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华南双季杂交稻氮素养分消耗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找出华南双季早稻和晚稻的氮素养分消耗量(即生产1 kg稻谷植株所吸收的氮素的克数,CN),评价施氮量、施氮时期以及光照和温度等气象因子对CN的影响,20012~005年以杂交稻为材料进行5年7季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施氮量和施氮时期对杂交稻CN有显著影响,CN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施用穗粒肥使CN显著提高,而施用基肥和分蘖肥对CN的影响不显著;2)稻谷产量与CN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最适CN的产量最高,最适CN与结实期日照时数成正比,结实期光照条件不良,是早稻最适CN低于晚稻的主要原因;3)综合本研究及以往研究结果,初步确定在常年气候条件下华南双季杂交稻CN参数值为早季19,晚季21,可根据目标产量或结实期日照时数对CN参数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 氮素养分消耗量 施氮量 施氮时期 日照时数 杂交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解磷细菌对难溶性磷的有效化作用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施用等养分(含w=20%磷矿粉)的生物有机肥和加入解磷细菌的生物有机肥进行盆栽试验,研究生物有机肥中解磷细菌对难溶性磷肥(磷矿粉)的有效化作用.试验结果显示,在肥力较低的惠州菜园土上,施用含解磷细菌的生物有机肥能促进菜心的生长,与施用等养分含量的磷矿粉及不含解磷细菌的生物有机肥比较,提高其地上部生物量7.0和4.2倍,单季菜心对氮的吸收利用效率提高了32.5%和28.8%,对磷的吸收利用效率提高了8.6%和7.9%,对钾的吸收利用效率提高了54.4%和48.8%.施用含解磷细菌的生物有机肥还可以提高蔬菜植后速效磷的含量,比磷矿粉处理及不含磷细菌生物有机肥处理分别提高19.5及11.4 mg/k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TaqMan探针的猪圆环病毒1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国兽医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CR方法克隆了猪圆环病毒1型(PCV1)ORF2基因,构建了重组质粒pMD-ORF2并将其作为标准阳性模板。通过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以定量的10倍系列稀释的质粒pMD-ORF2为标准品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建立了检测PCV1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0×101拷贝/μL;对起始浓度为1.0×107、1.0×106、1.0×105拷贝/μL标准品的最终实际测得值分别为1.001×107、0.869×106和0.988×105拷贝/μL,变异系数分别为4.758%、1.865%和3.836%。表明,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1型 实时荧光定量PCR TaqMan探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动植物脂肪源替代鱼油对鱼类影响的研究
《饲料工业 》 2007
摘要:由于鱼油的有限供给和过量消耗,以及其中可能积蓄的二英和多氯联苯,水产养殖业迫切需要采用其它脂肪源替代饲料中的鱼油。最近几年,为降低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衰退病、裂皮病和碎叶病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隔离网室内通过嫁接分别感染CTV、CEVd和CTLV的柑橘树皮为实验材料,建立了以oligo(dT)为反转录引物的RT-PCR检测体系,成功检测到在病毒RNA 3′末端带有ploy_(A)加尾的CTV和CTLV。实验过程中,发现不具有ploy_(A)加尾的环状类病毒CEVd,同样可以用oligo(dT)反转录的RT-PCR检测出来,通过测序分析,其同源性在96%以上,并发现在CEVd序列中有一个富含A的区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同时检测CTV、CEVd和CTLV的多重RT-PCR检测体系,该方法能为这3种病害的检测简化步骤、节省时间、降低成本。
关键词: 柑橘衰退病毒(CTV) 柑橘裂皮病类病毒(CEVd) 柑橘碎叶病毒(CTLV) 多重RT-PCR oligo(dT)1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桔小实蝇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昆虫天敌 》 2007 CSCD
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桔小实蝇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概括了国内外对桔小实蝇起主要控制作用的主要天敌种类,论述了桔小实蝇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的利用;病原微生物中真菌、线虫、共生菌等的利用;对桔小实蝇具有引诱作用的水解蛋白、化学物质和植物次生物利用;桔小实蝇不育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并讨论了今后持续控制桔小实蝇中生物防治方面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桔小实蝇持续控制提供生物防治方面的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瓜叶绿素提取工艺研究
《食品科技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以叶绿素提取量为指标,采用提取溶剂、浸提时间、液料比、温度的单因素试验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优化了苦瓜叶绿素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叶绿素提取的主次因素为浸提时间>液料比>温度,并且浸提时间、液料比、温度的影响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叶绿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丙酮、无水乙醇及水比例为4.5∶4.5∶1的混合溶液作提取溶剂,浸提时间为3h,液料比为10∶1,温度为6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叶绿素提取量可达0.0317mg/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姜黄素——一种前景广阔的免疫增强剂
《中国家禽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运用现代免疫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中草药增强畜禽等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姜黄素(curcumin)是一种黄色色素,从姜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