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上海市梨行业2021年市场信息监测分析和建议
《中国果业信息 》 2022
摘要:2020年我国梨产量1 781万t(其中,上海本地产3.6万t),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所产鲜梨进入上海市场实现销售的有36万t,占总产量的2%,上海梨鲜果消费市场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厚皮甜瓜新品种'明珠3号'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明珠3号’是以M9-1为母本,PM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厚皮甜瓜新品种。植株长势中等。果实圆形,白皮、光皮,平均单果质量2.0 kg。果肉绿色,肉厚4.5 cm左右,肉质松软、细腻多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左右。春季栽培全生育期约110 d,夏秋季栽培约80 d,果实发育期40~45 d左右。综合抗性好,平均产量44.1 t·hm-2以上,适合于各类设施和保护地栽培。


天敌昆虫 -让农业生产更安全
《科技视界 》 2022
摘要:0引言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卖家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这都是绿色蔬菜,没有使用农药和化肥,瞬间你就会对这种蔬菜增加了几分好感。到底什么样的蔬菜才是绿色蔬菜,你对绿色蔬菜了解又有多少呢?绿色蔬菜是绿色食品的一种,绿色食品是对食品等级的一种认证标准,分AA级和A级,其中AA级不允许使用化学合成物质,包括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等等。国家对绿色食品认证有着严格的标准,并对认证过的绿色食品有统一的标识,请大家在购买农产品一定要分清标识。


水稻F_1小孢子培养再生DH系的耐盐性鉴定及稻米品质分析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2
摘要:以水稻种质M8G与韭菜青杂交的F_1代经小孢子培养技术得到的34份DH株系为供试材料,进行耐盐性鉴定及稻米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对DH株系及其亲本进行分蘖期—成熟期耐盐性评价,耐盐等级达1级的材料1份,达3级的材料10份,达5级的材料12份,达7级的材料12份,达9级的材料1份。对DH株系及其亲本的稻米品质性状进行分析,DH株系及其亲本的水份、蛋白质质量分数、直链淀粉质量分数、透明度、垩白粒率、垩白度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00%、13.00%、6.00%、43.03%、48.96%、88.85%。水稻DH株系及其亲本的稻米品质性状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聚类分析将36份材料的品质性状分成4大类。第Ⅳ类材料直链淀粉和蛋白质质量分数最高。综合DH株系及其亲本分蘖期—成熟期耐盐性评价和稻米品质分析发现,分蘖期—成熟期耐盐性较好的材料大部分在第Ⅳ类。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普洱茶生熟茶判别及产地溯源
《上海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方法,建立了西双版纳、普洱和昆明三地普洱茶生熟茶鉴别和产地溯源模型。结果表明:由于生熟茶生产工艺差别较大,其在近红外谱图的10 000—9 000 cm-1波数的差异较明显,PCA对生熟茶的识别正确率为90.91%,PLS-DA最优模型的识别正确率为100%;PCA很难实现三地普洱茶的溯源,而PLS-DA最优模型的溯源正确率为100%。将PCA和PLS-DA模型用于未知类别普洱茶的识别和未知产地普洱茶的溯源,两种模型对未知类别普洱茶的预测结果一致,说明这两种模型的预测能力和稳健性优良;而PCA模型很难实现未知产地普洱茶样品的溯源,PLS-DA最优模型可以初步实现普洱茶未知产地样品的溯源。
关键词: 普洱茶 近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方法 生熟茶 产地溯源


欧美猪周期比较研究及其应对措施启示
《价格理论与实践 》 2022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缓解猪周期生猪生产和猪价过度波动对实现稳产保供、实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比较中国、美国、德国猪周期的特点、影响因素及调控政策,研究发现:美国和德国猪肉价格周期呈现延长且趋同的特点,德国波动幅度较小,美国低于我国但其波幅仍然较大;美国生猪产业体系高度垂直整合,基于猪周期的生产/销售合同的普及减缓猪价波动对生产的影响.德国呈现适度规模、营销体系多样化和区域化分工的特点,对外贸易成为调节猪周期的主要因素;金融信贷、环境保护项目、生猪价格/收入保险等中长期调控政策发挥了稳定生产、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收储、贸易干预等市场调控政策防止猪价过度下跌.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根据猪周期特点建立猪肉产业链上下游主体的利益共享机制,我国应加强中小规模户融资和风险防控体系保障以促进中小规模养殖户转型升级,基于供需形势变动实施产业和市场调控政策,结合冻猪肉储备和猪肉进口监测等市场短期调控,防止猪价周期性过度波动,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生猪生产周期 生猪价格周期 猪肉产业链 短期市场调控


生菜生产到消费全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量风险评估
《食品科学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估即食生菜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引起食物中毒的风险,为风险管理措施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排查生菜在大棚和露地两种种植方式下各环境样本的污染率及污染水平,结合居民消费习惯和生菜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模型,描述生菜从农田到餐桌过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变化,从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4方面评估我国即食生菜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的风险.结果:大棚生菜的土壤中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检出率为0.04%,污染水平为-8.72~3.01(lg(CFU/g)),经过灌溉、采收、运输、销售、购买、贮藏及清洗等过程,生菜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食用前的污染平均值为-1.95(lg(CFU/g)),90%置信区间为-8.98~4.40(lg(CFU/g)).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因即食生菜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的概率为2.72×10-4,每年因此引发的食物中毒病例约为77万人.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初始污染水平对生菜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水平影响最大,其次为家庭贮藏温度及食用前清洗过程;控制生菜种植卫生环境、合理使用冰箱及清洗生菜可有效降低即食生菜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的风险.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菜 种植 市场 消费 定量风险评估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猪肚菇菌落表型性状分析
《食用菌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猪肚菇(Pleurotus giganteus)菌落数字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通过菌落生长边缘检测,提取菌落边界、最小外接圆、最大内切圆、最小外接矩形等菌落形态特征量;通过建立菌落图像灰度共生矩阵,提取对比度和熵等菌落纹理特征量.基于菌落的数字图像特征量,定义菌落周长、菌落半径、菌落面积、菌落覆盖度、菌丝生长速度和基于面积变化的菌丝生长速度等6个与菌落大小相关的表型性状,菌落圆整度、菌落轴距比和菌落边缘整齐度等3个与菌落形状相关的表型性状以及菌落粗糙度、菌落均匀度、菌落沟纹深度、菌落生物量指数和菌落生物量变化率等5个与菌落纹理相关的表型性状,为食用菌菌落表型性状的智能识别和准确判别提供新的研究手段和思路,可加快食用菌育种和DUS测定工作中菌落表型信息定量化采集和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促进食用菌表型组学研究深入发展.


栽培稻深根性的遗传研究进展
《上海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培育发达的深根系统是水稻抗旱育种的重要目标.该文系统介绍了水稻根系生长角度、根系向重力性、根系穿透力、深层土壤根系分布特征等深根性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指出今后需针对目标环境开展水稻深根性QTL发掘与利用、加快主效深根性QTL的验证及其在水稻抗旱分子育种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