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的细胞学观察
《果树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荔枝三月红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改良的石蜡切片法观察荔枝胚性愈伤组织结构及体胚发生过程,结果显示荔枝的体胚发生经历球形、心形、鱼雷形、子叶形4个过程;荔枝在胚性细胞分裂发育形成体胚之前,出现与周围细胞明显不同的界限,形成细胞间隔离;比较荔枝胚性愈伤组织与非胚性愈伤组织的细胞学特性,发现胚性愈伤组织具有核大、质浓、染色深、细胞排列紧密等特点,与非胚性愈伤组织明显不同。通过系统观察荔枝胚性愈伤组织结构以及胚性细胞分裂、生长方式和体胚发生过程,为胚性愈伤组织的利用提供细胞组织学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抗白叶枯病近等基因系对华南菌系的抗性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分析了以IR24或M ilyang23为轮回亲本构建的水稻抗白叶枯病近等基因系对华南稻白叶枯病菌的抗性。结果显示:携有不同抗性基因的近等基因系,其抗性有些有明显差异,有些又表现相同或类似,说明不同的抗性基因,其抗性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同一抗性基因在IR24和M ilyang23不同遗传背景下,抗性反应有的一致,有的则截然相反,证明抗性表达受遗传背景影响;参试近等基因系大部分对华南的主要致病菌系Ⅳ型菌和Ⅴ型菌感病,仅有IRBB5、IRBB7和IRBB205对这2个菌系都抗,IRBB4和IRBB204抗其中之一的Ⅳ型菌,IRBB203单抗Ⅴ型菌;xa5和Xa4基因抗性较好且抗性表达不受遗传背景影响,携有这些基因的近等基因系推荐应用于华南稻白叶枯病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黄龙病和衰退病的同步PCR和RT-PCR检测
《果树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柑橘黄龙病(HLB)和衰退病(CTV)是2种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柑橘病害,国内外对其病原检测的研究相当多。研究建立了同时检测HLB和CTV的多重RT-PCR体系,从影响多重RT-PCR扩增的引物浓度、Mg2+浓度、Taq酶浓度、dNTPs浓度、退火温度等方面进行体系优化。结果表明,多重PCR反应的退火温度应优先考虑退火温度高的引物,退火温度高的引物所需浓度要大于相应退火温度低的引物。该体系实现了DNA病原和RNA病原的统一检测,进一步体现了多重RT-PCR的优越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米花色苷对血管内皮细胞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营养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黑米花色苷对ox-LDL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在4种黑米花色苷预孵保护作用下用ox-LDL过氧化处理EVC304细胞株,通过加载GIF滤光片的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通过MTT实验,荧光分光光度法和2’,7’-二氯荧光素双醋酸盐(DCFH-DA)荧光探针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及体内丙二醛和自由基变化;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四种黑米花色苷能明显减轻ox-LDL对内皮细胞形态的损伤,降低ox-LDL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显著减少细胞内丙二醛增加量;其中,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还能显著降低ox-LDL所致自由基的生成量,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S期,促进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凋亡。结论:黑米花色苷对ox-LDL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过氧化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丝瓜主要生理特性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从光温反应、开花授粉、果实及种子发育萌发等方面介绍了丝瓜的主要生理特性研究进展,并对今后丝瓜的生理特性研究提出几点建议,指出要加强雌雄花分化机理、抗逆生理以及与品质相关的生理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孢子虫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广东蚕业 》 2006
摘要:本实验采用陈秀改进法、SDS法、CTAB法和TEK改进法对四种微孢子虫SD1、SD2、SD3、SD4基因组DNA进行抽提,并对抽提效果做了对比,结果表明,陈秀改进法对SD1、SD2、SD3基因组DNA抽提效果较好,TEK改进法对SD2、SD3、SD4基因组DNA抽提效果较好,SDS法和CTAB法对四种微孢子虫基因组DNA的抽提效果均不理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蚕品种“粤蚕6号”的性状与饲育技术
《广东蚕业 》 2006
摘要:家蚕新品种“粤蚕6号”(丰9·春5×湘A·研7)是2003年育成的中·中×日·日四元杂交种,四个原母种均由我所育成。中系丰9、春5和日系湘A、研7的亲本都是我所培育或引进经多年高温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