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盐胁迫对不同基因型芦笋萌发的影响及盐碱地育苗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9种基因型芦笋种子为试材,研究盐胁迫对其发芽率的影响。以筛选出的芦笋品种Altas为试材,研究育苗方法、移栽苗龄对盐碱地芦笋育苗及移栽后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芦笋品种耐盐能力差异显著,Apollo、Altas、井冈701能耐受0.3%或更高浓度的NaCl胁迫,可作为江苏省滨海滩涂盐碱地区发展芦笋产业的优先选择品种;采用基质浇灌NaCl育苗、移栽苗龄100~120 d等措施,可提高芦笋幼苗对盐碱地的适应能力,幼苗成活率达85%以上,且移栽后缓苗期短,生长旺盛。


氮肥运筹对稻茬小麦干物质和氮磷钾垂直分布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稻茬麦合理的氮素施用及秸秆养分归还特征,以宁麦9号和豫麦34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基追比例(1∶9,3∶7,5∶5,7∶3,施氮量225 kg/hm2)对小麦群体干物质、氮、磷和钾积累垂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产量以基追比5∶5处理最高。植株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存在明显的层次分布,适当提高追肥比例显著提高了植株各层干物质、氮、磷和钾素的积累量。不同施氮处理叶片干物质、氮、磷主要积累于中上层,钾积累于下层;茎鞘干物质和钾主要积累在下层,氮、磷积累在中上层。各叶层、茎鞘层干物质、氮、磷、钾积累量与籽粒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残茬秸秆(倒4层叶+倒4层茎+颖壳和穗轴)干物质、氮、磷、钾还田量占秸秆总量的比例分别约为50%,40%,50%,40%。


基于生物量的油菜叶曲线模型
《江苏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片是油菜最主要的光合器官之一。为定量描述油菜主茎叶曲线,基于2011~2012年和2012~2013年不同品种、移栽密度及施肥水平油菜田间试验,通过观测不同处理油菜叶片的长度、切角、弦角和弦长,分析了直叶片叶曲线方程的生物学意义,构建了直叶片概率模型;假设并验证了弯曲叶片叶曲线方程,定量了叶弯曲度与生物量的关系,构建了叶曲线模型。结果显示,直叶片概率在归一化叶位区间(0,0.4]和(0.4,1]内趋势不同,可用分段函数拟合;叶弯曲度随生物量的增大而减小,可用倒数函数拟合。所建模型利用直线方程模拟直叶片叶曲线,用二次函数模拟弯曲叶片叶曲线。经独立试验资料检验,所建模型对直叶片概率及叶弯曲度均具有较好预测性。


花生新品种中花16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中花16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引进的珍珠豆型中大果早熟花生新品种。2010—2011年参加江苏省花生新品种鉴定试验,平均产量3 834.6 kg/hm2,比对照泰花5号增产9.6%;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 378.5 kg/hm2,比对照泰花5号增产14.9%。该品种产量潜力高,熟期早,中抗叶斑病和锈病,种子休眠性强,抗旱性和抗倒性较好,品质优良,适合在江苏花生主产区尤其是淮南花生区推广种植。


大豆GmTAW1基因的全基因组鉴定和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水稻增产基因OsTAW1,从大豆全基因组中鉴定出23个GmTAW1同源基因家族成员,分析了大豆GmTAW1基因家族成员的保守结构域,并利用MEGA 4.1软件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研究了大豆GmTAW1基因成员的表达特征,为大豆产量性状的分子技术改良提供了候选基因资源。


转基因油菜 W-4 fad_2基因沉默的种子特异性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4
摘要:目的]研究转基因油菜W-4的种子fad2基因受RNAi干扰的效果及其器官特异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比较了转基因油菜W-4与非转基因对照Westar开花后第7、14、21、28天的种子以及越冬期油菜根、茎、叶器官中的fad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对照Westsr种子中fad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随开花后的天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W-4种子中fad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开花后第21、28 d较对照westar显著下降,降幅达到60%。说明转基因油菜W-4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表达的fad2基因的dsRNA干扰了fad2基因表达。W-4与westar在越冬期根、茎、叶器官中fad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显示:W-4种子中油酸脱饱和指数(ODP)平均为0.07较Westar的0.24下降了75%;但越冬期根、茎、叶中的油酸脱饱和指数两者无显著差异。研究还发现转基因油菜fad2基因表达下降的时期与napin基因表达时期同步,均始于开花后21 d左右。[结论]结果表明转基因油菜中RNAi干扰fad2基因表达具有种子特异性,不干扰其它器官的fad2基因表达。表明目标基因的表达受napin启动子的准确控制。
关键词: 转基因油菜 实时荧光定量PCR fad2基因 表达特异性


添加秸秆与氮肥用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添加秸秆与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干物质转运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为确立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的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选用宁麦16为试验对象,采用盆栽试验,设置秸秆和氮肥2个因素,其中秸秆设添加(26g/盆)和不添加2个水平,氮肥设5个水平,其小麦全生育期的施氮量分别为0,0.08,0.12,0.16,0.20g/kg,共计10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干物质转运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变化,最后对添加秸秆、氮肥用量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效应量进行计算。【结果】无论添加秸秆与否,小麦籽粒产量均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施氮均能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添加秸秆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籽粒千粒质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小麦花前贮藏干物质转运量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而花前贮藏干物质转运效率及其对籽粒产量贡献率均明显下降。小麦各生育阶段氮素累积量和花前氮素转运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而花后累积氮素对籽粒氮贡献率显著上升。随着氮肥用量的提高,氮肥农学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氮肥表观回收效率在各氮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效应量分析表明,氮肥水平效应量大于添加秸秆以及添加秸秆×氮肥水平交互效应,而添加秸秆对小麦千粒质量和氮肥农学效率有显著影响。【结论】在添加秸秆条件下配施氮肥可以提高小麦产量、干物质转运和氮肥利用率,有利于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
关键词: 秸秆添加 氮肥水平 干物质转运 氮素利用效率 小麦栽培


不同播栽方式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武运粳24号为供试材料,设置直播稻Ⅰ(6月1日播种)、直播稻Ⅱ(6月17日播种)、手栽秧、机插秧等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播栽方式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期直播稻的分蘖发生速度、高峰苗数均明显大于手栽秧和机插秧,这是直播稻有效穗数大于手插秧和机插秧的重要原因,而分蘖成穗率直播稻显著低于手栽秧和机插秧。直播稻的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大多显著小于手栽秧和机插秧。不同播栽方式水稻产量从高到低依次是:机插秧、手栽秧、直播稻,直播稻适当早播,能够提高产量。从经济效益看,机插秧的经济效益最高,直播稻虽然投入的成本较少,但由于其产量较低,因此经济效益不高。通过适当早播,提高直播稻的产量,可以增加其经济效益。


猪支原体肺炎净化研究进展
《中国动物保健 》 2014
摘要: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生产的传染病,该病传播迅速,且一旦侵入就难以清除,控制和净化该病已成为世界养猪生产所面临的挑战。世界各国都采取了各种不同的措施净化此病,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列举了美国,欧洲各国及中国猪支原体肺炎净化成功例子及经验,并加以总结归纳,为国内猪支原体肺炎的净化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