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30条记录
不同品种芥菜发酵酸菜的品质分析

中国调味品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不同品种芥菜对发酵酸菜品质的影响,收集了贵州省内11种芥菜作为酸菜原料自然发酵,分析酸菜理化指标的变化,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在发酵的第8天,11种芥菜发酵的酸菜中总酸含量均超过0.35 g/100 g,其中有6种芥菜的总酸含量达到了0.4 g/100 g, Vc含量最高的为"四月青",酸菜中还原糖含量较高的品种为"镇远青菜","昆明宽叶青"和"四月青"发酵的酸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较低,分别为10.95 mg/kg和10.96 mg/kg,"四月青"发酵的酸菜获得了最高的感官评分。

关键词: 芥菜 品种 发酵 品质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叶片花青素及叶绿素含量的QTL定位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花青素和叶绿素是植物体显色和光合作用的两类重要色素,为定位甘蓝型油菜叶片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的QTL,进而发掘和筛选调控该性状的候选基因,为甘蓝型油菜叶片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的遗传改良提供支撑。【方法】利用甘蓝型紫叶油菜10-Zi006和绿叶油菜10-4438为亲本构建BC1分离群体,基于该群体构建的连锁遗传图谱,利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2.5软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 CIM)法进行QTL定位。【结果】甘蓝型油菜叶片花青素含量在BC1群体呈连续偏态分布、叶绿素含量呈连续正态分布;在6个连锁群上检测到14个叶片花青素含量的QTL,分别定位在chrA03、chrA05、chrC02、chrC03、chrC04、chrC07、chrAnnrandom、chrAnnrandom、chrC04random染色体的相关区域,贡献率为9.17%~19.13%;在7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8个叶片叶绿素含量的QTL,分别定位在甘蓝型油菜chrA03、chrA06、chrA07、chrA08、chrC01、chrC03、chrC06、chrC07、chrAnnrandom、chrCnnrandom、chrC03random染色体相关区域,贡献率为4.45%~13.07%。将定位到的QTL整合到甘蓝型油菜参考基因组上并功能注释发现一些转录因子、细胞色素P450蛋白及UGT-糖基转移蛋白等可能参与调控叶片花青素的合成,PORB、HCF、NYC等基因可能与叶绿素含量相关。【结论】上述染色体相关区域内可能存在调控甘蓝型油菜叶片花青素和叶绿素合成的相关基因,筛选这些候选基因,进一步开展基因功能验证,明确该性状遗传机制的基础。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花青素 叶绿素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对卓椒8号生长发育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寻遵义市播州区卓椒8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其优化种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T1 30 000株/hm2、T2 37 500株/hm2、T3 45 000株/hm2、T4 52 500株/hm2、T5 60 000株/hm2和T6 67 500株/hm2)对卓椒8号生育期、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不同种植密度对卓椒8号的生育进程的无明显影响,但对其生物性状、产量及其经济效益有显著影响;卓椒8号株高为T4=T5=T6>T3>T2>T1,T4、T5和T6的株高均为70cm;茎粗、果宽、果长和果肉厚均随密度增大而减小;产量随密度增大呈先增后减趋势,以T4最高,为20 047.06kg/hm2,且与其余处理差异显著;生产成本随种植密度增大而增加,T1最低,为36 033元/hm2,T6最高,达42 585元/hm2;收益和产投比随种植密度增大呈先增后减趋势,以T4最大,分别为19 716.17元/hm2和1.49。【结论】种植密度过稀过密均不利于作物高产和高收益,卓椒8号最佳种植密度为52 500株/hm2,可使卓椒8号高产且收益达最大化。

关键词: 辣椒 卓椒8号 种植密度 产量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菜用甘薯的形态标记聚类分析

种子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7份叶菜用甘薯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叶、茎、薯块等部位采用形态标记方法,通过SPSS软件对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7份材料按叶、茎、地下部薯块均可分为五类,在叶、茎形态分类中,F 23、EC-1号具有明显的特征,与其他品种间遗传距离较远,单独为一类;F 18、HYC、ZCT-71、P 53、CC 211、WC 19、QC-2、ZXYC和XC-18材料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 叶菜用甘薯 形态标记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下枯草芽孢杆菌对玉米种子抗旱性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寻找有助于增强玉米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的菌种,研究了干旱胁迫下枯草芽孢杆菌菌种对玉米种子萌发的生理调控作用.以4种来自贵州省不同地点且不同植物根际的枯草芽孢杆菌菌种(R29-1、R9-1、R59、R60)为材料,运用隶属函数和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分析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发芽指标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表明,接种4种枯草芽孢杆菌均增强了玉米萌发过程中的抗旱性,抗旱性评价为R60>Rg-1 >R59>R29-1>CK2 (15%PEG),尤其接种枯草芽孢杆菌R60与R9-1能够更好地提升玉米抗旱性.接种枯草芽孢杆菌能同时提升玉米萌发过程抗逆性与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降低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从而减轻细胞膜受到的伤害,因此接种枯草芽孢杆菌R60能有效促进玉米的萌发及萌发期的生长.

关键词: 玉米;干旱胁迫;种子萌发;枯草芽孢杆菌;抗旱性量度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胍基乙酸对肉牛生长性能、血浆抗氧化和糖代谢指标及血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胍基乙酸对肉牛生长性能、血浆抗氧化和糖代谢指标及血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473.58±64.40)kg的健康西门塔尔牛2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0(G1组)和800 mg/kg(G2组)的胍基乙酸.预试期7 d,正试期49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G2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显著下降(P<0.05).各组间的末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G1组和G2组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各组间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G1组和G2组的血浆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血浆丙酮酸激酶(PK)活性显著降低(P<0.05);G2组的血浆磷酸果糖激酶(PFK)活性显著降低(P<0.05);G1组和G2组的血浆肌酸激酶(CK)活性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血浆肌酐(CRE)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与对照组相比,G1组和G2组血液中肌酸转运蛋白(CrT)、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γ-氨基丁酸转运蛋白2(GAT2)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胍基乙酸能下调血液中CrT、AMPK、GAT2的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糖类分解代谢,提升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提高肉牛生长性能.

关键词: 胍基乙酸;肉牛;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糖代谢;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岩溶山区多花木蓝根瘤菌及高效菌株筛选

草地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获得寄主识别范围广、结瘤固氮能力强的抗逆高效多花木蓝(Indigofera amblyantha)根瘤菌资源,本研究从贵州省22个县(市)5个不同生态功能区采集多花木蓝根瘤样品,经分离、纯化根瘤菌株,观察菌体形态结构,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比对结果后,选择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种类的多花木蓝根瘤菌,采用盆栽回接方法,结合菌株固氮酶活性的测定,筛选结瘤固氮能力强、植物促生效果好的优良根瘤菌株。结果发现:共分离纯化获得33个根瘤菌株,经鉴定分属6属22种。筛选出优良促生固氮根瘤菌6株,其中分离自罗甸县沫阳镇多花木蓝根瘤样品的菌株LMIR32-1为最优促生根瘤菌,其固氮酶活性高达263.05 IU·L-1,酶活力及植物促生效果与另外5个优良菌株的差异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本研究结果为豆科牧草共生体系在本地区农牧业生产及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综合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多花木蓝 根瘤菌 区系分析 菌株筛选 贵州岩溶山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不同产区百香果紫香1号果实品质分析与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不同产区百香果紫香1号果实的品质,为贵州紫香1号的优良果实性状评价与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贵州9个不同产区的百香果紫香1号为试材,测定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共18项指标,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紫香1号外观和内在品质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不同产区紫香1号果实品质存在明显差异;部分品质性状之间存在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4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2.461%,综合得分排前3位的产区为镇宁、罗甸和贞丰,建立评价函数模型:Z=0.414 Z1+0.209 Z2+0.186 Z3+0.116 Z4;系统聚类分析将9个产区分为4类,第1类为罗甸、贞丰、镇宁,第2类为天柱和晴隆,第3类为从江、荔波和平塘,第4类为惠水。【结论】贵州不同产区紫香1号果实品质存在地域性特征,以罗甸、贞丰、镇宁3个产区果实的其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等含量较高,酸含量偏低,品质较好。

关键词: 百香果 紫香1号 果实品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产白鬼笔不同部位品质分析与评价

现代食品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黔产白鬼笔(Phallus impudicus L.)为研究对象,从营养成分、质构特性和微观特征等方面对其菌盖、菌柄和子实体三个部位进行品质分析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白鬼笔蛋白质含量在16.30 g/100 g~19.50 g/100 g之间,且菌柄>子实体>菌盖,脂肪含量在1.30 g/100 g左右;其不同部位均含有16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5%,其中谷氨酸和蛋氨酸含量最高;呈味氨基酸总量在7.88 g/100 g~9.31 g/100 g之间,且菌柄>子实体>菌盖.蛋白质评价结果表明,赖氨酸是白鬼笔的第一限制氨基酸;除NI外,SRCAA值、与标准蛋白的贴近度U、EAAI、CS的结果均为菌盖>子实体>菌柄.质构检测结果表明,白鬼笔不同部位的最大拉伸力和最大剪切力均是菌柄>菌盖,干品>复水;同时,菌盖的硬度、粘附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均大于菌柄,复水后菌盖的硬度、粘附性、胶黏性和咀嚼性均小于菌柄.此外,白鬼笔菌盖和菌柄的微观结构特征存在明显的不同.该研究可以为白鬼笔的合理膳食、标准制定和产品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黔产白鬼笔;品质分析;营养评价;质构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结球甘蓝的光合模型筛选与光响应特征比较

种子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适宜的结球甘蓝光合模型及光响应特征,采用3种数学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叶子飘新模型)对5个品种结球甘蓝叶片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在光合有效辐射为700μmol·(m2·s)-1的弱光环境下品种g 5与其他4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呈现显著差异。拟合结果显示,3种数学模型拟合光饱和点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与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值误差超过1 000μmol·(m2·s)-1,不宜采用其作为拟合甘蓝叶片光响应模型;而叶子飘新模型拟合光饱和点与实测值接近,拟合效果最好,是拟合甘蓝叶片光响应最佳模型。暗呼吸速率的拟合值从小到大的排序为:g 3、g 4、g 2、g 1、g 5;光饱和点的拟合值从小到大的排序为:g 1、g 3、g 2、g 5、g 4;光补偿点的拟合值从小到大的排序为:g 3、g 1、g 2、g 4、g 5;而最大净光合速率的拟合值从小到大的排序为:g 4、g 3、g 2、g 5、g 1;初始量子效率拟合值从小到大的排序为:g 5、g 3、g 2、g 4、g 1。

关键词: 结球甘蓝 光合模型 光补偿点 拟合精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