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233条记录
农杆菌介导草酸氧化酶基因转入油菜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以甘蓝型油菜带柄子叶为转化受体材料,运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草酸氧化酶(oxalate oxidase,germin)基因的转化,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和PCR测定结果表明,其中3株germin1、germin2及germin6呈阳性。T1代卡那霉素抗性筛选显示,germin1呈现3∶1典型的孟德尔单基因显性遗传,且在T2代获得纯合株系。T1代盛花期茎秆菌核病活体接种结果证实,转基因植株后代菌核病抗性得到明显提高。证实germin基因已转入油菜植株中并得到有效表达。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草酸氧化酶基因 农杆菌介导法 菌核病 接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收获指数遗传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8个不同收获指数小麦品种双列杂交的F1及其亲本,探讨小麦收获指数的遗传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结果表明:宁麦9号收获指数的一般配合力最好,能极显著地提高杂种后代的收获指数;小麦收获指数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受加性和显性效应的作用,显性程度为完全显性到超显性;控制收获指数遗传的增效等位基因为显性,增减效等位基因频率在亲本中的分配无明显差异;扬麦9号和郑9023具有最多控制收获指数遗传的显性基因,收获指数可能受1对主效基因的控制,狭义遗传力较高。相关分析表明,收获指数与株高、主穗长、每穗粒数、千粒重、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小麦 收获指数 遗传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通丝瓜雌雄性别分化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78份普通丝瓜品种30节内的雄、雌花蕾着生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无性节、纯雄节、纯雌节和双性节(同时存在雌雄花蕾)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普通丝瓜的性别分化比较复杂。无性节一般分布在起始几节,呈现连续或不连续分布,少量品种在高节位还有零星分布;双性节中雌花和雄花有11种组合方式,以多雄+单雌节最常见,在所有丝瓜材料中均有出现;雄花从个体(枚数)存在状态看,有单枚和多枚(又叫总状花序)之分,雄花分布在纯雄节和双性节之中,雄花在纯雄节中存在6种表现形式;早熟材料的有雄节(包括纯雄节和雌、雄节)有24.1节,中熟材料的有雄节有23.6节,晚熟材料的有雄节有21.3节,且熟性越早有雄节数越多;雌花在纯雌节中有4种表现形式,以单雌形式存在最普遍;早熟材料的有雌节(包括纯雌节和双性节)有23节,中熟材料的有雌节有18.7节,晚熟材料的有雌节有13.55节;无性节、纯雄节、纯雌节和双性节的数量与品种来源地、果形、植株长势和叶色均未表现出趋势性差异。

关键词: 普通丝瓜 性别分化 无性节 纯雄节 纯雌节 双性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DS不溶性谷蛋白大聚体含量与和面仪参数的关系

作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品质差异较大的108份主栽品种和高代品系,测定其谷蛋白聚合体总量(双缩脲法)和贮藏蛋白组分含量及比例(凝胶色谱法,SE-HPLC),并分析了它们与蛋白质含量、沉降值以及和面仪参数等早代选择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品质特性和贮藏蛋白组分含量的变异范围都较大。和面仪峰值时间变异范围为1.12~7.19min,变幅达6.07min;醇溶蛋白总量和SDS可溶性谷蛋白聚合体(EPP)变幅较小,而SDS不溶性谷蛋白大聚体(UPP)的变幅最大。硬度、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与和面峰值时间的相关系数较低(r=0.24~0.49)。醇溶蛋白总量与和面仪参数相关不显著,而与谷蛋白总量的比值(Gli/Glu)与和面仪参数呈显著负相关(r=–0.52~–0.61,P<0.001),且不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SDS不溶性谷蛋白大聚体百分含量(%UPP)与和面仪参数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70~0.85(P<0.001)。SE-HPLC法样品用量少,自动化程度高,且%UPP和Gli/Glu为相对值,与和面仪参数呈高度相关,可作为面筋强度早代选择的有效指标。

关键词: 普通小麦 SDS不溶性谷蛋白大聚体 和面仪参数 面筋强度 凝胶色谱

电子鼻对不同地域的蜂胶气味测定的初步研究

食品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德国AIRSENSE的PEN3电子鼻对14个省市及掺假蜂胶共52个样品进行分析,为电子鼻用于蜂胶品质的鉴定和掺假蜂胶的鉴别提供了基础研究数据和方法。

关键词: 蜂胶 电子鼻 气味

禽流感病毒M2e基因与鸡IgG Fc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融合表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得到融合蛋白M2e-Fc,并检测其免疫学特性,为研制禽流感通用疫苗奠定基础。【方法】根据禽流感病毒H5N1的M2e蛋白氨基酸序列设计2条长互补引物,通过重叠区互补扩增基因法扩增出目的基因M2e,然后与鸡IgGFc片段基因一起克隆入毕赤酵母表达质粒中,构建酵母表达载体。将阳性质粒线性化后电转化入感受态毕赤酵母X-33中,再经甲醇诱导后,通过Tricine-SDS-PAGE电泳及Western-blotting鉴定融合蛋白。之后用其免疫非免疫鸡,检验其免疫原性。【结果】成功构建了表达M2e和Fc融合蛋白的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M2-Fc,并通过Zeocin筛选及PCR鉴定出了阳性重组子;阳性重组子经甲醇诱导后得到融合蛋白,Tricine-SDS-PAGE电泳及Western-blotting鉴定证实,融合蛋白得到正确表达,并且可以与M2e阳性血清反应。动物免疫试验证实,该融合蛋白可以诱导鸡产生抗M2e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融合蛋白M2e-Fc在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中得到了成功表达,该融合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为后期进行其他免疫试验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M2e基因 鸡IgGFc基因 巴斯德毕赤酵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云金芽孢杆菌kurstaki亚种几丁质内切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苏云金芽孢杆菌库斯塔克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subspkurstaki)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Touchdown PCR方法扩增了长为2 576 bp的几丁质酶kchi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AY189740)。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序列包含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88个氨基酸,推测是分子量约为75 820。等电点pI=5.89的几丁质酶前体。序列和结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Kchi属于几丁质内切酶,包括几丁质酶催化区、粘蛋白Ⅲ型同源区和几丁质结合区3个结构域,在N端还有1个分泌信号肽。除与Bt巴基斯坦亚种几丁质酶同源性较低(相似性为61.3%)外,与Bt其他亚种的同源性都较高(≥92.0%)。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几丁质酶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新的类猪圆环病毒因子的核苷酸全序列和体外感染性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中国猪血清中分离到一新因子,命名为P2.P2为闭合环状基因组,全长993个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其与猪圆环病毒密切相关.随后对构建的P2因子分子克隆的体外感染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转染PK-15细胞后,只有P2因子的双拷贝串联分子克隆具有感染性,表现为可在细胞的胞浆和胞核中形成包涵体,胞浆包涵体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0.1~0.4μm;胞核包涵体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小而圆、直径约0.1μm的包涵体,另一种为大而呈六角性的包涵体,直径约为0.5~1.4μm胞浆包涵体和胞核包涵体都没有外膜,相比较而言,后者有更高的电子密度.将转染后的细胞连续传代,对第5代细胞培养物抽提DNA,进行PCR,结果也只有在转染P2因子双拷贝串联分子克隆的细胞培养物中检测到P2的DNA.而转染空载体、P2因子单分子克隆和未转染的PK-15细胞微观结构未见变化,在第5代细胞培养物中也未能检测到P2的DNA.同样,只有在转染P2因子双拷贝串联分子克隆的细胞和随后传代的细胞中能检测到P2抗原.这是首次报道如此小基因组的类猪圆环病毒P2的全序列和其在体外具有感染性.

关键词: P2因子 猪圆环病毒 分子克隆 PK-15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葫芦与蓝藻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在室内进行了以水葫芦以及水葫芦添加蓝藻为底料的厌氧发酵产沼气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葫芦是一种良好的沼气发酵原料,产气高峰期主要集中在发酵前期的30 d,单一使用水葫芦为物料产气速度稍快于添加蓝藻的处理;新鲜水葫芦的产气潜力为0.34 L/g TS;主要发酵阶段所产沼气中CH4含量达60%,添加蓝藻处理所产沼气的CH4含量最高可达70%以上。

关键词: 水葫芦 蓝藻 厌氧发酵 沼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Web与模拟模型的水稻栽培数字化设计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集成作物生长模型、决策支持系统与Web技术,以实现作物栽培数字决策技术的网络化。以武运粳7号、扬稻6号、粤优948及南粳41为供试材料,2005年在江苏省农科院试验区进行了不同基肥田间试验,采集和更新了品种参数;采用SQLServer2000建立水稻品种、土壤及气象资料数据库;采用VS.Net进行了水稻生长模拟、决策支持系统与Web的集成和页面设计,包括登录、系统主界面、品种参数管理、地点气象数据管理、参数调整以及水稻栽培决策等功能。基于Web与模拟模型的水稻栽培数字化设计符合TCP/IP协议,可在服务器上(IIS5.0)安装、运行和在任何Internet浏览器上调用,它继承了水稻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的机理性、普适性和实用性,将水稻生长模型与Web技术相结合,形成了水稻模拟优化决策的网络平台,使水稻主产区农业技术人员通过Internet因地、因种、因时制定具有动态、目标和数字化特征、可下载的播前优化方案,提供当年调控建议,对作物生长模型的网络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Web 模拟模型 水稻栽培 数字化设计 决策支持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