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罗氏沼虾选育新品种──“南太湖2号”与非选育群体生长性能的比较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不同颜色荧光标记方法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选育新品种──"南太湖2号"与非选育群体的生长性能进行了比较,试验共进行103 d。结果表明:"南太湖2号"两个选育群体间的生长性能及相对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南太湖2号"选育群体的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肌肉中RNA/DNA值(3.86%/d、3.08、2.98)均显著高于非选育群体(3.55%/d、2.51、1.58)(P<0.05);选育群体的相对增重率比非选育群体快36.87%;选育群体的相对成活率比非选育群提高7.76%。研究表明,应用数量遗传学方法选育的罗氏沼虾"南太湖2号"的生长性能要明显优于非选育群体。

关键词: 罗氏沼虾 南太湖2号 生长性能 相对成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针-板式介质阻挡放电降解土壤中对硝基苯酚研究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针-板式介质阻挡放电(DBD)产生低温等离子体降解土壤中对硝基苯酚(PNP),考察了放电电压、载气气量、土壤含水率以及土壤pH值对土壤中PNP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针-板式DBD对土壤中PNP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在PNP初始浓度400mg/kg,放电电压18 kV条件下,放电处理60 min,PNP降解率达到87.3%。增加放电电压和含水率均能提高降解率。不通入载气,也有较好的降解效果。碱性条件有利于PNP降解。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DBD) 土壤 对硝基苯酚 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德国镜鲤和不同倍性泥鳅银染核型的比较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HA体内二次注射法及快速银染法对德国镜鲤和不同倍性的泥鳅进行银染核型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德国镜鲤中期分裂相及间期核中呈现出Ag-NORs的数目为1~2个,含有2个Ag-NORs频率最高,分别为80%和56%。二倍体泥鳅中期分裂相及间期核中呈现出Ag-NORs的数目为1~2个,含有2个Ag-NORs频率最高,分别为72%和60%。四倍体泥鳅中期分裂相及间期核中呈现出Ag-NORs的数目为1~4个,中期分裂相中含有3个Ag-NORs,频率最高为36%,间期核中含有2个Ag-NORs,频率最高为40%。德国镜鲤2n=100,核型组成为30m+26sm+30st+14t,NF=156。NOR的染色体在核型中位置和NORs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sm组第8号染色体的短臂末端。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NOR的染色体在核型中位置和NORs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均是:m组第1号染色体的短臂末端。研究结果证实德国镜鲤与中国鲤鱼一样,是多倍化后经历二倍化过程演变而来,是二倍化的四倍体,即染色体数目为2n=100。四倍体泥鳅进行加倍后未发生二倍化或在二倍过程中,是遗传四倍体,染色体数目为4n=100。

关键词: 德国镜鲤 二倍体泥鳅 四倍体泥鳅 Ag-NORs 核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洋水体与沉积物中光合色素

分析化学 2012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海洋水体与沉积物中30种光合色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海水滤膜和沉积物分别采用95%甲醇和95%丙酮超声萃取。萃取液混合一定比例的超纯水后,采用Eclipse XDB C8反相柱进行分离,以乙腈(A)、甲醇(B)和四丁基羟胺-甲醇(C)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检测波长为430,440和450nm,柱温为50℃。色谱分离梯度为:0min,100%C;22min,25%A,45%B和30%C;28~38min,70%A,20%B和10%C;38.1~40min,100%C。对23种已知浓度色素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和加标回收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关系数范围为0.9972~0.9998,检出限范围为0.0305~0.7740ng,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8.6%~103.3%。

关键词: 光合色素 高效液相色谱 海水 沉积物 海洋微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不同蛋白含量对斑节对虾幼虾生长及消化酶的影响

海洋渔业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鱼粉、豆粕和大豆浓缩蛋白为主要蛋白源,配置6个蛋白质水平梯度(36%、38%、40%、42%、44%、46%)的饲料,对斑节对虾幼虾(1.03±0.02 g)进行56 d养殖实验,研究饲料中不同蛋白含量对斑节对虾幼虾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摄食40%蛋白饲料的斑节对虾的增重率(417.35%)和特定生长率(2.93%·d-1)获得最大值并显著高于36%蛋白饲料组(P<0.05),但与其它各组无显著差异。饲料蛋白水平在38%时的饲料系数(1.88)最低且与44%和46%蛋白饲料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虾体蛋白含量在44%饲料蛋白组最高,且显著高于36%、38%和42%组(P<0.05)。(3)斑节对虾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在42%蛋白组最高,44%和46%蛋白饲料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36%~42%蛋白饲料组(P<0.05)。(4)随着蛋白水平的提高,斑节对虾的蛋白酶活性呈现由高到低波动的趋势;淀粉酶活性随着饲料蛋白含量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胃淀粉酶活性在38%~42%蛋白饲料组显著高于36%蛋白饲料组(P<0.05),肠淀粉酶活性在42%蛋白饲料组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通过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与增重率的回归分析,斑节对虾幼虾饲料蛋白的适宜含量为39.70%。

关键词: 斑节对虾 幼虾 蛋白水平 生长 消化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节对虾滩涂养殖池塘浮游微藻群落演变特征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斑节对虾滩涂养殖池塘水体中浮游微藻的群落演替规律及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从位于茂名市鸡打港滩涂地带的4口斑节对虾池塘于1个养殖周期内定期采集水样,通过显微镜对浮游微藻进行鉴定、计数,依据水质检测国标要求检测各水质因子指标。通过SPSS软件分析微藻数量、生物量与水质因子指标的相关性。共检出浮游微藻5门93种,其中蓝藻26种,绿藻33种,硅藻32种,甲藻1种,隐藻1种。优势种有简单舟形藻(Navicula simples)、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绿色颤藻(Oscillatoria chlorina)、栖藓柱胞藻(Cylindrospermum musiccola)、显微蹄形藻(K.microscopica nygaard)、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坚实微囊藻(Microcystis firma)、易略颤藻(Oscillatoria neglecta)、威利颤藻(Oscillatoria willei)等。养殖早期阶段,浮游微藻的个体数量介于3.5×104~35.7×105ind/L,生物量为0.02×102~1.83×102μg/L,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57~2.12;养殖中后期阶段,浮游微藻的个体数量介于1.73×108~2.34×109ind/L,生物量为5.23×103~57.01×103μg/L,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64~2.26。养殖过程池塘水温、TN、TP水平逐渐升高,透明度、DO逐渐下降。微藻数量、生物量多与透明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TN、TP、水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1、2号池微藻与TN、TP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养殖中后期两池微藻密度都大于109ind/L,均爆发微囊藻水华;3、4号池微藻多样性水平较高,对维护养殖水环境稳定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水产养殖学 斑节对虾 滩涂养殖池塘 浮游微藻 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乳品包装材料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乳品消费量的增加,乳品包装在保持乳品质量、安全和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乳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是控制乳品安全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乳品的安全和品质。本文综述了乳品包装材料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乳品 包装材料 安全性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Ⅱ型诺如病毒VP2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研究

微生物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诺如病毒(GenegroupⅡ)VP2蛋白,分析其亚细胞定位,为深入研究VP2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可扩增完整ORF3基因片段的引物P1和P2,在下游引物中引入6×His标签的编码序列,从质粒pMD-ORF3中克隆了含有6×His编码序列的ORF3基因,与pFastBac1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FB-ORF3,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基因组Bac-ORF3,脂质体介导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表达VP2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Ac-VP2,感染sf9细胞后,收集病变细胞,采用抗6×His标签的单克隆抗体作为一抗进行Western blot与间接免疫荧光实验鉴定。【结果】Western blot实验证实Ac-VP2感染的sf9细胞在约29 kD处出现特异性条带;间接免疫荧光实验证实Ac-VP2感染的sf9细胞出现特异性绿色荧光,并且VP2主要定位于sf9的细胞核与细胞膜。【结论】诺如病毒VP2蛋白在Ac-VP2感染的sf9细胞中获得成功表达,并且主要定位于sf9细胞的细胞核与细胞膜。

关键词: 诺如病毒 VP2蛋白 昆虫细胞 表达 亚细胞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单胞菌二联灭活疫苗生产工艺的初步建立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 CSCD

摘要:目的初步建立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二联灭活疫苗的生产工艺。方法用50 L发酵罐培养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确定发酵培养时间、甲醛灭活浓度及与佐剂乳化比例,对制备的疫苗进行质量检测,并分析佐剂与无佐剂二联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 50 L发酵罐培养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菌株10~12 h时,A650值达峰值;0.3%的甲醛于37℃灭活24 h,可完全灭活菌液;以灭活菌液与佐剂1∶1.5比例混合较合适;制备的佐剂二联灭活疫苗各项质量指标均合格,免疫保护效果优于无佐剂二联灭活疫苗。结论已初步建立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二联灭活疫苗的生产工艺。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温和气单胞菌 灭活疫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滑舌鳎生长激素及其受体基因的原核表达

中国水产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已克隆的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生长激素(GH)基因和生长激素受体Ⅰ(GHR-Ⅰ)基因的cDNA序列信息设计引物,用于扩增半滑舌鳎GH、GHR-Ⅰ基因序列。随后,分别利用表达载体pET-32a和pGEX-6P-1成功构建了包含半滑舌鳎GH、GHR-Ⅰ基因ORF全序列及不同ORF片段的6个重组质粒,并将获得的重组质粒在表达宿主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重组GH的pET-32a-CSGH质粒在40 kD处有特异性的蛋白条带,重组GHR-Ⅰ胞内区的pGEX-6P-1-CSGHR1-2质粒在70 kD处发现诱导的蛋白条带,其表达量分别占细胞蛋白总量的37.6%和20.2%;而构建的pGEX-6P-1-CSGH重组质粒和含有GHR-Ⅰ基因跨膜区的重组质粒(pET-32a-CSGHR1-1、pET-32a-CSGHR1-2和pGEX-6P-1-CSGHR1-1)均未获得表达产物。由此可见,半滑舌鳎GHR-Ⅰ基因的跨膜区可能影响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研究结果为实现半滑舌鳎GH、GHR-Ⅰ制剂的开发及应用于养殖生产实践奠定基础。

关键词: 半滑舌鳎 生长激素基因 生长激素受体Ⅰ基因 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