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外源6-BA对高温胁迫下甜椒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高温胁迫下外源6-BA对甜椒幼苗生理响应的调控机制,采用水培法研究了外源6-BA对不同高温处理时间下甜椒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活性氧代谢和抗氧化酶活性以及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温胁迫严重抑制了甜椒幼苗的生长,喷施外源6-BA可显著缓解高温带来的伤害,促进植株生长.(2)高温处理下,甜椒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大幅下降,与之相比,S3处理组(高温条件下喷施10μmol/L 6-BA)分别上升了103. 3%、106. 9%和104. 2%.(3)高温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Yield、φPSII显著降低,NPQ显著升高,喷施6-BA后,各项指标得到缓解并趋于常温水平.(4)抗氧化酶在高温条件下表现不同,但施加外源6-BA后,各抗氧化酶活性均表现出大幅增加的趋势.另外,喷施6-BA显著降低了甜椒幼苗叶片的O2-·产生速率、MDA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以上结果说明:6-BA在高温胁迫下促进了甜椒幼苗叶绿素的合成,缓解了高温导致的叶绿素含量降低,维持了正常的光合作用和甜椒幼苗的正常生长.6-BA在光能的吸收、转换、传递上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而使植物对光能的利用效率显著提升.6-BA增强了体内抗氧化酶活性以减轻膜脂过氧化作用,进而降低了O2-·的产生速率及MDA的积累.
关键词: 甜椒 6-BA 高温胁迫 叶绿素荧光参数 抗氧化酶活性


HPLC法测定灵芝孢子粉中三萜含量
《菌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准确测定灵芝孢子粉中三萜的含量,运用高效液相建立适合孢子粉的分析测定方法。通过对前处理条件的优化,确定40%乙醇为孢子粉中等极性三萜酸类的最佳提取溶剂,浓缩倍数是子实体提取条件的50倍。通过色谱柱和洗脱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包括灵芝酸I、灵芝烯酸C、灵芝酸C2等13种标准品测定方法,方法学考察显示该分析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的RSD值均小于5%,可以用于灵芝孢子粉中三萜类成分的定量检测。通过5组样品的分析发现,灵芝酸C6、灵芝酸G、灵芝酸A、灵芝酸D、灵芝酸F是灵芝孢子粉中的主要三萜类成分,其中灵芝酸A含量最高,平均占样品三萜总量的比例达19.71%;三萜类成分的溶出量与是否破壁没有相关性。三萜类成分在灵芝孢子粉和灵芝孢子油产品中的含量非常低,孢子粉的三萜含量为14.24–99.70mg/g,仅为子实体的1/100,灵芝孢子油中三萜含量也均低于50mg/g,因此三萜类成分不适合作为灵芝孢子粉及其相关产品的定量检测指标。


皖西白鹅与罗曼鹅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分析
《中国家禽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旨在通过比较我国地方品种皖西白鹅与国外引进品种罗曼鹅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差异,为不同鹅种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资料。试验选取同批饲养的70日龄皖西白鹅和罗曼鹅,分别测定屠宰性能并分析肌肉品质。结果显示:①70日龄罗曼鹅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等均高于皖西白鹅(P>0.05),腿肌重、腹脂重、肠脂重均显著高于皖西白鹅(P<0.05);②罗曼鹅翅重、心重和肌胃重均显著高于皖西白鹅(P<0.05),但肝重显著低于皖西白鹅(P<0.05),脚掌重低于皖西白鹅(P>0.05);③罗曼鹅胸肌亮度显著高于皖西白鹅(P<0.05),肉色鲜艳,红度显著低于皖西白鹅(P<0.05),黄度值、pH值和滴水损失率均与皖西白鹅差异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皖西白鹅在腿肌、腹脂和肠脂,以及翅膀、心和肌胃发育方面,与罗曼鹅存在显著差异,胸肌肉色红度更高。


灵芝β-葡聚糖磷酸化衍生物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食用菌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磷酸盐法对灵芝(Ganoderma lucidum)β-葡聚糖进行磷酸化修饰,在不同反应温度下(60、70、80、90、100℃)得到灵芝β-葡聚糖磷酸化衍生物(PGLP1~5),随着反应温度的上升,衍生物取代度(degree ofsubstitution,DS)逐渐增大,重均分子量(average molecular weight,Mw)逐渐下降,反应温度为100℃时取代度最大为1.02.灵芝β-葡聚糖磷酸化衍生物体外对肿瘤细胞K562和L1210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随着取代度增加,抑制率增高,且呈浓度依赖性;取代度最大的磷酸化衍生物PGLP5(DS=1.02,Mw=0.8×104)在200 μg·mL-1浓度下,对K562和L1210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58.74%和50.05%,其IC50值分别为99.61 μg·mL-1和187.52 μg·mL-1.研究结果表明,灵芝β-葡聚糖磷酸化衍生物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且抗肿瘤活性强弱与其取代度大小有关,取代度越大,抗肿瘤活性越强.
关键词: 灵芝β-葡聚糖 磷酸化 K562 L1210 抗肿瘤


贫困对农村居民婚姻稳定的影响研究-基于江苏省5县258农户的实证检验
《上海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家庭是社会基本构成单位,婚姻关系稳定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而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群体的婚姻问题却表现得愈发严重,这不仅加剧了家庭贫困甚至影响下一代.基于上述社会现实,从理论上剖析了贫困对婚姻稳定的影响机制,并用来自江苏省5个精准扶贫试点县的258户年轻夫妻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对于大多数贫困家庭,虽然年轻夫妻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消费较少,降低了婚姻中的幸福感,但生活中的相互陪伴增多,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消费匮乏对婚姻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对于家中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成员的贫困家庭,家庭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用于照料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员,虽然这不会对年轻夫妻相处的时间造成太大影响,但会显著降低他们消费,从而降低婚姻幸福.主客观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贫困户的婚姻往往处于低水平稳定状态.未来扶贫方面公共政策的制定,应当从普惠性政策向针对个体所需技能等有利于维持家庭中夫妻和子女间长期可持续关系层面入手,从物质支持转向能力建设.


栽培条件对灵芝子实体中四种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菌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同灵芝品种、不同栽培基质、不同栽培方式、不同生长时期获得的菌草灵芝和木屑灵芝为原料,对栽培基质及灵芝子实体中铅、砷、汞、镉4种重金属的含量参照国际标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虽然菌草栽培基质中重金属含量高于木屑栽培基质,但菌草灵芝对重金属富集率远低于木屑灵芝,成熟期的菌草灵芝与木屑灵芝中的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农业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因此菌草可以替代木屑用作灵芝栽培的营养来源。


蒽酮比色法快速测定大麦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优化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大麦嫩苗鲜叶为试验材料,对经典蒽酮比色法反应体系中蒽酮及硫酸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样品提取时间以及叶片取样部位等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蒽酮硫酸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后的条件为:最佳蒽酮用量为100μL、浓硫酸为1 000μL;显色反应温度为100℃,最佳反应时间7 min;样品提取时间以沸水浴10 min为宜;大麦叶片取样部位以倒二叶顶部较为合适。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实用性强,可为植物样品可溶性糖指标快速筛选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中国冬油菜育成品种产量和主要性状变化趋势
《上海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高产量是油菜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探讨油菜品种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变化趋势,对今后油菜育种方向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研究通过查阅行业资料和相关文献,对2001-2017年我国油菜生产现状以及244个国家审定的冬油菜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17年来,我国冬油菜单产逐年递增,审定品种区试单产平均每年提高48. 7 kg/hm~2,每角粒数平均每年提高0. 14粒,千粒重基本不变,株高、单株有效角果数、一次有效分枝数、病毒病病株率呈下降趋势,而历年审定的冬油菜品种的菌核病较重;油菜籽芥酸含量与硫代葡萄糖苷含量均已大幅度降低至国家"双低"油菜标准.审定品种的单位面积产量与生育期、含油量、每角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 <0. 001).建议今后将提高每角粒数作为冬油菜高产育种的重要途径.


华南型黄瓜自交系白粉病抗性与光合特性的关系
《中国瓜菜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抗白粉病强的华南型黄瓜种质资源,以17份华南型黄瓜自交系为材料进行白粉病喷雾接种,调查并测定了自交系材料的病情指数、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指标。结果表明,根据白粉病病情指数,自交系材料'C0503’和'C1216’属于高抗',15C-18’为抗病',01JM-1’为中抗,其他为高感或感病。这4份材料在发病后保持着较高的相对叶绿素含量(50%以上)和较高的光合速率(20μmol·m~(-2)·s~(-1)以上),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下降幅度较小。对白粉病抗性强的材料光合性能也强,自交系材料'C0503'’C1216'’15C-18’和'01JM-1’可以作为品种选育的抗病性材料加以利用。
关键词: 黄瓜 自交系 白粉病 病情指数 抗性鉴定 光合指标


猕猴桃园行间生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及有效性评价
《果树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猕猴桃园行间生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并评价其有效性,为改善果园土壤肥力和生草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上海金山猕猴桃示范园区行间生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黑麦草(Lolium perenne)、自然生草和清耕(对照)土壤进行采样,测定分析0~40 cm土层有机质、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状况,并对养分有效性进行分级评价。【结果】相比于清耕对照,种植白三叶和黑麦草均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但黑麦草提升效果更显著。种植白三叶草能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和有效锌含量,而种植黑麦草更有利于土壤速效钾、有效铁含量的提高。自然生草仅对土壤碱解氮的提升效果较好。猕猴桃园土壤锰元素普遍缺乏,行间生草对果园土壤有效锰的提升效果不显著,需适当补充锰肥。【结论】行间生草对猕猴桃园土壤养分的显著调控作用主要在0~20 cm表层土壤,不同生草类型对猕猴桃园土壤养分改善效果不同,对土壤有机质和大量营养元素的调控效果以黑麦草最佳,对微量元素的调控效果以白三叶草最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