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CC09在小麦根部定殖的电镜观察及防病效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抗利福平标记菌株的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了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CC09在小麦根部的定殖能力及消长动态,发现菌株CC09在小麦根内、根表和根际均能定殖,接种后5 d定殖量分别稳定维持在2.7×105、2.0×105和5.5×105 cfu/g。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菌株CC09能够在小麦根组织的皮层细胞、细胞间隙、中柱鞘及髓腔中定殖,且不影响根组织细胞结构。室内盆栽试验表明,用菌株CC09发酵液灌根处理小麦,对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侵染引起的麦苗赤霉病的防效高达90.7%,表明菌株CC09是潜在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生防菌,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内生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定殖 透射电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常州地区夏秋叶菜防虫网安全生产技术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

摘要:从防虫网基地选择、建设要求以及安全生产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常州地区夏秋叶菜防虫网安全生产技术。

关键词: 防虫网 叶菜 安全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宁恢8号的条纹叶枯病抗性

中国水稻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改良宁恢8号的条纹叶枯病抗性,以含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bi的品种关东194为供体,通过杂交、回交,利用与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bi和恢复基因Rf1a共分离的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将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bi导入宁恢8号,结合田间抗性和性状鉴定,至BC3F3育成10个条纹叶枯病抗性显著提高、农艺性状优良的改良系。选择其中4个综合性状较优的株系分别与不育系A25、A19和A70进行配组鉴定。结果表明,改良系-2所配组合的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对照宁恢8号的相应组合。

关键词: 杂交粳稻 恢复系 条纹叶枯病抗性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正交试验的重组碱蓬脆片配方优化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碱蓬为主要原料,添加辅助成分,利用热风干燥和真空微波干燥技术生产重组脆片。固定碱蓬添加量100 g,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和感官评价,研究面粉、糯米粉、胡萝卜、洋葱、植物油、香辛料、鱼汤浓缩汁、芝麻的添加量对产品外观、口感及揭盘的影响。结果表明,面粉和植物油对脆片的感官评分影响最大,重组碱蓬脆片的最佳配方为:碱蓬100 g,面粉20 g,糯米粉13 g,胡萝卜35 g,洋葱20 g,植物油1 mL,香辛料0.08 g,鱼汤浓缩汁30 mL,芝麻6 g。

关键词: 碱蓬 正交试验 重组脆片 配方 联合干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半定量ELISA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江苏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适合蔬菜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半定量ELISA免疫检测方法,以实验室自制的针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广谱性抗体为材料,以间苯氧基苯甲酸(PBA)为半抗原,分别用活性酯法、混合酸酐法和6-氨基己酸法偶联鸡卵清蛋白(OVA)制备3种包被抗原,开展了半定量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免疫检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6-氨基己酸法合成包被抗原效果最优;检测时无需将抗原抗体过夜提前预混,抗原抗体反应时间以45 min较佳;无净化步骤的大白菜基质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小,该方法对63个大白菜样品的假阳性检出率和假阴性检出率分别为9.3%和2.7%,表明该方法具备对大量大白菜样品快速初筛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半定量ELISA 大白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泗稻785高产稳产性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更全面详细了解水稻新品种泗稻785的丰产性能,以2011年江苏省淮南迟播组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对泗稻785和对照品种徐稻3号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进行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比较分析,表明泗稻785丰产性能高,稳定性能好,适应范围广,是一个理想的具有推广价值的极具超高产潜力的水稻新品种。

关键词: 泗稻785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灰飞虱原肌球蛋白的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筛选灰飞虱cDNA酵母表达文库发现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能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P10蛋白发生互作。研究旨在克隆灰飞虱原肌球蛋白基因(Tm),将其在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纯化Tm蛋白,免疫大白兔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分析Tm在灰飞虱与RBSDV互作过程中的作用提供抗体条件。【方法】根据与之高度同源的Tm基因信息确定灰飞虱Tm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提取灰飞虱总RNA,采用RT-PCR方法从灰飞虱中克隆Tm的ORF,连接至pMD-18T载体后进行测序分析,利用DNAstar软件分析该基因序列及其编码的蛋白特性。将测序验证正确的Tm通过EcoR V和BamH I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终浓度为0.4mmol·L-1的IPTG诱导表达4 h后检测Tm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离心收集诱导表达的大肠杆菌菌液,进行超声波破碎处理,收集上清及沉淀,采用SDS-PAGE分析融合蛋白的表达。利用Ni-NTA Agarose纯化上清中的可溶性融合蛋白,经100 mmol·L-1咪唑洗脱和0.01 mol·L-1 PBST溶液透析后获取纯化的Tm融合蛋白,免疫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血清,并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血清效价。纯化的Tm融合蛋白及灰飞虱总蛋白经SDS-PAGE分离后,用制备的Tm多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析抗体的特异性。【结果】序列分析显示,灰飞虱Tm的ORF大小为852 bp。采用RT-PCR克隆获得此ORF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扩增所得灰飞虱Tm的ORF长为852 bp,编码283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大小为32.6 kD。序列比对结果发现所编码蛋白在不同物种间保守。将Tm ORF克隆入pET-32a(+)表达载体后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显示,融合蛋白大小约为55 kD,主要以可溶性蛋白形式表达,在包涵体中也有少量表达。纯化上清中的可溶性Tm融合蛋白,免疫大白兔,制备了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测定结果显示该抗体具有较好的灵敏度,效价大于1﹕409 600。采用制备的Tm多克隆抗体检测纯化的Tm融合蛋白及灰飞虱总蛋白,分别检测到一条约55 kD和约37 kD的特异性条带,表明该抗体有较强的特异性。【结论】克隆获得了灰飞虱Tm的ORF,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了诱导表达,纯化获得了Tm融合蛋白,制备了高效价的Tm多克隆抗体。

关键词: 灰飞虱 原肌球蛋白 克隆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牛奶中多种季铵类化合物残留

分析化学 2014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快速测定牛奶中季铵类化合物多残留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以乙腈提取目标化合物,弱阳离子固相萃取柱萃取净化,氮吹浓缩处理,C18色谱柱分离,0.1%乙酸-20 mmol/L乙酸铵甲醇溶液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扫描。目标化合物在7 min内实现良好分离,并在各自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方法的定量限: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和双十烷基二甲基溴化铵为0.2μg/k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1.0μg/kg。在2.0,10和20μg/kg添加浓度,目标化合物在纯牛奶、鲜牛奶和低脂牛奶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0.5%~96.6%,69.1%~87.9%和67.1%~93.3%,相对标准偏差为1.4%~11.6%。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牛奶中季铵类化合物多残留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牛奶 季铵类化合物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弱光对植物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弱光普遍存在于植物生长过程中,影响着植物的光合作用。本文综述了弱光条件对不同植物光合器官、光合作用以及光合产物的影响,同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弱光 光合特性 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新品种-苏翠2号

中国果业信息 2014

摘要:"苏翠2号"是以"西子绿"为母本、"翠冠"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砂梨新品种.201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委员会品种认定(苏鉴果201107).

关键词: 新品种 砂梨 审(认)定 农作物品种 杂交选育 西子绿 委员会 江苏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