉洪山地区野生胡萝卜(武野)筛选到的雄性不育材料(武野-不育)和筛选到的种子无刺毛材料(武野-无毛)进行杂交和后代筛选,获得了种子无刺毛的雄性不育材料(命名为武野-雄无毛)。武野-雄无毛材料为典型的瓣化型雄性不育,其叶片、叶柄、茎等表现出光滑无茸毛,植株颜色为深绿色。在育性线粒体基因上,武野-雄无毛只含有短片段的atp6基因,不含长片段的atp6基因。武野-雄无毛与武野及栽培胡萝卜黑田五寸杂交,种子均表现出无刺毛特征,且获得的杂交种发芽所需时间短于武野和黑田五寸。

关键词: 胡萝卜 种子 雄性不育 刺毛 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硒对牛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饲料研究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硒(Se)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硒会引起一系列疾病,硒过量则会导致硒中毒,而适量补硒则具有多方面的有益影响。硒在牛生产中的作用重大。日粮补硒不仅可以提高血液、牛奶及牛肉的硒含量,还能改善牛的繁殖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改善牛肉品质。日粮补硒的效果受牛的生理状况、补硒前的硒状况、补饲硒的形态及补饲量的影响。目前,补硒对动物的生理影响研究较为深入,但硒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及具体代谢途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将有助于从机理层面解释硒对动物生理产生的影响。文章系统地综述硒元素的功能以及补硒对牛的影响。

关键词: 生长 繁殖 健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