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531条记录
早熟蚕豆品种青海13号的选育及应用前景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蚕豆是青海省重要的商品作物,青海13号蚕豆是2009年首次杂交育成的第1个早熟高蛋白蚕豆品种,株高(101.70±10.31)cm,单株粒数(36.79±11.53)粒,单株产量(33.56±10.05)g,百粒重(81.21±5.87)g,蛋白质含量31.19%,籽粒白色,种脐白色。适宜在高寒农业区或农牧交错区种植,平均产量4 500.00 kg/hm2左右,对于优化品种结构,推动蚕豆品种的区域布局,保障蚕豆的有效供给,促进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蚕豆 早熟 高蛋白 青海13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省油用亚麻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北方园艺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论述了我国及青海省胡麻生产及胡麻育种的发展现状,指出了胡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育种手段落后、种植面积小、缺乏高产栽培技术、机械化程度低及病虫害研究投入少等问题,提出了应正确认清形势、积极引进胡麻资源、加强规范化种植管理等建议。

关键词: 胡麻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嗜盐菌相溶物质合成与转运调节机制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嗜盐菌是极端环境微生物的重要类群之一,作为新型微生物资源,为微生物生理、遗传分类及生命科学和相关学科许多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课题。文章综述了嗜盐菌的嗜盐渗透压分子调节机理中,相溶物质胞外吸收转运与胞内生物合成途径涉及的结构基因、主要酶类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后续研究进行讨论与展望。

关键词: 嗜盐菌 相溶溶质 转运吸收系统 渗透压调节 耐盐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波对2种蔬菜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

种子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超声波处理番茄和辣椒种子,测定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以及种子的平均根长,研究其对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30 min时,番茄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31%和51%,比对照分别高出14%和15%;种子的平均根长为12.3 cm,比对照长1.9 cm;种子的简化活力指数为627.3,比对照高253.9。超声处理20 min时,辣椒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45%和88%,比对照分别高出18%和10%;种子的平均根长为5.9 cm,比对照长0.5 cm;种子的简化活力指数为519.2,比对照高98.0。二种蔬菜种子经超声波处理后,均能促进种子萌发,番茄种子活力提高显著。

关键词: 超声波 番茄 辣椒 种子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蚕豆种质资源AFLP多样性分析和核心资源构建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青海蚕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地方品种资源、国外种质和选育品种的有效等位变异分别为(1.065 5±0.126 3)、(1.063 4±0.143 0)、(1.065 9±0.165 1);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0.095 4±0.144 9)、(0.084 3±0.151 8)、(0.074 2±0.167 9);地方品种资源有效等位变异比例最小,为73.73%,而多态性比例最高,为44.51%;选育品种的有效等位变异比例最大,为90.39%,多态性比例最低,为17.92%;地方品种间的遗传距离较大,国外种质间的遗传距离较小;青海蚕豆种质资源可分为7个组群.初步构建了40份核心种质资源,基本包含了全部种质80%以上的遗传信息,群体总基因多样性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明显提高,可作为杂交育种的优异亲本材料.

关键词: 蚕豆 种质资源 核心资源 AFL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青海产不同农作物秸秆栽培金针菇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料配方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丝生长、子实体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利用青海产不同农作物秸秆设计8种培养料配方进行金针菇栽培试验。[结果]与CK比较,以小麦秸秆为主料的培养料发菌最快,以油菜秸秆为主料的培养料获得的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高。[结论]采用油菜、小麦等农作物秸秆生产金针菇具有可行性。这不仅可以扩大食用菌栽培原料的范围,而且可以解决农作物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变废为宝,降低食用菌生产栽培料成本,增加种植户的收益。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金针菇栽培 菌丝生长 产量及效益 生物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温室辣椒疫病生防菌应用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2种温室辣椒疫病生防菌和有机肥在青海省温室辣椒上的组合施用技术。[方法]采用L4(23)正交试验设计,在青海省乐都县温室辣椒基地研究2种辣椒疫病生防菌和有机肥组合使用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辣椒疫病相对防效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生防放线菌A5>生防细菌B2>有机肥,对辣椒产量影响大小的顺序为有机肥>生防放线菌A5>生防细菌B2。[结论]综合辣椒疫病的防效和产量效益,确定出可在当地辣椒生产中推广的生防菌应用技术方法为放线菌A545kg/hm2,细菌B215kg/hm2,有机肥900kg/hm2,此时辣椒疫病的田间防效可达到76.31%,产量达到35573kg/hm2,可新增产值13029元/hm2,投产比为1:7.9。

关键词: 辣椒疫病 生防菌 温室 应用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杜仲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鉴定

湖北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从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根、茎、叶中分离得到80株内生真菌,经显微形态特征观察鉴定为14个属,其中根部33株涉及10个属,茎部26株涉及9个属,叶部21株涉及6个属。结果表明,杜仲的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和种群存有差异。

关键词: 内生真菌 分离 鉴定 杜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标记在青稞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种子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子标记反映了DNA分子的多态性,可以作为研究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关系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常用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方法、特点及其在青稞上的应用现状,同时展望了分子标记技术在青稞上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青稞 分子标记 SSR RAPD SRA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湖流域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特征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青海湖流域1961~2007年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对青海湖流域1961~2007年20 cm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近47年来,青海湖流域的蒸发皿蒸发量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倾向率为-47.75 mm/10a。各季节的蒸发量除秋季没有变化外,其他各季以7.33~19.57 mm/10a的速率减小,其中春季减幅最大,冬季减幅最小;就变化趋势的空间特征而言,青海湖流域各站的年蒸发皿蒸发量除刚察站外,其他各站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减幅为32.36~75.63 mm/10a。蒸发皿蒸发量的减少幅度随着经度的增加而减少。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日照时数呈显著下降趋势,夏季降水量显著增加,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平均最低气温的升高速率比平均最高气温的升高速率大,导致气温日较差减小,对蒸发也会产生影响。[结论]该研究对更好地了解青海湖流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该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青海湖流域 蒸发皿蒸发量 影响因素 变化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