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220条记录
植物空间诱变育种及其在牧草上的应用

草业科学 2005 CSCD

摘要:近年来,空间诱变育种已成为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内容之一,即经过卫星搭载,生物在高真空、微重力、强辐射及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生变异,经过地面选育、筛选和固定变异,培育新品种。在植物方面,国内外已利用该技术培育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花卉及菌类等高产、优质新品种(系)。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开创了育种的又一新途径,其在牧草育种的应用还不多,但前景广阔。

关键词: 空间诱变 卫星搭载 育种 牧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棚型日光温室设计及光效应初探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棚型温室是针对目前北方高寒地区日光温室春夏秋主要生产季节光照条件差的问题而设计的。通过实验测试、分析及建造成本比较认为:大棚型温室的建造成本比土打墙日光温室稍高,而显著低于砖墙日光温室。大棚型温室内光照条件在5、6、7月份,无论晴天还是阴天均优于日光温室,特别在温室的北部表现更为突出。良好的光照条件为温室高产、优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大棚型温室 建造成本 光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营养饲料玉米新品种内油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玉米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内油1是内蒙古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以自选系M5021为母本,外引系GY30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中熟、高营养玉米单交种,需≥10℃活动积温2650℃·d左右,子粒含粗蛋白12.0%,赖氨酸0.41%,粗脂肪7.76%。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 内油1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培养液中不同来源肽摄取规律的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体外批次培养研究了大豆肽、玉米肽和瘤胃肽的摄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3种肽的摄取量与摄取率均显著增加(P<0 01或P<0 05),而摄取速率却显著降低(P<0 01);当培养液中肽含量增加时,3种来源肽的摄取量显著增加(P<0 01或P<0 05),摄取速率显著提高(P<0 01或P<0 05),而摄取率却显著下降(P<0 05)。对于3种不同肽源来说,培养初期3种肽的摄取量和摄取率没有明显差异(P>0 05),而摄取速率却存在差异,其中瘤液肽的摄取速率显著高于大豆肽和玉米肽。培养中后期肽含量较高时,瘤胃液肽的摄取量和摄取率显著高于大豆肽(P<0 05)和玉米肽(P<0 01);肽含量较低时,瘤胃液肽的摄取量和摄取率显著高于玉米肽(P<0 05),但与大豆肽差异不显著(P>0 05)。结果表明,肽的来源和结构不同,其摄取规律也有异。

关键词: 摄取规律 瘤胃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瘤胃微生物体外降解不同来源肽的规律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体外试验分别研究36、72、144、216、324和450mg·L-16个水平的大豆肽、玉米肽和瘤胃液肽在瘤胃微生物培养液中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3种肽的降解量均显著增加(P<0 01或P<0 05),而降解速率却显著降低(P<0 01);当培养液中肽含量增加时,3种肽的降解量显著增加(P<0 01或P<0 05),降解速率显著提高(P<0 01或P<0 05),而降解率却显著下降(P<0 05)。对于不同肽源来说,培养初期瘤胃液肽的降解量以及降解速率显著高于玉米肽,培养后期几种来源肽的降解量以及降解速率差异不显著。因此,肽的来源和结构不同,其降解规律也有差异。

关键词: 降解规律 瘤胃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不同抗性品种细胞色素氧化酶与抗虫性关系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对不同抗性的大豆品种的细胞色素氧化酶(Cyt)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入荚盛期抗虫品种的细胞色素氧化酶(Cyt)酶谱总扫描活力小于感虫品种,Cyt 同工酶酶谱中 Rf 为0.39和0.51的E7、E10谱带与虫食率关联度最大;而且感虫品种存在 Rf=0.65的 Cyt 特征谱带。

关键词: 大豆 食心虫 同工酶 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RAPD标记研究燕麦属不同种的遗传差异

华北农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APD标记对我国8个燕麦种共21份材料的遗传差异及类群划分进行了研究。22个多态性引物在21个基因型间共扩增出114条带,其中97条带具有多态性,占85.1%。用这些条带计算了不同基因型间的遗传距离,发现各种间的遗传距离(0.053~0.510)普遍大于不同种内的遗传距离(0.022~0.087)。聚类结果显示,21份材料可划归为5大类群8个亚群,并与传统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由此表明,用RAPD标记对燕麦进行遗传关系和分类研究是可行的。

关键词: 燕麦 RAPD标记 遗传差异 类群划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土高原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生态问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研究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土高原北部农牧交错带气候干旱 ,丘陵沟壑遍布 ,生态环境脆弱 ,自然条件恶劣 ,经济相对落后。因此 ,如何解决水土流失和植被退化问题 ,促进区域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令人关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植被资源的现状 ,从退耕还草、种植结构调整、发展节水集雨灌溉农业和庭院经济四个方面论述了实现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农牧交错带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可持续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BNYVV CP基因的克隆及载体构建

华北农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甜菜丛根病根或病叶总RNA为模板,经反转录PCR扩增合成编码BNYVV CP的全长cDNA,将其克隆于pUCm-T载体上,获得了重组质粒pUCm-T/CP。经序列分析,此cDNA为一个567 bp长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由188个氨基酸组成的病毒外壳蛋白。又将CP基因构建到植物双元载体pROKⅡ中。最后通过三亲融合,得到了融合农杆菌LB4404。

关键词: 甜菜丛根病 CP cDNA 克隆 转化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牧交错带(武川县)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结构的退化 ,生态系统的功能相应退化。以内蒙古武川县为例研究表明 :194 9— 1995年间 ,粮食单产与农作物光能利用率一直维持在 730kg·hm-2 和 0 0 8%的较低水平 ,天然牧草产量及其光能利用率则不断下降 ,分别由 82 5kg·hm-2 和 0 0 5 %下降到 375kg·hm-2 和 0 0 2 % ,农田养分输出大于输入 ,生态系统趋于退化。 1996年后这种状况有所缓解 ,粮食产量、农作物光能利用率转向上升 ,农田养分输入转向大于输出 ,农田生态系统开始得到恢复 ,但天然牧草的情况仍不容乐观。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生态系统功能 生态退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