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茶树AFLP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

茶叶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改进的AFLP技术体系,对祁门4号×潮安大乌叶的F1代群体进行连锁图谱的构建。经22对引物组合的选择性扩增,共获得1925条带,平均每对引物产生87.5条带,获得多态性带485条,多态性带的比率为25.19%。共有356(73.40%)个多态性位点符合孟德尔分离比例(P=0.01),其中发生1:1分离的位点为247(69.38%)个,发生3:1分离的位点为109(30.62%)个。采用Mapmaker/Exp3.0软件进行连锁分析,分别构建了祁门4号与潮安大乌叶的AFLP分子连锁图谱,其中母本图谱包括由208个标记组成的17个连锁群,总图距为2457.7cM,标记间平均间距为11.9cM。父本图谱包括由200个标记组成的16个连锁群,总图距为2545.3cM,标记间平均间距为12.8cM。

关键词: 茶树 分子连锁图谱 AFL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抗草品种选育研究初报

生态学杂志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PI312777抗草稻种材料,与本单位优质稻核心种质及其衍生系统材料广泛杂交配组,创建一批以PI312777衍生系统为主的新型育种材料。建立水稻抗草育种圃,重点针对抗草特性和综合农艺性状,通过田间抑草效应筛选,培育水稻抗草苗头株系,在稳定世代(F4代以上)应用以水稻特征次生物质为标记评价水稻品种(系)化感潜力的方法,辅助选育水稻抗草新品种(系)。初步提出适合华南稻区的以田间筛选和评价为主,以特征次生物质标记评价水稻品种(系)化感潜力的方法为辅,田间与实验室相结合,操作性强、简便有效的水稻抗草育种方法。

关键词: 水稻 抗草 育种圃 化感潜力 特征次生物质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蛹虫草人工代料培育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 2005 CSCD

摘要:从栽培房建设、培养基配方、菌种选育和制备、栽培工艺流程及管理等方面详细叙述了蛹虫草人工代料培育技术 ,为蛹虫草的人工代料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

关键词: 蛹虫草 代料培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丰华占和粤香占对水肥互作的产量效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常规水作(P)和覆草旱作(M)、肥料种类、肥料用量(高量,HD;低量,LD)及其 交互作用对丰华占和粤香占水稻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种类对早稻、晚稻产量均无明显影响,基肥1次 施用芭田包膜控释肥(BT)和华南农大控释肥料(AgroBB)的产量与分3次施用尿素(Urea)的相同。早稻尿素处 理,M的产量>P的产量,两种控释肥均表现为P的产量>M的产量;晚稻均是P的产量>M的产量。晚稻覆草旱 作Urea,BT,AgroBB处理较常规水作的相应肥料处理分别减产17.6%,21.5%和12.1%。早、晚稻水作BT和 AgroBB的效果优于旱作,旱作下晚稻的效果优于早稻,两种控释肥料间AgroBB的效果优于BT。施N量150 kg/hm2的产量显著大于225 kg/hm2。早稻LD的产量较HD高4.6%-7.2%,晚稻的高7.1%-9.7%。早晚稻 尿素处理LD的增产率最大,BT和AgroBB的无显著差异。早稻、晚稻各种肥料处理下,丰华占和粤香占的产量均 无明显差异。除AgroBB处理早稻的水分管理X施肥量X品种,及晚稻的水分管理X施肥量、施肥量X品种的交互 作用对水稻产量有显著影响外,其余的肥料,施肥量、水分管理、品种间的交互作用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试验中 施用尿素和BT的稳产性差,而AgroBB具有稳产效果。在珠江三角洲栽培丰华占,建议早稻采用浅灌和利用降雨, 结合稻草覆盖的水分管理措施,每公顷施用150 kg N(尿素),并按基肥40%,分蘖初期30%和分蘖末期30%分 配。晚稻可采用同样的施肥量和分配原则,但建议在孕穗期和抽穗期采用常规水作以获得最大产量。

关键词: 水分管理 施肥量 肥料种类 品种 交互作用 产量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椹原汁澄清工艺的研究

广东蚕业 2005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桑椹原汁的澄清方法,比较了果胶酶、明胶澄清剂和壳聚糖澄清剂对桑椹原汁的澄清效果,确定了桑椹原汁的澄清方式为:明胶澄清剂添加量为3.0×10~(-2)ml/ml,温度30℃,澄清1.5h,然后通过4000r/s的离心机高速离心10min后,离心后的液体再经过硅藻土过滤,可得到在660mm处透光率为64.1%的澄清桑椹原汁。

关键词: 桑椹 桑椹原汁 澄清 明胶澄清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树疏果研究概况

北方园艺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绿色食品专用有机肥的研制与评价

磷肥与复肥 2005

摘要:选用褐煤腐植酸为主要有机原料,采用"二次造粒、二级干燥"生产技术,研究和开发了一种绿色食品专用有机肥产品O.F.HA(2.50.51.0,有机质30)。该技术解决了传统有机肥造粒难、难干燥的问题。与复混肥(1648)等养分大田试验结果显示,在供肥充足的情况下,施用O.F.HA,作物增产14.4%~16.1%。

关键词: 腐植酸 有机肥 绿色食品 工艺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稻品质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05 CSCD

摘要:对杂交稻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综述,提出了优质杂交稻的亲本选择与组配策略。同时,对广东近年水稻优质化育种进展作了简要概述。

关键词: 杂交稻 品质 遗传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仙婆果”荔枝

中国热带农业 2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季柚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间的关系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简单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等不同方法分析四季柚净光合速率与多元相关变量间的关系, 并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了生理生态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多元逐步回归方法最优,通径分析次之;影响净光合速率的因子主要是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叶面水汽压亏缺和光照。

关键词: 四季柚 净光合速率 相关分析 生理生态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