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镉(Cd)对南粳9108种子萌发及发芽过程中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 2015
摘要:采用培养皿滤纸浸润法研究了高浓度镉对水稻品种南粳9108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并较深入地研究了低浓度镉对其幼苗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4、6 mmol/L镉处理能显著降低南粳9108种子的发芽率,且具有剂量效应;幼苗芽长随着镉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0.5~6.0 mmol/L镉处理均能显著地抑制水稻根的生长;在低浓度(0.05、0.10 mmol/L)镉胁迫下,水稻幼苗的SOD和POD活性明显降低,而MDA含量明显升高。


棉花种质种仁含油量测定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提高棉子的含油量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本研究以24份高油和低酚棉花品种(系)为材料,测定种仁的含油量及脂肪酸组分。结果显示,近期育成的棉花品种(系)种仁含油量显著低于高油材料的含油量,脂肪酸组分在不同品种(系)间存在显著差异,但与含油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利用均匀分布于棉花26条染色体上的370对SSR标记对32个棉花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获得190个多态性位点,检测到609个等位变异,各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变幅为2~9个,平均为3.09个,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07~0.81,平均为0.40。聚类分析将32份材料分为5个类群,其中12份高含油量种质材料划分成3个类群,剩余的20份种质材料划分成2个类群。关联分析检测到与种仁含油量性状显著关联的位点11个,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用两种方法计算结果显示其解释表型变异为0.043 6~0.144 9。


铜绿假单胞菌结合生物熏蒸防控辣椒疫病的效果
《江苏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找到防治由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的辣椒疫病的有效方法,首先研究了生物熏蒸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结果发现在生物熏蒸第7 d时,土壤疫霉和真菌数量显著低于不加菜粕病土(对照),分别降低了20%和68%;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分别增加了40%和49%;7 d后生物熏蒸处理和对照土壤中疫霉数量逐渐增加,说明生物熏蒸的最佳时间为7 d。为了增强生物熏蒸的防病效果,通过平板试验筛选了1株既可以拮抗辣椒疫霉又可以抵抗由菜粕降解释放的挥发性杀生气体的铜绿假单胞菌,然后将菜粕与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同时施入土壤中进行7 d的生物熏蒸盆栽试验。发现与生物熏蒸处理相比,生物熏蒸结合铜绿假单胞菌处理的土壤中假单胞菌数量显著增加了401%,疫霉菌的数量显著降低了72%,辣椒疫病的发病率降低了8%。表明生物熏蒸结合施用拮抗菌是一种环保的防控辣椒疫病方法。


不同发酵方式对发酵西兰花茎品质及理化指标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 2015
摘要:以西兰花茎为原料,研究了自然发酵和接种植物乳杆菌发酵过程中pH值、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并对发酵结束时VC含量、还原糖含量、硬度、色泽和感官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兰花茎发酵周期为7 d,发酵过程中pH值,亚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发酵结束时VC含量、还原糖含量均较低,且植物乳杆菌组发酵低于自然发酵组;添加2%Ca Cl2组硬度高于其他组,漂烫处理组泡菜绿色值较高。其中接种植物乳杆菌并添加2%Ca Cl2的发酵西兰花茎具有良好的泡菜色泽,硬度较高,且口感和感官品质较好。


植物乳杆菌表面性质及对Caco-2细胞的黏附
《食品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10株不同来源的植物乳杆菌进行自聚集能力、表面疏水性以及体外黏附Caco-2细胞能力的测定,探究植物乳杆菌表面性质与黏附能力之间的关系,利用Li Cl对植物乳杆菌进行处理,探究参与植物乳杆菌对细胞黏附过程的物质。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3-4对Caco-2细胞的黏附能力最强。所选的不同植物乳杆菌之间自聚集能力、表面疏水性以及对Caco-2细胞的黏附能力存在差异性;对细胞的黏附能力与表面疏水性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P<0.05),因此,自聚集能力和疏水性可以作为筛选具有高黏附细胞能力的植物乳杆菌的参考指标。同时Li Cl处理前后,植物乳杆菌自聚集能力和对细胞的黏附能力均有所下降,表明菌株表面蛋白类物质及其他大分子物质均参与自聚集和黏附过程。


黑绿豆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 》 2015
摘要:黑绿豆相对普通绿豆具有更好的食用、药用及保健价值。为促进泰兴地区黑绿豆的稳产、丰产,总结了黑绿豆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采收等,以供参考。


南粳9108及亲本生育后期生长、光合和产量比较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南粳9108及其亲本为材料,研究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优质高产迟熟中粳品种南粳9108在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的生长和光合生理指标、光强-光合响应曲线,并在成熟期考察其产量构成因子。结果表明:南粳9108的单株实际产量比亲本均显著提高,比亲本武香粳14提高7.7%,大库和大粒是其高产的重要结构基础。进一步分析生长指标,南粳9108在开花后14 d内具有较大的绿叶面积以及倒三叶的较小叶基角,其群体的光合能力较强;供试材料剑叶开花后14 d光合作用对光强的光合参数分析,南粳9108的光合能力与亲本武香粳14类似,但显著低于亲本关东194;而通过光合作用对光响应的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分析,其对光强更容易饱和,且容易发生光抑制。可见,高产水稻南粳9108具有良好的株型、穗粒结构以及较高的群体光合能力。进一步提高其单叶光合能力,将是其发挥超高产潜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粳稻 株型 光合生理特性 光强-光合作用曲线 产量


湖羊肌肉UCP3基因序列特征分析及其在肌肉中的表达
《江苏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获得湖羊UCP3基因编码区全序列并分析其序列特征,同时研究其在湖羊不同部位肌肉中的表达变化,选取初生与1、2、3、4、5和6月龄湖羊公羔各5只,提取屠宰后背最长肌、腰大肌、前腿肱二头肌和后腿股二头肌RNA,用TA克隆技术获得湖羊UCP3基因编码区序列,用DNAMAN软件分析UCP3基因在哺乳动物间的保守性,同时基于UCP3蛋白质序列用MEGA5.1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用Real-time PCR检测湖羊不同肌肉部位UCP3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变化。结果显示:湖羊UCP3基因编码区全长936 bp,编码311个氨基酸残基,在哺乳动物中相对保守。根据UCP3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湖羊与牛的亲缘关系最近。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初生至6月龄的湖羊不同部位肌肉UCP3基因的表达模式基本相似,即在出生时有较低的水平,然后上升,随着月龄的增加又下降,但UCP3基因在后腿股二头肌中的表达量整体偏低,在腰大肌中表达水平变化较大,3月龄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初生和5月龄。
关键词: UCP3 序列特征 系统进化 real-time PCR 湖羊


苏北草鸡蛋中脂肪酸组分的气相色谱分析
《中国家禽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应用气相色谱技术对苏北草鸡蛋蛋黄中脂肪酸组分进行分析,并计算各脂肪酸的相对含量。苏北草鸡蛋黄中共分离和鉴定出12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4种,包括肉豆蔻酸、棕榈酸、十七烷酸、硬脂酸,相对含量分别为0.425%、27.3407%、0.1263%、7.6193%;不饱和脂肪酸8种,包括豆蔻油酸、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四烯酸、二十二碳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相对含量分别为0.1123%、4.2407%、43.043%、12.7693%、0.4423%、1.2737%、0.134%、0.3027%。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4.922%,必需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4.48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