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汤旺河下游水域主要离子组成及时空变化特征

淡水渔业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3年5—11月对松花江汤旺河下游10个断面主要离子进行定期监测分析。结果显示:汤旺河下游水域年离子总量平均值为98.31 mg/L,属弱矿化度水,主要阴阳离子分别为HCO3-与Na+(K+),水质类型为CⅡNa。2013年河水年内离子总量变化明显,离子组成变化亦显著。其中HCO3-与SO42-呈负相关关系,Cl-基本不变。不同河段除Ca2+、Mg2+差异显著外,各离子组成及离子总量则无显著差异。分析采样点离子总量与离子组成的相关性可知,离子总量越高,SO2-4、Na+(K+)所占比例越大,HCO3-、Ca2+所占比例越小。

关键词: 汤旺河 离子组成 时空变化 水质类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西北部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的生态特征

海洋环境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2012年9月(丰水期)和2013年1月(枯水期)海南西北部近岸海域的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细胞数量及其群落结构多样性。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42属151种,硅藻为最主要优势类群。丰水期与枯水期共有种类90种,物种相似性指数为59.60%,表明种类组成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丰水期优势种有3种,分别为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和柔弱菱形藻(Nitzschia delicatissima),其中以旋链角毛藻优势度最高(0.464);枯水期优势种有两种,为金藻门的球形棕囊藻(Phaeoecystis globosa)和硅藻门的细弱海链藻(Thalassiosira subtilis),优势度分别为0.217和0.062。枯水期和丰水期浮游植物平均细胞数量分别为3.250×104/L和0.133×104/L,细胞数量分布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异质性,主要密集区为海口市和临高县沿岸海域;与枯水期浮游植物细胞数量相比较,丰水期在海口市至儋州市沿岸细胞数量较低,而在东方市沿岸细胞数量较高。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总体较好,丰水期和枯水期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3.378,0.679和2.795,0.578;多样性水平季节变化呈现为临高县沿岸枯水期较高,而其他调查海域丰水期较高。相关分析表明:丰水期浮游植物细胞数量与无机氮(DIN)(P<0.01)和Chl a(P<0.05)呈正相关;枯水期浮游植物细胞数量与BOD5(P<0.01)和DO(P<0.05)呈正相关,而与盐度(P<0.01)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细胞数量 群落结构 海南岛西北部 近岸海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沿海牡蛎体中PAHs的时空分布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9~2014年对海南岛沿岸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体中16种PAHs的污染水平、空间分布及趋势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沿岸牡蛎体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范围为289~2426ng/g d.w.,平均值为856.7ng/g d.w..与国内外相比,海南岛牡蛎体PAHs含量处于中等水平.海南岛牡蛎体PAHs含量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差异,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八所港>榆林港>马袅港>东寨港.Mann-Kendall检验结果显示,八所港牡蛎体中PAHs含量有显著上升趋势(P<0.05),而其余的变化趋势不显著(P>0.05).组分分析结果显示,海南岛牡蛎主要以2~3环的低分子量PAHs为主(62.3%~92.5%).来源分析表明牡蛎体PAHs主要为石油源和油类燃烧源.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八所港牡蛎的PAHs致癌风险超过最大可接受致癌风险(10-5),但尚未达到严重的致癌风险(10-4),而其他站点牡蛎均处于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本研究建议居民对八所港牡蛎和海南其它牡蛎的日均消费量分别不超过56g和67g.

关键词: 海南岛沿岸 近江牡蛎 多环芳烃 风险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耳石微化学在海洋鱼类洄游类型和种群识别研究中的应用

生命科学 2015 CSCD

摘要:水环境中化学元素会有规律性地在鱼类耳石上沉积。耳石可作为生境"指纹"标签的独特属性使其更能有效地应用于鱼类资源时空动态的研究。现针对了解较少的海洋鱼类耳石微化学所涉及的主要元素,综述了Sr:Ca值和多元素组合在这些鱼类生活史重建、迁移模式反演和资源种群识别上的研究进展。进展显示,海水中Sr:Ca值的微小变化可以通过在海洋鱼类耳石中的元素积累而放大,有助于把握鱼类的种间差异或种内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差异。耳石中多元素组合的分析,亦可有效解释海洋鱼类生活史不同阶段间的生境转换和洄游特征,甚至"破译"复杂的资源种群结构。耳石微化学在海洋鱼类养护研究上具有极大的潜力,相关研究需要在我国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更大的支持。

关键词: 海洋鱼类 耳石 元素指纹 吸收 洄游模式 种群识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硇洲渔港南港海域波浪场数值模拟研究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5

摘要:通过推算影响工程海域的天气过程,得到工程海域-10m水深处不同重现期设计波要素,然后采用Mike21-BW波浪数学模型,对防波堤布置方案和港内波况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工程受SW、W和NW向风浪影响较大,外海波浪传播至防波堤和护岸位置处,并无明显衰减,防波堤对港内掩护效果较好;北防波堤的建设十分必要,可显著阻挡NW向波浪,明显改善港内泊稳条件。

关键词: 防波堤 波浪分布 Mike21-BW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催产方法及幼虫培养条件

渔业科学进展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江珧亲贝的最佳催产方法及减少工厂化育苗过程中栉江珧幼虫上浮粘连现象,分别研究了不同催产方法对受精率和胚胎发育的效果,不同培育密度和培育方式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阴干4 h后用升温3℃的次氯酸钠中和海水,可诱导亲贝大量排放精卵。并且对卵子受精及胚胎发育影响较小。幼虫培养实验结果显示,幼虫最适培育密度为1 ind/ml,在降低幼虫培育密度的同时,在培育池内安装造浪泵,使培育水体流动起来,能够有效减少幼虫的相互粘连提高幼虫的成活率。

关键词: 栉江珧 催产 胚胎发育 幼虫培育 上浮粘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池鲫鱼和异育银鲫的脂肪酸及风味物质的比较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GC-MS和HPLC测定龙池鲫鱼和异育银鲫肌肉风味物质和脂肪酸,确定其在龙池鲫鱼和异育银鲫中的差异。结果表明:生鲜的龙池鲫鱼和异育银鲫的肌肉正己醛含量无显著差异,经加热后两种鱼的肌肉正己醛含量分别增加了9.72和43.17倍。脂肪酸EPA和DHA的含量生鲜龙池鲫鱼分别为2.76±1.28和9.35±1.17,显著高于异育银鲫EPA含量0.98±0.24和DHA含量3.71±0.71,并且加热后差异更加明显。生鲜状态下龙池鲫鱼肌苷酸(IMP)含量低于异育银鲫,但经热处理后异育银鲫所含IMP较生鲜时略微下降,而龙池鲫鱼IMP大幅增加,绝对含量超过相同处理条件下的异育银鲫。小肽含量丰富,肽2为主要成分,异育银鲫含量显著高于龙池鲫鱼(p<0.05);加热后含量均显著降低,但仍具显著差异性(p<0.05)。

关键词: 鲫鱼 肌肉 脂肪酸 正己醛 核苷酸 小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个尼罗罗非鱼群体GHSR基因5'侧翼序列的多态性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南方水产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试验以快长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普通尼罗罗非鱼2个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PCR扩增与测序,获得GHSR基因5'侧翼区序列77条,片段大小为1 217 bp。共检测出变异位点57个,包括12个插入/缺失位点和45个多态性位点。共发现16种单倍型,其中Hap2可能为原始单倍型。16种单倍型在进化树中聚为A和B 2支,A支中有11种单倍型,在普通群体和快长群体中均有分布,但快长群体中所占比例较高;B支中有5种单倍型,均分布于普通群体中。遗传多样性参数显示普通尼罗罗非鱼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Pi)、单倍型多样性(Hd)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都高于快长尼罗罗非鱼群体。AMOVA分析结果显示快长和普通尼罗罗非鱼2个群体之间的Fst为-0.200 0(P>0.1),表明2个群体间遗传分化不明显,且2个群体的遗传差异主要来自群体内(120%)。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GHSR基因 5'侧翼区 多态性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渔船补助政策分析及对我国FRP渔船业的启示

中国渔业经济 2015

摘要:论文以日本渔船历史文献以及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总结日本FRP渔船改造升级的发展经验,分析我国FRP渔船业的发展路径及相关政策扶持的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十三五期间要大力发展我国FRP渔船,为加快建设现代渔业、实现渔业现代化提供装备保障。论文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并结合实际调研数据指出:我国的FRP渔船业发展正于启动期,政府应起到主导性作用。我国可以借鉴日本政府在推动FRP渔船业发展的经验,大力鼓励制造FRP渔船的渔民,同时研讨相关的优惠政策方向与思路。

关键词: 日本 FRP渔船 改造升级 优惠政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常态下科研管理的新要求——浅谈《改革方案》对科研管理的指导作用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15

摘要: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了全面科研管理制度的改革,颁布了诸多的科研管理制度和规定,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也响应国家号召,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提高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的政策和制度。文章针对《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提出了新常态下基层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发展规划编制、科研项目过程管理、科研信用等级建立、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新要求,探索新形势下进行有效管理的策略,协助各级主管部门做好科研管理工作,激发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力,研究开创更多科研成果。

关键词: 新常态 科研管理 新要求 改革方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