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辣椒种子干热消毒处理对发芽率的影响

长江蔬菜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辣椒可借助种子传播的病害有10多种,根据病原物的特性,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①真菌病害,有疫病、根腐病、炭疽病、枯萎病等;②细菌病害,有青枯病、细菌性叶斑病、疮痂病等;③病毒病害,主要有烟草花叶病毒病。干热处理辣椒种子,可消灭种子的病菌,特别是钝化种子所带的TMV病毒[1],增强种皮的通透性,提高发芽速度,有利于培育壮苗。为了找到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对辣椒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我们于2005年进行了辣椒种子干热消毒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皮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及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摘要:研究了黄皮两个主要栽培品种鸡心黄皮和郁南无核黄皮果实生长动态及其发育过程中糖、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个黄皮栽培品种果实纵、横径生长均呈双“S”型曲线;糖、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两品种间虽有差异,但随着果实发育成熟呈规律性变化。果实糖含量随着果实发育成熟逐渐增加,其中鸡心黄皮在果实转黄后第3周(即花后12周)剧增,而无核黄皮在转黄后第5周(即花后14周)剧增;果实酸含量随着果实发育成熟逐渐下降,其中鸡心黄皮在果实转黄后第3周(即花后12周)开始剧降,而无核黄皮在转黄后第4周(即花后13周)开始剧降,直至果实成熟;维生素C含量在果实发育成熟的早期有升有降,但在果实成熟后期即果实转黄后第3 ̄5周含量均急剧升高,最后成熟果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青果。

关键词: 鸡心黄皮 郁南无核黄皮 果实生长 维生素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大豆种皮花色苷提取物抗兔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营养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黑大豆种皮花色苷提取物(black soybean coat anthocyanin extract,BSCAE)对高胆固醇饲料诱导的兔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影响。方法:以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低、高剂量BSCAE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三组前10w均用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实验组灌胃BSCAE(400,800mg/kgbw),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18w后观察主动脉AS斑块形成情况,测定血脂、肝脏胆固醇含量及血清和肝脏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结果:BSCAE抑制了主动脉AS斑块的发展,同时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水平降低。血清和肝脏中MDA生成下降,肝脏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增加,800mg/kgbwBSCAE还可减少肝脏中胆固醇含量,提高血清和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结论:摄入一定剂量的BSCAE可减轻高胆固醇饲料诱导的兔主动脉AS斑块的形成,改善血脂代谢和抗氧化作用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抗氧化 花色苷 黑大豆种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椹果酒酵母的诱变选育研究

食品科技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将筛选到的一株桑椹果酒酵母进行单倍体细胞的制取,分别将不同浓度的菌悬液先后经紫外辐照和微波处理,根据平板计数法确定两种诱变因素下出发菌液的最佳的稀释浓度,利用致死率和正变率两个参数来描述诱变选育模型的最佳剂量及诱变时机,然后对出发菌株先进行紫外辐照,再对紫外辐照选育的性状较好的菌株采取微波处理,利用三级筛选模式从大量的平板中筛选具有酿造桑椹果酒的优良酵母。结果表明,紫外辐照20~40s内将会获得较好诱变结果(正变率31.1%~41.2%),而微波处理15s会取得理想诱变结果(正变率22.1%),增大剂量能使得正变率增加,但同时也增大了菌种死亡的风险。筛选到的ME44菌株在2周发酵周期内酒精体积分数为11.7%(v/v),比出发菌株提高7%以上,而且菌株在起酵时间及果酒品质方面都有提高。

关键词: 桑椹果酒酵母 诱变选育 紫外辐照 微波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萃取方法对缫丝蛹油脂肪酸组成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蚕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有机溶剂(正已烷和石油醚)萃取法及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分别萃取获得缫丝蚕蛹油样品,并对其脂肪酸组成及理化性质指标进行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缫丝蚕蛹经两种萃取方法共3种溶剂萃取获得的3个蛹油样品,其脂肪酸组成相同,均分离出4种饱和脂肪酸和5种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72%~75%),其中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的蛹油酸值和过氧化值较低,而碘价和皂化值较高,质量优于其它2种有机溶剂提取的蛹油。提示超临界CO2萃取的蛹油作为一种富含ω-3型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的功能性油脂,具有广阔的应用开发前景。

关键词: 缫丝蛹油 有机溶剂萃取 超临界CO2萃取 脂肪酸 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抗稻瘿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英文)

分子植物育种 2007 CSCD

摘要:亚洲稻瘿蚊(Orseolia oryzae Wood-Mason)是华南的主要水稻害虫.选育抗虫品种是最有效的生态控制方法。本文综述1998-2006年抗性育种的进展。用AFLP方法对从中国广东省7个地点采集的4个生物型的DAN指纹进行分析;在对用RAPD和SSR技术分别对抗中国4个稻瘿蚊生物型的基因Gm6精细定位基础上,用与Gm6紧密连锁的STS和SSR标记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创造了一批抗稻瘿蚊的新种质,包括育成了6个栽培稻和6个二系杂交稻和1个三系杂交稻并在农户试种,在中国广东成功地建立了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稻瘿蚊品种的技术体系。

关键词: 水稻 稻瘿蚊 DNA指纹 Gm6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抗性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肥耦合微喷灌溉对香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水肥耦合微喷灌溉仅为微喷灌溉后撒肥或传统人工淋灌撒肥处理的70%施肥量条件下,研究水肥耦合微喷灌溉对香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肥耦合微喷灌溉可减少香蕉施肥量30%以上;较传统人工淋灌撒肥,在香蕉营养生长盛期和生殖生长期缺水干旱的雷州半岛,缩短香蕉生育期24.9 d,增加产量17.6%,在香蕉生殖生长期缺水干旱的珠江三角洲,缩短香蕉生育期12.3 d,增加产量12.1%。

关键词: 香蕉 灌溉 水肥耦合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时期施氮对华南双季杂交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杂交水稻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两系法杂交水稻粤杂122为材料,在广州进行2 a 4季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素作基肥、蘖肥和穗粒肥施用对水稻氮素吸收、稻谷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穗粒肥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其增产效果比基肥和蘖肥好;施用穗粒肥显著提高水稻总吸氮量,基肥和蘖肥对吸氮量影响较小;在总施氮量相同的情况下,氮肥作穗粒肥施用的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比基肥和蘖肥高;水稻最适吸氮量随结实期日照时数的增加而提高。控制氮肥总量,适当减少基肥和蘖肥用量,增加穗粒肥用量,实行氮肥后移,有利于提高华南双季杂交稻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施氮时期 氮肥利用率 最适吸氮量 氮肥后移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产花生新品种粤油7号引进和示范初探

花生学报 2007

摘要:2002年从广东等省引进6个花生新品种,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示范结果显示,粤油7号表现超高产特性,干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均比当地对照种增产14.7%以上,粤油7号抗多种病害,矮壮抗倒伏,适应性强,适宜在江西推广种植。

关键词: 花生 新品种 引进 示范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养殖中的拥挤胁迫和操作胁迫

饲料工业 2007

摘要:拥挤胁迫和操作胁迫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胁迫现象,能引起鱼类内分泌、免疫和生理生化等一系列变化。维生素E、维生素C、磷脂以及n-3高不饱和脂肪酸(EPA、DHA)等营养元素可缓解这两种胁迫;MS-222、(异)丁子香酚等药物可减轻活体运输胁迫;此外,通过遗传育种手段和管理途径也能较好地控制拥挤胁迫和操作胁迫。

关键词: 拥挤胁迫 操作胁迫 水产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