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硫化物醌氧化还原酶定向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细胞转染表达检测
《江苏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硫化物醌氧化还原酶(SQR)的肠道定向表达载体,同时通过转染小鼠肠道上皮细胞确定载体的有效性,本试验采用重叠PCR、中间载体法、酶切连接法获得重组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载体转入小鼠肠道上皮细胞,并鉴定重组载体的特异性表达。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以肠脂肪酸结合蛋白质(IFABP)为启动子的SQR肠道定向表达载体pc DNA3.1(-)-IFABP-SQR-GFP,并在小鼠肠道上皮细胞中检测到表达的融合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表明IFABP启动子能够在肠道细胞中定向启动SQR的表达。
关键词: 硫化物醌氧化还原酶 定向表达载体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质 肠上皮细胞


山羊源副流感病毒3型JS2013株HN基因的原核表达与抗原性分析
《中国兽医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参考GenBank中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内蒙古09株(NM09)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JQ063064),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以扩增山羊源副流感病毒3型(PIV3)JS2013株HN基因部分序列;将扩增到的基因测序后进行同源性分析。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它与已报道的HPIV3、BPIV3 HN基因的序列同源性最高,分别为74.3%、79.8%。进化树分析表明,JS2013株并不属于HPIV3与BPIV3,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将HN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获得原核重组质粒pET-32a(+)-HN。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菌株中,经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与Western-blot试验分析表明,重组蛋白诱导表达成功,并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大小为46ku。经Western-blot试验验证,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的超免疫血清能够与重组蛋白反应;把病毒接种给MDBK细胞后,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重组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与病毒产生特异性荧光反应,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本试验结果为山羊源副流感病毒3型感染诊断方法的建立和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山羊 副流感病毒3型 HN基因 原核表达 抗原性分析


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施钾对甘薯钾吸收利用规律的影响
《农业与技术 》 2015
摘要:为探索不同土壤类型下施钾对甘薯钾吸收利用规律的影响,设置两个优选品种(济薯22、徐薯28)、两种土壤(黄潮土、高沙土),并观测甘薯不同生育阶段植株的钾浓度和钾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种类对甘薯吸钾能力有一定影响,其中旺长期和膨大期土壤种类对甘薯植株钾浓度的作用规律并不明显,收获期黄潮土对甘薯钾浓度提高的促进作用更优。不同甘薯品种植株钾含量变化规律在膨大期和收获期逐渐趋于稳定。从收获期来看,黄潮土对甘薯地上部分钾含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而高沙土总体上对甘薯根部钾含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论可为优质高产甘薯的生产提供给理论和实践依据。


不同LED光源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5
摘要:试验以生菜为材料,利用LED精量调制光源,设置黄光(Y)、绿光(G)、红光(R)、蓝光(B)和红蓝组合光(R:B=3:1)5个LED光处理,以镝灯白光为对照,探讨了不同IED光源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蓝组合光下生菜植株鲜样质量和干样质量最大,其次是蓝光处理.与对照相比,蓝光和红蓝组合光显著提高了生菜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试验还发现,红蓝组合光显著提高了生菜叶片中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从而降低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有效提高了其安全品质.


不同薄膜包装对黄花菜贮藏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不同薄膜包装对黄花菜保鲜效果的影响,以黄花菜为试验材料,在0~2℃贮藏条件下,研究了5种薄膜[5.40μm聚乙烯袋(P1处理)、12.75μm聚乙烯袋(P2处理)、15.55μm聚乙烯袋(P3处理)、32.70μm聚乙烯袋(P4处理)、5.40μm带孔聚乙烯袋(CK)]对黄花菜贮藏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4处理可在包装袋微环境中形成高浓度CO2(10.23%~11.73%)和低浓度O2(0.19%~2.53%),显著延缓采后黄花菜叶绿素的降解以及p H值的下降,从而明显抑制黄花菜的腐烂进程,并明显延长其贮藏保鲜期。综合比较可知,P4处理可以显著降低采后黄花菜品质的下降,延长其保鲜期。


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种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挖掘可供利用的优异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为品种品质改良提供基础材料。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分析了319份小麦种质的HMW-GS组成。结果表明:Glu-A1、Glu-B1和Glu-D1位点分别具有3,7,4种不同的亚基类型。其中,亚基N、7+8和2+12在各自位点上出现的频率最高,分别达到了49.21%,54.55%,68.65%。亚基组成类型共有24种,1/7+8/2+12为出现频率最高的组合形式,频率为25.39%;其次为N/7+8/2+12、N/7+9/2+12和N/7+9/5+10,出现频率分别为17.24%,10.97%,10.34%;其他亚基组合类型出现的频率较低。同时,筛选出了一些含有2*、17+18、7+8、14+15和5+10等优质亚基类型的材料。


滇池外海北岸封闭水域控养水葫芦对水质的影响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滇池外海北岸污染严重的0.25 km2封闭性蓝藻治理试验示范区内控养水葫芦,以削减富营养化水体内源氮(N)、磷(P)等污染物,探讨有效改善湖泊水质的生物治理措施.6月底按9.30 kg m-2投放水葫芦种苗,控养面积2.51hm2,示范区水面覆盖度为10%.结果显示:水葫芦放养后生长迅速,特别是在7-9月份,最大生长速率达37 2.7 g m-2 d-1;整个植株干物质平均N、P含量分别为23.22 g kg-1和5.03 g kg-1,每t鲜重水葫芦吸收1.63 kg N、0.35 kg P,通过水葫芦种养示范工程,直接由示范工程水域吸收带走N 1.15 t、P 0.25 t;水葫芦生长期间(7-12月),种养区较对照区水体DO、SD和p H均有下降;水葫芦根系具有较好的吸附拦截浮游藻类效果,致使种养区水体TN、TP和CODMn浓度显著高于对照区(P<0.05),并与水体Chl-a浓度显著正相关(P<0.05);水葫芦采收后并未引起二次污染,水质无恶化趋势.综上认为,规模化控养水葫芦可显著削减水体N、P等内源污染负荷,同时对浮游藻类吸附拦截效果明显,可将其滞留于特定水域,又能吸收利用藻类衰亡释放到水体的污染物,减轻外部空白水域水质恶化的压力.


RHDV VLPs对口蹄疫病毒B细胞表位的展示效果
《江苏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兔出血症病毒(RHDV)病毒样颗粒(VLPs)携带外源表位的能力及其免疫原性,以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VP60为载体,分别在RHDV VP60蛋白质的C端、N端和306位插入FMDV VP1双串联B细胞表位[GS-(200~213 aa)-GS-(141~160 aa)],得到嵌合蛋白质,分别命名为VP60-2FB、VP60-306FB和VP60-578FB。经IFA、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嵌合VP60蛋白质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均得到有效表达;通过电镜观察发现嵌合蛋白质可自聚成病毒样颗粒。将嵌合蛋白质免疫小鼠,检测产生的免疫应答情况,结果显示,嵌合蛋白质可以产生针对VP60特异的免疫应答,且在插入长度为42 aa外源氨基酸片段的情况下,嵌合蛋白质免疫的小鼠仍能诱导产生较高水平的针对外源表位的特异性应答。在进一步扩展了载体的容纳性后,序列的增加不影响VLPs的形成以及对外源表位的递呈效果,说明VP60-VLPs作为外源B细胞表位展示载体是可行性的。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病毒样颗粒 口蹄疫病毒 B细胞表位 载体


红掌两个bZIPs基因片段的克隆与低温响应特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红掌‘Alabama’幼苗为材料,克隆了2个b ZIP转录因子基因Aab ZIP1和Aab ZIP2。Aab ZIP1片段长度462 bp,Aab ZIP2片段长度为369 bp,两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相似度为46.97%,推定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31.17%。Blastx发现两个基因均具有亮氨酸拉链的保守结构域,具备b ZIP转录因子家族的基本特征。RT-PCR分析检测表明,低温处理后,Aab ZIP1基因为组成型表达,不响应低温胁迫;Aab ZIP2基因表达受低温诱导,其表达强度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Aab ZIP2可能在红掌的低温胁迫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