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蚕豆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西南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正交设计L16(45)对蚕豆RAPD-PCR反应的5因素(Taq酶、Mg2+、dNTP、模板DNA、引物)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蚕豆最佳的RAPD-PCR的反应体系(20μl)为:10×缓冲液2.0μl,1.0 UTaqDNA聚合酶、1.5 mmol/L Mg2+、0.4mmol/L dNTPs、3 mmol/L引物、200 ng模板DNA。


马铃薯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种子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L16(45)正交设计对影响马铃薯SSR-PCR的主要参数进行优化,建立适于马铃薯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结果表明:各因素不同水平浓度对PCR反应结果均有显著影响。马铃薯SSR-PCR优化反应体系为:10×PCR Buffer 1.0μl、模板DNA约30 ng、dNTP 200 mol/L、SSR引物66 ng、Taq DNA聚合酶0.25 U、Mg2+2.25 mmol/L,加ddH2O至终体积10.0μl。PCR扩增程序如下: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53℃复性1 min,72℃延伸1.5 min,共35个循环;72℃延伸10 min,然后4℃保存。


环青海湖固沙治理区与流动沙丘土壤特征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了青海湖沙区的防沙区、流动沙丘及天然草地,对土壤的全N、全P、全K、pH值、有机质及土壤机械组成的分布特征开展研究,初步取得以下结果:治理区与流动沙丘的养分含量均较低。湖东、沙岛、鸟岛区的有机质含量属于强变异,沙岛的含磷量存在强度变异,其它指标均属于中等变异。生态监测站的天然草地有机质、含氮量及含磷量均高于克土、湖东、沙岛与鸟岛。青海湖沙区土壤呈碱性,各防沙区的沙土pH值均高于草地。鸟岛与克土的流动沙丘(0~30 cm)分别是细沙、中沙含量最高,克土的草方格内(0~30 cm)的粒度分布为中沙含量>细沙>粗沙。湖东种羊场的草方格与沙岛治理区(0~30 cm)的均表现为细沙>中沙>粗沙。生态监测站的围封天然草地(0~25 cm)粒径<0.05 mm的土壤颗粒占绝大部分。


中国沙棘染色体核型及进化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对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ssp.sinensis Rousi)的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沙棘染色体数目为2n=24,基数为12,未发现具有非整倍体和多倍体的个体;其核型公式为2n=24=14M+10m,染色体中未发现随体,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4L+6M2+10Ml+4S,核型属于"1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54%。同时,根据Stebbins的核型进化理论和分支系统学的编序、赋值方法,对核型的4个重要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沙棘染色体的进化指数为3,进化程度较低,属于较原始种;这些研究结果为中国沙棘资源的开发、良种的选育和分类提供了细胞学理论依据。


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GGR7号对宁杞1号嫩枝扦插成苗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优化宁杞1号嫩枝扦插技术,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可行性支持。[方法]以清水为对照,研究50、100、150、200 mg/L GGR7号对宁杞1号插条成活率、平均根数、平均根长、平均根粗、平均新枝数、平均新枝长、根构型及生根部位的影响。[结果]GGR7号可提高宁杞1号枝条的生根速度、成活率、新枝长度,降低根粗。GGR7号可抑制宁杞1号插条多生根,而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逐渐解除。高浓度(≥150 mg/L)GGR7号可促进宁杞1号愈伤组织生根。GGR7号对宁杞1号新梢数和生根数的影响不明显。[结论]GGR7号处理宁杞1号的最适浓度为150 mg/L。


马铃薯淀粉耐盐性树脂的合成工艺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不通氮气条件下,以马铃薯淀粉、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甘油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进行接枝共聚制备耐盐性树脂,优化了马铃薯淀粉耐盐性树脂合成工艺。结果表明,当马铃薯淀粉与单体(g/mL)比例为1∶7,丙烯酸与丙烯酰胺摩尔比为0.5∶1,丙烯酸中和度为70%,反应温度60℃,引发剂、交联剂用量分别为单体的0.25%,0.6%(相对于单体的wt%)时,交联时间为1.5h。此条件下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吸0.9%NaCl倍率达到76g/g,吸蒸馏水倍率达到786g/g。


12个蚕豆品种RAPD指纹图谱的构建
《江苏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12个蚕豆品种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构建蚕豆不同品种的指纹图谱,利用RAPD标记技术。研究结果:42个不同的随机引物中有14个扩增出多态性DNA片段,其中1个引物(S31-CAATCGCCGT)可使每一品种具有其自身的特征谱带。研究结果表明,RAPD技术可从DNA水平上鉴别蚕豆品种的分子差异,用以鉴定品种纯度是可行的。


雪莲果的护色及其糖制工艺优化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优化雪莲果的护色硬化及糖制工艺。[方法]以贮藏6个月的雪莲果为原料,采用无硫护色硬化技术,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雪莲果的护色硬化液配方及糖制工艺。[结果]雪莲果的护色硬化液最优配方为:氯化钠0.8%、柠檬酸1.0%、氯化钙1.0%、亚硫酸钠0.1%,烫漂4 min后的雪莲果果坯经此配方的护色硬化液处理后,色泽好,质地脆。雪莲果的糖制工艺条件为:经上述护色硬化处理后的雪莲果在蔗糖浓度为30%,柠檬酸用量为1.0%,羧甲基纤维素钠0.8%,浸糖温度为50℃,浸糖2 h。按此工艺制作的雪莲果脯色泽金黄,透明度好,表面光滑,脯体饱满,软硬适度,酸甜可口,具有雪莲果的清香味。其中蔗糖浓度、浸糖温度及浸糖时间是雪莲果脯糖制过程中的关键控制因子。[结论]该研究为雪莲果深加工过程中的护色硬化处理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无芒春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无芒且品质优良的春小麦新品种是在青海省获得大面积推广的重要保障。为充分利用无芒小麦种质资源,利用SDS-PAGE技术对100个无芒春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0个无芒品种在Glu-1位点上共有15个等位变异,其中Glu-A1位点3种、Glu-B1位点8种、Glu-D1位点4种;1、7+9、2+12亚基在各自基因位点表达的频率最高,分别为48.0%、37.0%和49.0%,优质亚基1、5+10出现频率均为48.0%,显著高于其他地区有芒和无芒混合在一起的分析结果。在15个等位变异中,发现2个新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等位变异的亚基1Bx6w和1Dy10w。亚基组合类型共有25种,无明显占优势的组合,Null/7+8/2+12、1/7+9/5+10和1/7+8/2+12的频率最高,分别为18.0%、17.0%和10.0%,其他22种组合类型的频率均在10.0%以下;筛选出10个在3个位点均为优质亚基的品种,优质亚基组合为1/7+8/5+10、1/14+15/5+10、1/17+18/5+10、2*/7+8/5+10和2*/13+16/5+10。
关键词: 无芒春小麦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SDS-PAGE 遗传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