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业在线学习资源知识图谱构建与推荐技术研究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农业网络在线学习资源分散杂乱、应用信息过载、个性化服务效果不理想问题及农民信息获取技能欠缺的现状,以领域知识图谱方式提升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效率.通过梳理北京农业网络在线平台的学习资源知识体系,提出基于LDA标签生成的领域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并构建涉农学习资源知识图谱,设计研发基于知识图谱语义相似度的协同过滤推荐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通过底层图谱化支持,具有较好的语义支持,推荐准确率达到84.27%,实现了涉农学习资源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关联分析及其运维管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习资源,有效提升用户在线学习体验,为知识图谱构建及其应用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农业在线学习 个性化 语义 推荐 LDA算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臭氧水对茄子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评价
《植物保护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结线虫是具有毁灭性危害的植物内生寄生虫,臭氧水漫灌土壤是较为理想的替代化学药剂的防治方法,但还未见在茄子上使用的报道.为了探究高浓度臭氧水漫灌处理土壤对茄子根结线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茄子生长的影响,本研究在茄子定植前对土壤进行连续2次臭氧水(9 mg/L)漫灌处理,并对漫灌处理前后和茄子整个生长期的根结线虫病害发生情况及茄子生长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结果期和生长后期根结线虫数量分别下降91.67%和95.97%;幼苗期、结果期和生长后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00%、55.36%和65.52%;处理样本的株高显著提高.因此,高浓度臭氧水漫灌处理土壤对茄子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较好且可减少农药使用量,对茄子生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溶胶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生物工程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细菌耐药问题日趋严峻,给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学者们对抗生素抗性菌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在多种环境介质中的环境行为开展了大量研究.气溶胶作为ARGs的潜在储存库,是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目前缺乏对其来源、传播、人类接触和健康风险系统性的梳理.本文针对人类生活功能场所、养殖场、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医院等4类气溶胶研究的典型场所,重点综述了上述4类典型场所中气溶胶ARGs的来源、传播途径及对人体的暴露和对健康的危害,为气溶胶中ARGs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气溶胶 抗生素抗性基因 抗性细菌 人类生活功能场所 养殖场 城市污水处理厂 医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预冷方式对甜玉米储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预冷方式对甜玉米储藏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3种预冷方式(冷库预冷、压差预冷和流态冰预冷)处理甜玉米,测定其预冷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预冷后将甜玉米储藏于0℃冷库,测定其储藏期间感官品质、色泽、呼吸速率、乙烯产生速率、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质量分数以及可溶性淀粉、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流态冰预冷在储藏期间保鲜效果最佳,其次是压差预冷.流态冰预冷可快速降低甜玉米内部温度,延缓苞叶黄化,保持籽粒色泽,维持其感官品质,抑制甜玉米呼吸和乙烯释放速率;此外,流态冰预冷可以较好地维持甜玉米籽粒TSS质量分数及可溶性淀粉、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含量.在储藏第28天时,流态冰预冷组TSS质量分数为13.8%,压差预冷组为13.4%,冷库预冷组为13.1%,流态冰预冷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压差预冷组和冷库预冷组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流态冰预冷组的蔗糖含量为120.4mg/g,压差预冷组为118.0 mg/g,而冷库预冷组仅为92.3 mg/g,流态冰预冷处理甜玉米蔗糖含量高于其他两种处理,压差预冷次之,冷库预冷处理蔗糖含量在储藏末期较低,由此可见,流态冰预冷处理可以明显延缓甜玉米储藏品质劣变.综上,本研究为甜玉米预冷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甜玉米 流态冰预冷 压差预冷 冷库预冷 感官品质 营养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磁性侧流层析技术在食品污染物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分析测试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磁性侧流层析技术(MLFA)是一种将磁性纳米材料与侧流层析检测平台相结合的快速分析技术.在保留了传统侧流层析技术操作简单、快速实时、低成本优势的基础上,引入功能化磁性纳米材料,实现了复杂基质中目标物的选择性分离和富集,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该文重点关注了近五年来MLFA技术在食品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磁性纳米材料的主要种类及MLFA的主要检测原理,并对食源性病原菌和真菌毒素、兽药等小分子有害物质的检测进行了介绍.最后,总结了MLFA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磁性侧流层析技术 食品安全 快速检测技术 磁性纳米材料 免疫层析法 食源性病原菌 真菌毒素 兽药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赖氨酸水平对北京油鸡产蛋高峰期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赖氨酸水平对北京油鸡(简称油鸡)产蛋高峰期(27~34周龄)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此为制定北京油鸡产蛋期饲养标准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26周龄油鸡母鸡3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笼,每笼3只鸡.3组试验饲粮代谢能(11.31 MJ/kg)和粗蛋白质水平(15%)相同,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70%、0.75%和0.80%.试验期为27~34周龄.结果表明:1)饲粮赖氨酸水平对27~34周龄油鸡周平均采食量、周平均蛋重、料蛋比、产蛋率、死淘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饲粮赖氨酸水平显著影响31~34周龄油鸡周平均采食量(P<0.05),0.70%组的周平均蛋重最高,产蛋率最高.2)饲粮赖氨酸水平对油鸡30周龄鸡蛋的平均蛋重、蛋壳强度、蛋壳厚度、鸡蛋等级、蛋形指数、蛋黄相对重、蛋壳相对重、蛋清相对重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蛋壳颜色、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黄色泽和鸡蛋等级(P<0.05).0.80%组的蛋壳颜色值显著高于0.70%组和0.75%组(P<0.05),0.70%组的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黄色泽均显著高于0.75%组和0.80%组(P<0.05),0.70%组和0.80%组的鸡蛋等级显著高于0.75%组(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显著影响34周龄油鸡鸡蛋的蛋壳颜色、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黄色泽、鸡蛋等级(P<0.05).0.75%组的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均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0.75%组的鸡蛋等级显著高于0.80%组(P<0.05),0.70%组的蛋壳相对重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3)饲粮赖氨酸水平对北京油鸡34周龄血清生化及抗氧化指标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饲粮赖氨酸水平有影响血清总胆固醇含量(P=0.058)及总抗氧化能力的趋势(P=0.055).综上所述,建议北京油鸡产蛋高峰期(27~34周龄)饲粮赖氨酸适宜水平为0.7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地区4种典型针叶树种释放有益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动态特征研究
《西部林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动态顶空套袋技术与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选取北京市4种典型针叶树种——油松、侧柏、桧柏和白皮松为研究对象,对其释放的有益挥发性有机物进行采集和分析鉴定,并以侧柏为针叶代表树种分析其在生长季(春、夏、秋)释放有益挥发性有机物的日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4种针叶树种在7月份释放的有益挥发性有机物包括烯烃类、酯类、醛类、酮类、醇类和其他类共6大类24种化合物,各树种所释放的有益挥发性有机物种类数量分别为油松19种、侧柏17种、桧柏14种、白皮松13种;有益烯烃类的相对含量在4个树种中均是最高的组分,其相对含量分别为油松58.21%、白皮松52.09%、桧柏51.32%、侧柏48.18%;(1R)-(+)-α-蒎烯、月桂烯和β-蒎烯等为4种树种共有且相对含量较高的组分。(2)侧柏在生长季释放有益挥发性有机物种类数量的日变化趋势各不相同,在春季呈“单峰单谷”曲线,夏季呈“单峰”曲线,秋季呈“双峰单谷”曲线;挥发性有机物相对含量高峰期多在正午前后出现,且在春夏两季相对含量均表现为下午高于上午,而在秋季表现为下午低于上午;烯烃类化合物在各时刻相对含量均最高。结果表明:烯烃类化合物是4种树种释放有益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4种针叶树种中油松释放有益挥发性有机物的能力最强;植物挥发性有机物合成和释放与光照、温度变化关系密切,一天中上午随着光强与温度升高,有益挥发性有机物合成与释放量随之增多,正午前后合成的有益挥发性有机物释放量达到最大值,之后光照减弱、温度降低,有益挥发性有机物合成与释放量相继减少。
关键词: 北京地区 针叶树种 侧柏 有益挥发性有机物 组成成分 动态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掺混肥结合增密对水稻氮肥利用效率和氨挥发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控释掺混肥结合增密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施肥经济效益和氨挥发损失的影响,该研究以扬籼优418为供试材料,设不施氮对照(CK)、常规施氮(Farmer's Fertilization Practice,FFP)、优化施氮(Optimized Nitrogen Application,OPT)、控释掺混肥(Controlled Release Blended Fertilizer,CRBF)和控释掺混肥结合增密(Controlled Release Blended Fertilizer Combined with Dense Planting,CRFDP)共5个处理,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的水稻产量及构成因子、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效率、经济效益和氨挥发损失的差异.结果发现,CRFDP处理的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较FFP分别增加26.1%和18.7%.CRFDP处理较FFP处理水稻增产33.3%.与FFP相比,CRFDP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160%、22.8 kg/kg、16.27 kg/kg.CRFDP较CRBF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显著提高10.0个百分点,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素生理利用率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与FFP处理相比,3个优化施氮处理(OPT、CRBF和CRFDP)在氮肥用量降低20%的情况下,水稻每公顷净收益增加3328~8968元,其中CRFDP处理的水稻产值和净收益最高.施氮显著提高了水稻生长季的田面水铵态氮浓度和土壤脲酶活性,与FFP处理相比,CRFDP处理的氨挥发强度和累积氨挥发损失分别降低62.5%和46.3%.综上,控释掺混肥与增密结合可兼顾水稻高产、氮肥高效利用和氨减排.研究结果可为水稻高产及环境友好和资源高效的水稻种植新模式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撑.
关键词: 产量 氮肥 控释掺混肥 氨挥发 增密 经济效益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NA分子检测技术在节肢动物食物网结构解析中的应用
《植物保护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态系统中节肢动物食物网结构错综复杂,通过观察和解剖等传统手段往往很难精准地获得物种种类及彼此之间食物关系的全面信息。近年来,DNA分子检测技术快速发展,显著促进了节肢动物食物网复杂结构的系统解析,有效实现了食物网结构分析由定性向定量的重要转变。该文介绍DNA分子检测的主要技术及其优缺点,列举其在节肢动物食物网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实例,讨论DNA分子检测技术在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挑战,旨在为节肢动物食物网结构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有力推进农田等不同生态系统中节肢动物食物网结构及其生态功能的深入研究和挖掘利用。
关键词: 诊断PCR DNA条形码 高通量测序 捕食关系 寄生关系 食物网结构 生态服务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高光谱技术预测采前猕猴桃干物质含量的可行性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现采前猕猴桃果实干物质含量的实时、连续、大量预测,该研究就利用高光谱技术在室外开放环境下进行采前猕猴桃干物质含量预测试验.研究以种植于贵州省息烽县、修文县的贵长猕猴桃为试验对象,利用高光谱相机获取采前猕猴桃样本果实的高光谱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白板校正、ROI(Region of Interest)裁剪、多元散射校正等处理,获得样本果实光谱反射率曲线;根据光谱曲线特征,选取特征波段,构建多光谱指数;将样本果实划分为训练集、测试集;利用多光谱指数将训练集样本果实特征波段光谱反射率换算为指数值,分析指数值与干物质含量的相关性,确定最优指数,将其拟合公式作为干物质含量预测模型,利用测试集计算误差情况并验证模型预测效果.结果表明,果实干物质含量高,光谱反射率低,反之则光谱反射率高;根据特征波段构建的拟合效果最佳的多光谱指数,所对应的干物质含量预测模型决定系数为0.88,预测值最大绝对误差为1.31%,最大相对误差为8.23%,相对误差均值为3.13%,均方根误差为0.65%,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试验证明,利用高光谱技术进行采前猕猴桃果实干物质含量预测是可行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