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比色法快速测定糙米中γ-氨基丁酸含量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Berthelot显色反应,研究了快速测定糙米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比色法。结果表明,糙米或发芽糙米粉以60%乙醇溶液为溶剂,在70℃温度下回流提取2 h,其离心上清液以重蒸苯酚和次氯酸钠溶液作为显色剂显色反应,在645 nm处比色测定,以标准品为对照可以计算样品中γ-氨基丁酸含量。该方法简单、快速、经济,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8%,平均回收率为99.4%,适合于大量稻米品种中γ-氨基丁酸的定量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个甜玉米品种(组合)加工性状的初步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分析了5个甜玉米品种(组合)的可食率、出汁率、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籽粒中的水分含量、还原糖、总糖、蔗糖含量等7个加工性状。结果表明,鉴65和鉴164两个新组合综合加工特性优于推广品种粤甜13号,可以作为甜玉米汁饮料加工候选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龙眼品种果实品质和糖酸组分分析
《果树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2个龙眼品种的果实为试材,利用常规的品质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了果实品质和糖酸组分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果实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较大,分别为6.1~15.1g和12.2%~23.0%。可食率最高为双孖木(71.4%),最低为沙梨木(56.2%)。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是龙眼假种皮的主要糖类,但不同品种这3种糖的比例有较大差异,根据单糖与双糖的比例,可将不同的龙眼品种分为3个类型:蔗糖积累型,还原糖积累型和中间类型。龙眼假种皮中的有机酸含量较低,为1.46~3.46mg/g,主要有苹果酸、草酰乙酸、α-酮戊二酸、草酸、柠檬酸、酒石酸和奎尼酸,不同品种有机酸的含量和比例有一定的差异。龙眼假种皮中也有较丰富的还原型抗坏血酸(维生素C),约占总酸的12.4%,不同品种维生素C含量有较大差异,储良最低(0.13mg/g),罗伞木最高(0.65mg/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与广东新农村建设
《广东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分析了广东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并论述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现实意义。指出农产品加工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有利于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农民新型保障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工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业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建设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空间诱变育种的分子标记技术
《生物技术通讯 》 2006
摘要:空间诱变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育种手段。本文主要根据国内外生物空间诱变的研究报道,整理、总结了应用于空间诱变领域中的RAPD、SCAR、SSR、RFLP等DNA分子标记技术,并比较了其优缺点,讨论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空间诱变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