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30条记录
基于Cyt b序列的贵州境内两江流域月鳢群体遗传结构

贵州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分析贵州境内月鳢自然群体间的遗传关系及其遗传背景,为贵州土著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州境内长江流域(乌江、清水江)和珠江流域(都柳江、猫营河)的4个月鳢群体(共130尾月鳢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技术扩增月鳢线粒体Cyt b编码区,分析月鳢自然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贵州月鳢Cyt b基因946 bp序列的A+T含量为53.7%,高于G+C含量(46.3%),其碱基组成表现为C的含量最高、G的含量最低,呈较强的反G偏倚性;130个月鳢样本定义6种单倍型,总体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1 98,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734;群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02 29,猫营河-都柳江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大(0.003 08),乌江-猫营河群体的最小(0.001 31).[结论]贵州月鳢整体遗传多样性水平低,群体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

关键词: 月鳢 Cyt b序列 遗传多样性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种杀菌剂在水稻上的吸收与传导性能研究

农药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茎叶喷雾是当前化学农药最常用的施药方式,但是存在着农药蒸发飘移、弹跳碎裂、因过度铺展而脱靶流失等缺陷,导致农药利用率低.通过研究农药在植物体内的吸收及传导性能,选择合适的农药研发根部施药的剂型与技术,能够降低环境因素对农药有效成分的不利影响,并通过农药的缓慢释放与剂量调控维持更长时间的药效,从而有效提高农药利用率.本研究以室内营养土和营养液两种模式培育的水稻为模式作物,研究了三环唑、噻呋酰胺、己唑醇、氟环唑和嘧菌酯5种不同类型的杀菌剂在水稻苗期植株中的吸收与传导行为.结果表明,这5种杀菌剂均可以被水稻幼苗根系吸收并向上传导,但效率存在差异.在营养土和营养液培养条件下,水稻幼苗根部的三环唑含量在4 h~2 d内明显高于茎叶部,施药5 d后三环唑在水稻中的转运因子值均大于1,说明三环唑具有良好的向上传输性能,而其他农药向上传输的能力较差.相比其他4种农药,三环唑更适合加工成根部施用的剂型,更易于通过水稻根部吸收后向上传输与分布,以有效防控茎叶部病害.该结果可为根部施用的药剂研发提供思路,为农药根部施药技术的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 内吸性杀菌剂 水稻 根部施药 根部吸收 吸收与传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薏仁米淀粉的研究进展

中国粮油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薏仁米是传统的药食兼用杂粮作物,除了直接作药或煮粥食用外,在食品、美容以及医药保健行业均有广泛应用.淀粉是薏仁米最主要的生化组分,占其干质量的50%~70%.薏仁米副产品,尤其与之相关食品的品质与其淀粉特性密切相关.本文从薏仁米淀粉的提取工艺、淀粉结构、理化特性(包含糊化、老化、透明度、冻融稳定性、膨胀和溶解、消化特性等)以及淀粉改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薏仁米淀粉相关的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薏仁米淀粉 提取工艺 淀粉结构 理化特性 淀粉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侵染贵州火龙果的蟹爪兰X病毒和火龙果X病毒基因组序列差异和遗传变异

西南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离侵染贵州火龙果的蟹爪兰X病毒(Zygocactus virus X,ZyVX)和火龙果X病毒(Pitaya virus X,PiVX)基因组序列,探讨其序列差异和遗传变异.[方法]利用RT-PCR筛选含有ZyVX和PiVX的火龙果样品,然后通过RNA-seq获得ZyVX和PiVX基因组相关序列,进行序列组装、一致性比较、基因重组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获得4条ZyVX贵州分离物和3条PiVX贵州分离物基因组近全长序列,长度分别为6570~6600和6649~6657 bp,分别覆盖参考基因组序列的99.2%~99.6%和99.3%~99.8%.4条ZyVX贵州分离物之间的基因组序列一致性为96.7%~99.5%,与其他已报道分离物的序列一致性为91.4%~96.9%,其ORF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93.8%~100%.3条PiVX贵州分离物之间基因组序列一致性为98.2%~98.5%,与其他已报道分离物序列一致性为98.0%~99.1%,其ORF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97.8%~100%.ZyVX和PiVX贵州分离物基因重组分析表明未发现明显的重组事件,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未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结论]当前贵州ZyVX和PiVX群体的基因组序列一致性高,其变异均为单核苷酸变异,未发生基因重组和遗传分化.

关键词: 马铃薯X病毒属 氨基酸序列 序列一致性 遗传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钼在油菜中吸收积累分布特征及对其产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贵州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油菜是我国的重要油料作物之一,同时,我国是世界上的油菜生产大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首位,钼是作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然而我国油菜主产区存在大面积土壤缺钼的现象,油菜对钼十分敏感,缺钼往往导致油菜生长发育受阻,进而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缺钼已经成为油菜生产中的障碍因子之一.从油菜缺钼的症状及施用技术,油菜对钼的吸收积累及分布特征的影响,钼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综述,为钼肥在油菜生产上科学合理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油菜;钼;产量;品质;施肥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及新品种'贵芨1号'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白及新品种‘贵芨1号’是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株形紧凑,花紫红色稍带乳白色,叶色浓绿,三叉块茎大,丰产。生长1年的新生块茎白及多糖平均含量为57.82%,白及胶平均含量为62.42%。全生育期3年,3年生白及鲜品平均产量49 140 kg·hm-2。适宜在贵州及周边地区进行种植。

关键词: 白及 丰产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值和复合菌剂添加水平对构树型发酵全混合日粮发酵品质和霉菌毒素含量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中性洗涤纤维(NDF)值和复合菌剂添加水平对构树型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发酵品质和霉菌毒素含量的影响.采用两因素交叉分组试验设计,2个因素分别为构树型全混合日粮的NFC/NDF值(1.08、1.34、1.60、1.86)和复合菌剂添加水平(0、2、4、8 g/kg DM).发酵结束后测定各FTMR的pH、有机酸和霉菌毒素含量.结果显示:1)发酵底物的pH随NFC/NDF值的提高呈显著的线性和二次降低(P<0.05),NFC/NDF值=1.60时最低;各有机酸含量则随NFC/NDF值的提高呈显著的二次升高(P<0.05),其中NFC/NDF值=1.60时乳酸、乙酸和丙酸含量最高,而NFC/NDF值=1.60时丁酸含量最低.与未添加组相比,添加2、4、8 g/kg DM复合菌剂显著降低了发酵底物的pH(P<0.05),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P<0.05);添加4和8 g/kg DM复合菌剂显著提高了发酵底物的丙酸含量(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丁酸含量(P<0.05).NFC/NDF值与复合菌剂添加水平对pH和有机酸含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2)NFC/NDF值显著影响了发酵底物的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含量(P<0.05).NFC/NDF值=1.08时3种霉菌毒素含量均较高.黄曲霉毒素B1含量随NFC/NDF值的提高呈显著的线性和二次降低(P<0.05),以NFC/NDF值=1.60时最低(P<0.05).复合菌剂添加水平显著影响了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含量(P<0.05).4和8 g/kg DM复合菌剂添加组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含量均显著低于未添加组(P<0.05).NFC/NDF值与复合菌添加水平对发酵底物的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3)发酵底物的pH与3种霉菌毒素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而乳酸含量则与之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乙酸和丙酸含量与黄曲霉毒素B1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丁酸含量与黄曲霉毒素B1及玉米赤霉烯酮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综上可知,NFC/NDF值、复合菌剂添加水平对构树型FTMR的发酵品质和霉菌毒素含量有显著影响且二者存在互作效应,NFC/NDF适宜值为1.60,复合菌剂适宜添加水平为4 g/kg DM;发酵底物的乳酸、乙酸、丙酸含量与霉菌毒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构树 发酵全混合日粮 发酵品质 霉菌毒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氮减量配施生物炭和菜籽饼对玉米-白菜养分吸收、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化肥氮减量20%配施生物炭和菜籽饼在贵州黄壤区轮作玉米-白菜生产中的增产增效作用,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施肥(CK)、常规化肥(CF)、化肥氮减量20%配施生物炭(RF+B)、化肥氮减量20%配施菜籽饼(RF+O)及化肥氮减量20%配施生物炭和菜籽饼(RF+BO)对玉米和白菜干物质量、养分吸收量、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配施处理中RF+BO处理的总体效果最佳,RF+BO处理能满足玉米和白菜生育期养分的需求,有效提高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与CF处理相比,其玉米氮、磷和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提高27.59%、37.21%和30.34%,白菜氮、磷和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提高26.64%、35.56%和33.44%;RF+BO处理有利于提高玉米和白菜当季氮素利用效率,就氮肥贡献率、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和氮素表观利用率而言,与CF处理相比,玉米季分别提高1.64%、9.88%、8.36%和26.21%,白菜季分别提高2.99%、35.70%、33.71%和31.78%;增产效果显著,玉米和白菜较CF处理分别增产9.72%和39.26%.综上,化肥氮减量20%配施生物炭和菜籽饼可为贵州黄壤区玉米-白菜的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氮肥减量 生物炭 菜籽饼 玉米-白菜 养分吸收利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花黄精新品种‘贵多花1号’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多花黄精新品种'贵多花1号'是由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杨柳乡挂榜山采集的野生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通过系统选育而成.平均株高102 cm,茎粗1.5 cm,叶片深绿,正面光亮,背面灰白色,块茎肥厚.全生育期3年,3年生块茎平均单株鲜质量408.6 g,折干率31.76%,黄精多糖含量7.40%.丰产.

关键词: 黄精 丰产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加工方式对甜菜红素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甜菜红素是一类含氮的水溶性色素,由于其有独特的色泽、高安全性和多种生物活性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甜菜红素作为天然色素已经被批准在食品工业中使用.该文对甜菜红素的合成途径、生物活性进行简要的总结,着重分析不同加工方式对甜菜红素稳定性的影响.同时,简要综述目前研究中的局限性,旨在为未来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甜菜红素的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甜菜红素 合成途径 生物活性 加工方式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