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124条记录
基于3S技术的绵羊牧食行为与草地环境相互作用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绵羊牧食的时空分布特征可为草畜管理及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内蒙古典型荒漠化草原区的主要牲畜细毛绵羊为研究对象,通过GPS项圈获取不同载畜率条件下绵羊的时空分布信息和遥感获取的植被数据,利用空间分析技术和选择性指数方法,研究绵羊牧食行为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草地环境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绵羊行走距离夏季大于秋季,且不同载畜率条件下行走距离呈现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的特征。地形对绵羊牧食的影响表现为,选择性指数平地>斜缓坡>斜坡,不同地形选择性指数之间的差异夏季小于秋季。在上午5:30—8:30和下午16:00—17:30时间段内,绵羊的活动区域有差异,上午集中在样地北半部活动,而下午在南半部即归牧地附近活动。植被盖度对绵羊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只有在植被盖度非常低、地表裸露的区域,绵羊才会有避食行为产生。在长期不同载畜率绵羊放牧影响下,荒漠草原植被盖度随着载畜率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因此,在放牧管理时,可以考虑因地形和季节的不同调整饮水及收牧管理,这可以改变绵羊的时空分布,减少在退化草地的牧食频率。

关键词: 荒漠草原 绵羊 牧食行为 载畜率 地形 植被覆盖度 选择性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载畜率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被覆盖的影响

中国草地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载畜率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其对植被的影响可为草畜平衡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四期Landsat卫星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对不同载畜率水平的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被覆盖进行了近13年的动态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呈现对照区>轻度放牧区>中度放牧区>重度放牧区。多年围封后,对照区植被覆盖由以中低覆盖为主转变为以高覆盖为主,高覆盖植被显著高于试验前;轻度放牧区植被由以中低覆盖为主转变为中覆盖植被为主,中覆盖植被显著高于与试验前。中度和重度放牧区植被多年仍以中低覆盖植被为主,但次要植被覆盖却由低覆盖转变为中覆盖,植被总覆盖度高于试验前,呈增长趋势。试验结论认为围封和轻放牧措施明显增加植被覆盖度,有助于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可持续发展,而中度和重度放牧显著减少植被覆盖度,但是由于冬春季休牧管理及降水量的共同作用促使中度和重牧处理区植被总盖度高于试验前。

关键词: 植被覆盖 载畜率 遥感 放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补饲不同能氮比精料对牧区冬春季羔羊生长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内蒙古牧区冬春季低质粗料供给条件下,补饲不同能氮比精料对羔羊生长性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采取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61±2)日龄健康、体重为(20.56±1.43)kg断奶的羔羊128只,公母各占1/2,分成4组,每组3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分别补饲消化能(DE)水平相近、粗蛋白质(CP)水平逐渐升高的4种颗粒精料,其能氮比(采用DE/CP)分别为90.03(Ⅰ组)、82.55(Ⅱ组)、73.25(Ⅲ组)、67.87 M J/kg(Ⅳ组)。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1)Ⅲ组平均日增重分别高于Ⅳ组7.75%(P<0.01)、Ⅰ组4.94%(P<0.05)和Ⅱ组3.41%(P>0.05),且该组料重比最优。2)Ⅰ组羔羊末体高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其中Ⅱ、Ⅲ、Ⅳ组母羔末体高分别比Ⅰ组高3.68%、4.12%、4.44%(P<0.05);不同能氮比精料对不同性别羔羊的胸围增长、胸围增长率无显著影响(P>0.05)。3)血清尿素氮含量随着精料蛋白质水平增加而升高,Ⅳ组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1);Ⅲ组羔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含量显著高于Ⅱ、Ⅳ组(P<0.05),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果提示,牧区冬春季枯草期对羔羊及时补饲精料能够取得较好的生长效果,不同能氮比精料对牧区羔羊部分血清指标产生显著影响,补饲精料最适能氮比为73.25 MJ/kg。

关键词: 牧区羔羊 补饲 能氮比 生长性能 血清指标

海岸单叶蔓荆沙埋胁迫下碳水化合物变化与其耐沙埋的关系

生态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烟台海岸沙地抗沙埋强的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var.simplicifolia)为试材,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根据单叶蔓荆匍匐茎长度进行了轻度(1/3茎长)、中度(2/3茎长)和重度半埋以及全埋处理。在沙埋20d后,测定了不同沙埋处理下匍匐茎各段上匍匐茎长度、枝条高度、不定根长度,以及可溶性糖、淀粉、纤维素含量,以探讨单叶蔓荆碳水化合物变化和转化在其耐沙埋中作用。结果显示,在轻度、中度半埋和全埋下单叶蔓荆匍匐茎长度均显著大于对照,被沙埋匍匐茎处有大量不定根生成;同时,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增高和纤维素含量下降,尤其是生长最快的匍匐茎顶部(如轻度半埋),茎中可溶性糖较低、淀粉增加最多,纤维素最低。但是被重度半埋和全埋的匍匐茎生长较少,茎中纤维素含量较多、淀粉含量较少。研究表明,沙埋是一种胁迫,它损伤叶片、扰乱碳水化合物代谢平衡。但它又是胁迫信号使植物产生适应性反应,它使未遭沙埋的匍匐茎顶端通过加速碳水化合物转化、分解纤维素、提高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为顶端生长提供能量和营养,以加速匍匐茎快速生长摆脱沙埋。同时沙埋部位枝叶通过分解其纤维素,产生更多的可溶性糖和淀粉为匍匐茎不定根生长提供能量。因此,沙埋后匍匐茎内碳水化合物的转化是其快速生长和摆脱沙埋的能量来源而在其适应沙埋生长中起重要作用。单叶蔓荆对沙埋的适应性反应表现了其具有表型可塑性特性,该特性是其沙埋后维护匍匐茎顶部快速生长、不定根形成、碳水化合物转化以及具有较高抗沙埋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 沙埋 单叶蔓荆 碳水化合物 抗沙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豆田土壤处理除草剂筛选

植物保护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生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5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对绿豆的安全性和对杂草的防效,筛选适于内蒙古中部绿豆田使用的化学除草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用量处理下,33%二甲戊灵乳油990g/hm2、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750g/hm2和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 152g/hm2处理对绿豆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效分别为92.4%、91.9%和90.3%,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48g/hm2处理对一年生阔叶杂草的防效在94%以上。田间安全性调查及测产结果显示,上述4种除草剂常量处理和倍量处理的绿豆出苗数、根系鲜重、茎叶鲜重、株高等指标及产量性状指标均与空白对照差异不显著。室内结果表明,这4种除草剂的施药量增加到常用量的3倍后,对绿豆生长仍比较安全。从除草剂药效和作物安全性考虑,33%二甲戊灵乳油、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和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可推荐用于内蒙古中部绿豆田。

关键词: 绿豆 除草剂 安全性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松针中16种有机氯农药残留方法的中心组合设计优化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松针中16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并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气相色谱分离中用DB-5MS石英毛细管柱为固定相,在质谱分析中采用总离子扫描监测模式。16种有机氯农药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在0.3~2.8μg·L-1之间。方法用于松针样品分析,加标回收率在80.9%~99.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在2.9%~8.4%之间。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加速溶剂萃取 有机氯农药 松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双羔绵羊卵巢组织差异表达microRNAs筛选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全面了解绵羊卵巢组织mi RNAs表达情况,分析产单羔和产双羔绵羊卵巢mi RNAs表达差异,从而为探讨mi RNAs在繁殖力调控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多物种mi RNA芯片对绵羊卵巢组织mi RNA进行表达分析。首先选择经产单羔羊和双羔羊,发情后采集双侧卵巢提取总RNA,分离小片段RNA与mi RNA芯片杂交,然后进行数据分析获得绵羊卵巢组织mi RNAs表达谱;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以q-value≤5%,且Fold Change≥2或≤0.5的标准筛选单羔羊和双羔羊卵巢差异表达mi RNAs,并利用q-PCR技术验证芯片结果;分别采用micro T和mi RDB两种方法预测差异表达mi RNAs的靶基因,然后合并两种方法结果数据取二者的交集,用在线软件对靶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结果】在检测的来自所有物种的mi RNAs中,有5 448个mi RNAs在单羔和双羔羊卵巢组织中共同表达,22个在单羔羊卵巢中特异性表达,15个在双羔羊卵巢中特异性表达;对绵羊中已报道的103个mi RNAs,比较其在两组母羊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共获得11个差异表达mi RNAs,其中4个上调表达,7个下调表达;随机选择一个上调和一个下调表达的mi RNAs进行q-PCR验证,定量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说明芯片结果准确、可信;预测获得7个mi RNAs的靶基因,分别是:oar-mi R-370-5p、oar-mi R-376b-5p、oar-mi R-381-5p、oar-mi R-412-5p、oar-mi R-541-3p、oar-mi R-544-5p和oar-mi R-1185-5p,每个mi RNA获得的靶基因个数分别为:115、71、1、5、8、135和23个。GO注释结果显示,mi R-376b-5p和mi R-1185-5p的靶基因主要参与形成细胞内组分和细胞器,在分子功能分类中,绝大部分基因为连接分子类和催化活性分子类,在生物学过程分类中,主要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过程和代谢过程;同时mi R-376b-5p的靶基因IGF-1、DAZL、MTOR、MET、NEDD4和mi R-376b-5p的靶基因AHR参与生殖过程的调控。【结论】成功构建了绵羊卵巢mi RNAs表达谱,获得产单羔母羊和产双羔母羊卵巢组织差异表达mi RNAs,这些mi RNAs可能与绵羊卵泡发育和产羔数多少有关。

关键词: 绵羊 卵巢 mi RNAs 芯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氧化应激对围产期奶牛乳房炎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动物营养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常见的奶牛代谢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已证实,氧化应激成为困扰围产期奶牛生产中的一大问题,在诱发奶牛乳腺细胞破坏或功能障碍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主要是由于动物机体抗氧化功能降低导致自由基产生和清除失衡所致,且持续的氧化应激可通过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来攻击细胞,干扰其正常代谢、增殖和分化,并可能进一步诱发机体自身免疫反应,形成瀑布式效应,造成乳腺细胞产生不可逆性损伤。且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是细胞对抗外源性刺激和氧化损伤的主要机制。本文主要综述了氧化应激、氧化应激与围产期奶牛乳房炎、机体氧化应激的自我调控机制,对于确保奶牛在围产期内能够维持机体健康、发挥正常的泌乳功能和提高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氧化应激 围产期奶牛 乳房炎 Nrf2-ARE信号通路 调控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TPA和Vis/NIR的番茄货架期的品质检测

现代食品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番茄货架期的质地变化特点,采用质地多面分析方法(TPA)对番茄货架期的质构参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TPA测试方法测得的典型的质构特性曲线,由该曲线计算出番茄的硬度,粘附性,内聚性,弹性,胶粘性,咀嚼性等质构参数,通过对各质构参数间的相关分析得出了相关矩阵表。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番茄各质构参数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番茄的硬度和内聚性相关关系显著(P<0.01),番茄的咀嚼性和其它的质构特性都存在相关关系(P<0.05)。根据番茄货架期的质构参数变化规律,将番茄货架期分为货架前期(1~3 d),货架中期(4~6 d)和货架后期(7~9 d)。应用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对不同货架期的番茄进行了检测分析,基于PC1和PC2的番茄货架期分类率为97%,为今后进一步分析建立水果和蔬菜货架期品质预测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番茄 质构分析 可见/近红外光谱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生物制剂对设施蔬菜根结线虫防治技术研究

植物保护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蔬菜根结线虫已成为内蒙古赤峰市设施蔬菜园区的主要病害,对黄瓜和番茄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为了筛选高效、安全的生物杀菌剂,2011-2012年在赤峰市松山区设施蔬菜园区进行了5种不同生物杀菌剂对设施黄瓜和番茄根结线虫防治的田间试验,在黄瓜和番茄定植时用100亿cfu/g厚孢轮枝菌粉剂0.2kg/667m2撒施,2%阿维菌素+多聚糖乳油3 000倍稀释液灌根处理,0.2亿cfu/g淡紫拟青霉颗粒剂5kg/667m2撒施,10亿cfu/mL蜡质芽胞杆菌水剂6L/667m2灌根,1.8%阿维菌素乳油500倍稀释液灌根,设4次重复,并设空白对照。定植20d后再用同样的浓度和方法处理一次,结果表明:5种生物杀菌剂对黄瓜和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为20%~60%,10亿cfu/mL蜡质芽胞杆菌水剂效果最好,达到56.3%,同时可以提高黄瓜和番茄的商品性,适于在设施蔬菜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生物制剂 设施蔬菜 根结线虫 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