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鸡H-FABP基因外显子2的PCR-SSCP分析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CSCD
摘要:实验选用4个地方品种:清远麻鸡、惠阳三黄胡须鸡、封开杏花鸡、广西霞烟鸡以及3个近年培育的品系:岭南黄快大Ⅱ号配套系、矮小鸡E4专门化品系、AA配套系为材料(每个品种或品系各取5个个体,共35个个体)。采用PCR-SSCP结合DNA测序技术,对H-FABP(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第2外显子区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结果表明:在第一内含子区含有丰富的SNP位点:580 bp(T→G)、595 bp(A→C)、610 bp(C→-)、617 bp(A→G)、622 bp(A→T)、625 bp(A→-)、627 bp(A→C)、629 bp(A→C)、631 bp(A→C)、677 bp(G→A)和1个双碱基突变586~587 bp(TG→CA);在第二外显子区发现了一个非SNP位点785 bp(C→T);这表明在外显子2上本实验所选品种的序列之间没有差异,但与GenBank上登录号为AY648562的序列相比存在变异。此外在第二内含子区也发现了一个非SNP位点:1018 bp(C→T)。这为进一步分析H-FABP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以及将该分子标记应用于育种计划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双季优质稻在张家界中稻区的气候生态适应性初步研究
《作物研究 》 2006
摘要:2004年选用广东省水稻研究所提供的华南双季稻品种,通过比较广州早稻栽培与湘西北张家界中稻试种的产量与米质变化,以探索华南双季优质稻与广适性超级稻对不同气候生态条件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各品种在两地生育期表现相近;张家界水稻生育前期和中期气温较高,因而有效穗数比广州增加,但每穗总粒数显著减少;由于张家界8月上旬水稻抽穗开花期常出现过高温时段,因而结实率下降,但水稻灌浆结实期气温比广州低,故千粒重比广州高;两地各品种产量水平相当,大多在7.50~8.25 t/hm2;在稻米品质方面,张家界稻区的糙米率和精米率下降而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增加,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大多高于广州。张家界低海拔地区引进华南双季稻品种作中熟中稻栽培,表现出良好的气候生态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新品种“粤航1号”的选育
《核农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介绍了籼型香稻新品种粤航1号的选育,并对航天搭载材料的选择和香味性状突变进行了讨论。该品种鉴定结果为品质达国标优质3级以上,食味品质佳,既香又软,可加工中高档包装米。粤航1号已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技评估在科技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科技管理研究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科技项目评估是科技管理和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科技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科技评估受到法律保障,并已建立比较完善的科技项目评估体系。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通过建立健全科技评估法律制度,保障科技评估的健康发展,使科技项目评估成为公正的科技项目管理办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授粉对桂味荔枝果实品质的影响
《果树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桂味荔枝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品种花粉进行人工授粉试验,观察其对当年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果实横径外,在纵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总糖、酸、维生素C、果皮花青苷、叶绿素含量等方面花粉直感表现明显,经邓肯氏多重比较测验,差异达显著水平;桂味荔枝自交授粉果在果形指数、总糖含量方面与其它品种授粉果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在荔枝上存在着花粉直感现象,可为生产上合理安排不同品种混栽,提高桂味荔枝果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