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美国山核桃叶片浸提液对农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美国山核桃叶片浸提液浸泡狼尾草、大葱、萝卜、大豆4种农作物种子,分析美国山核桃叶片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浓度增加,美国山核桃叶片浸提液对狼尾草、大葱、萝卜的种子萌发抑制作用增强,抑制作用大小为大葱>萝卜>狼尾草;大豆种子的萌发率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清水中萌发率仅为10.0%,但在浸提原液中萌发率提高到52.5%。由结果可知,美国山核桃叶片浸提液对大豆种子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对狼尾草、大葱、萝卜种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适宜与美国山核桃大田套种的物种为大豆。

关键词: 美国山核桃 浸提液 套种 种子萌发 化感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ho型GTPase激活蛋白MoBem2在稻瘟病菌分生孢子形态建成中的功能

江苏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Rho型GTPase激活蛋白编码基因MoBEM2(MGG_09303)在稻瘟病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利用基因敲除方法进行了缺失突变。结果显示该基因缺失突变体产孢量显著下降40%左右,利用荧光增白剂(CFW)染色发现孢子形状变得畸形,形成单个隔膜孢子,约为40%左右,而野生型超过90%均为正常孢子;另外,该基因的缺失导致突变体在培养8 h时附着胞形成率显著下降,随着时间的延长,突变体附着胞形成率逐渐上升到野生型程度。可见,Mo Bem2蛋白调控稻瘟病菌分生孢子的形态建成,延缓分生孢子萌发过程中附着胞的形成,但对稻瘟病菌的致病性没有影响。

关键词: 稻瘟病菌 MoBem2 分生孢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根际土壤中禾谷多黏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江苏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转基因小麦N12-1对其根际土壤中禾谷多黏菌(Polymyxa graminis)数量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多黏菌数量的体系,并将该体系用于转基因小麦N12-1及其受体扬麦158不同生长期根际土壤中禾谷多黏菌数量的检测。结果显示,标准曲线的扩增效率为95%,相关系数为0.999,熔解曲线呈现单一峰,符合荧光定量扩增的各项指标;在各个生长期,转基因小麦N12-1与其受体扬麦158根际土壤中的禾谷多黏菌数量没有显著差异。由此推测,转基因小麦N12-1的种植对其根际土壤中禾谷多黏菌的数量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禾谷多黏菌 实时荧光定量PCR 转基因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发酵床垫料有机质降解特性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发酵床垫料的选择是发酵床养殖推广的重要环节,垫料原料的选择、管理等直接关系到垫料的有效利用,为此连续采集南京六合发酵床养殖基地4个月的垫料样品,对其中有机质、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C/N等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C/N受垫料组成成分的影响,以稻壳和木屑为原料的垫料中分别添加酒糟(垫料Ⅱ)、菌糠(垫料Ⅲ),其C/N下降要快于以稻壳和木屑为原料的垫料(垫料Ⅰ)。经117 d的使用,垫料Ⅰ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降幅分别为36.12%、25.12%、18.35%,均小于垫料Ⅱ的48.37%、48.16%、31.66%和垫料Ⅲ的49.42%、56.6%、32.69%;垫料Ⅰ、垫料Ⅱ、垫料Ⅲ的纤维素占对应有机质的百分比分别下降1.77%、3.11%、2.19%;垫料Ⅰ的半纤维素占有机质的百分比上升0.66%,而垫料Ⅱ和垫料Ⅲ的半纤维素分别下降2.57%和3.38%;木质素占有机质的百分比分别上升5.36%、5.26%和3.88%。

关键词: 猪发酵床 垫料 有机质 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钙镁缺乏对不同甘薯品种的生长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钙、镁元素缺乏对不同甘薯品种的生长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采用砂培的方法,以苏16和苏11为材料,在钙、镁缺乏条件下,对其外观症状、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地上与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其根部和叶部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钙、镁缺乏时苏16和苏11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显著下降,苏11的下降幅度比苏16大,缺钙条件下,苏16的显著症状为烂根,并且只有根部和叶部的钙含量显著下降(P<0.05),苏11的典型症状为老叶坏死的斑块沿着靠近叶柄的叶边缘不规则向外扩散,逐渐衰老枯落,并且根部钙含量显著降低伴随铁的显著降低(P<0.05),可能伴有缺铁并发症,缺镁条件下,苏16和苏11的典型症状相同,叶片均失绿,老叶逐渐枯萎脱落,并且根部和叶部的镁含量显著降低伴随着硫含量的显著降低(P<0.05),可能伴有缺硫并发症。

关键词: 甘薯品种 缺素症状 叶绿素 净光合速率 矿质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秸秆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麦类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棉花秸秆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化感效应,按每克秸秆粉碎物10mL水的比例浸提制备母液(浓度记为10%),以小麦品种扬麦13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棉花秸秆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低于7.0%的棉花秸秆浸提液延迟了小麦种子发芽时间,但不影响发芽率;浓度高于7.0%的浸提液不仅延迟了发芽时间,而且降低了发芽率。浸提液对小麦幼苗地上部和根系生长的影响差异较大。浓度低于1.0%的浸提液对根系生长影响较小,高于此浓度水平则抑制根系伸长和根表面积增大,增加根系膜脂过氧化程度,降低根系活力,抑制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及其向地上部的运输能力;4.0%的浸提液促进了小麦幼苗地上部对氮、磷、钾和水分的吸收,当浸提液浓度继续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直至表现为抑制作用。浸提液中总酚酸含量较高,10.0%的浸提液中总酚酸含量达到124.0mg·L-1,且总酚酸含量与种子萌发相关指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整株鲜重、根冠比、根系含水量、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系活力均呈显著负相关,与根系氮、磷、钾含量、根平均直径和丙二醛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由此推测,棉花秸秆的化感效应可能与浸提液中总酚酸含量有关,影响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对水分及养分的吸收与运输是其化感效应的主要表现。

关键词: 棉花秸秆 浸提液 小麦 化感效应 酚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创新生物防治理念 推动温室蔬菜可持续发展——记苏科农化生物杀菌剂B1619田间应用技术培训会

农药市场信息 2015

摘要:近年来,设施蔬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农业稳定发展的新亮点,然而设施大棚的密闭性和单一作物连作引起的土传病害频繁暴发,严重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为例,以往采用番茄和黄瓜等轮作种植,给当地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几年,70%以上的设施蔬菜田块发生土传病害,主要以枯萎病、青枯病为主。当地农户反映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效果不佳,且容易造成的环境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子吸水速率对玉米种子活力测定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农大108、先玉335、郑单958和中农大4号为材料,采用划伤种皮及改变发芽时种胚的摆放位置两种处理,测定吸水速率和活力,研究吸水速率对种子活力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吸水速率和活力水平不同,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对于同一品种,划伤种皮及种胚朝下处理,吸水速率加快,可显著提高种子的活力指数、幼苗长度等检测值。中农大4号划伤种皮后活力指数提高0.229,苗长增加0.7 cm;郑单958种胚朝下处理,活力指数提高3.563,苗长增加2.95 cm。在进行种子活力检测时,应充分考虑到种皮透性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玉米种子采用纸上发芽时,应统一使种子的胚接触发芽纸,检测到的种子活力才更加准确可靠。

关键词: 玉米 种子 吸水速率 种子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与其产脂肽类抗生素的相关性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55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p.)菌株对3个植物病原真菌(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抑菌活性及与其产生的脂肽类抗生素种类的定性定量关系。【方法】采用平板对峙培养分别测定55株芽孢杆菌活体菌及其脂肽类抗生素粗提物对3个真菌的抑菌活性;根据脂肽类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序列srf A、itu A和fen A对55株芽孢杆菌进行PCR扩增;采用质谱及液相色谱分析55株芽孢杆菌脂肽类抗生素的种类、数量。【结果】55株芽孢杆菌菌株及其脂肽类抗生素粗提物对3个病原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16.5%菌株脂肽类粗提物的抑菌活性比活体菌的强,55.8%菌株粗提物的抑菌活性比活体菌的弱,27.7%菌株粗提物的抑菌活性基本没有变化。55株芽孢杆菌基因组PCR扩增结果表明,89.1%菌株含有srf A,87.3%菌株含有itu A,只有56.4%菌株中含有fen A。55株芽孢杆菌粗提物质谱检测结果表明,53株菌株检测到surfactins,48株检测到iturins,只有菌株Bs916(Bacillus subtilis 916)检测到fengycins,粗提物中没有检测到3种抗生素的菌株其抑菌活性较弱或者没有。同时发现,在检测到iturins的48株菌株中,48株均检测到bacillomycin D,2株检测到bacillomycin L,12株检测到bacillomycin F、iturin A或mycosubtilin。对55株芽孢杆菌粗提物的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53株菌株检测到surfactins;51株检测到iturins;只有菌株Bs-916检测到fengycins;有2株菌株未检测到上述3种抗生素。根据iturins的色谱峰出峰时间及峰型分为4大类,命名为1、2、3和4型,4种类型的iturins对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强度顺序为1型>2型>3型>4型。在3株菌株JCC-1、JCC-9和JCC-18中检测到2个未知的脂肽类化合物(命名为Unknowns:Unknown1、2)的质谱峰。【结论】芽孢杆菌脂肽类抗生素是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成分,并具有多样性;iturins结构的变化及其分泌量与抑制植物病原真菌活性有一定的相关性。芽孢杆菌还产生一些未知的脂肽类化合物。

关键词: 芽孢杆菌 抗真菌活性 脂肽类抗生素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项目管理专家咨询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江苏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施农业项目管理专家咨询是农业项目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和创新。本研究通过对江苏省农业项目管理专家咨询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构建江苏省农业项目管理专家咨询机制的目标定位、基本原则、组织构架以及分类管理运行机制等设想,并探讨了相关制度体系、专家库建设、决策信息公开以及监督程序等保障措施。

关键词: 农业项目 专家咨询 全程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