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凝胶组成对小麦SSCP技术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SCP技术易受凝胶浓度、丙烯酰胺与甲叉双丙烯酰胺的比例和添加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探讨了凝胶中丙烯酰胺与甲叉双丙烯酰胺的比例、凝胶浓度和添加物等。结果显示:凝胶中丙烯酰胺与甲叉双丙烯酰胺的比例为29∶1、凝胶浓度为12%、凝胶中不添加蔗糖和甘油为最佳的凝胶组成,单链DNA条带清晰,杂带少,容易观察。
关键词: 小麦 聚丙烯酰胺凝胶 DNA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杆菌介导葡萄糖氧化酶基因转化油菜
《江苏农业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甘蓝型油菜带柄子叶为转化受体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基因的转化,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获得大量的不定芽。PCR检测结果显示其中22株呈阳性。淀粉-KI染色结果表明在转基因植株中检测到H2O2。在转基因植株×非转基因植株(F1代)中,卡那霉素抗性筛选显示86%的株系呈现典型的孟德尔单基因显性遗传。F1代盛花期茎秆菌核病活体接种结果证实,转基因植株后代菌核病抗性明显提高。证实GO基因已转入油菜植株中并得到有效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lAc在生防菌B-916中的表达
《江苏农业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B-916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为拓宽其防治范围,兼治病虫害,本研究采用B-916内源芽孢形成期特异表达启动子成功实现了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lAc在野生型生防菌B-916的高效表达,成功构建了兼治水稻病、虫害的工程菌E-916.经SDS―PAGE电泳分析,异源CrylAc基因在对数生长后期其表达产物杀虫晶体蛋白占到胞内总蛋白的28%.杀虫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构建的工程菌对水稻二化螟具有杀虫活性,且保持了其原有对水稻纹枯病的拮抗性能.构建的工程菌具有良好的分离稳定性,连续培养25h,稳定性高于95%;连续培养50h稳定性高于70%;连续稀释培养50h,质粒丢失频率为每代小于10^-3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红外光谱法在测定油菜籽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中的应用
《江苏农业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技术非破坏性测定油菜籽的油酸、芥酸和含油量,并建立数学模型。内部交叉验证表明:该方法测定上述3个品质参数的定标方程决定系数分别为0.979 2、0.992 4和0.974 9,均方差依次为1.96、1.56和0.67,与化学测定方法有类似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外部检验结果表明,油酸、芥酸和含油量的近红外测定值与化学测定值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99和0.97,平均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2.31%、0.29%、0.76%和4.21%、3.40%、1.90%。装样质量对近红外测定值精度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装样质量为0.50 g时,对测定值影响较大;当装样质量为1.00~1.50 g时,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小;当装样质量大于1.50 g时,近红外测定值与化学测定值基本一致。重复性分析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法重复性好,达到国标要求。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完全可以用来快速、简便、非破坏性测定育种材料,是油菜低世代材料品质筛选的重要手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甜)椒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与分布
《华北农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辣(甜)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8A和9个不同基因型的辣(甜)椒恢复系为材料,研究其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结果表明,匈804、LS7、湘紫、洛紫、SI201、转育R甜和转育R辣均能完全恢复21A和8A的不育性,具有1对显性恢复基因,湘紫、洛紫和转育R辣的恢复基因为等位基因,与SI201恢复基因不等位。南昌92-1和洛甜2号对21A和8A的不育性只能部分恢复且恢复率存在差异。利用辣(甜)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延A、8A与138个辣(甜)椒自交系测配414个杂交组合,其中有102个组合育性完全恢复,占24.6%;有146个组合育性分离,占35.3%;有166个组合育性完全不恢复,占40.1%。在恢复的组合中,辣椒恢复系占82.4%,甜椒恢复系仅占17.6%,表明恢复基因的分布主要存在于辣椒材料中,甜椒材料相对较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短低温桃品种引种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对来自美国的Sunraycer、Sunsplash、Crimsonbaby、Sunblaze、Flordaglo,巴西的巴6、Chula和中国台湾省的春蜜等短低温桃品种,进行了物候期、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生长结果习性以及果实经济形状的观察调查与鉴定评价。Chula、春蜜风味甜,综合性状较好,可作为生产品种推广;Flordaglo和Sunraycer等其他桃品种风味偏酸,但着色较好,主要推荐用作育种亲本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LEAFY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葡萄LEAFY基因的表达调控规律,应用PCR技术从藤稔葡萄中克隆了1个长1833 bp的DNA片段,该序列含有2个内含子区域,编码402个氨基酸,与葡萄LEAFY同源基因VFL有99%的同源性。应用基因组步移法克隆了LEAFY基因的5′侧翼序列925 bp,拼接后的LEAFY基因及启动子序列共2 692 bp(GenBank登录号EF222286)。用PLACE、P lantCARE在线启动子预测工具分析表明:该序列含有启动子的特定结构,如TATA-box,CAAT-box等,另外含有一些顺式作用元件如MYB结合位点、ABA响应元件、光响应元件和一些其他的调控序列,说明葡萄LEAFY基因的表达可能受MYB、ABA和光等的调控。用FootPrinter在线工具对葡萄与拟南芥等其他4种植物的LEAFY同源基因启动子进行比较,发现不同植物的启动子既有保守性,又有多样性,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分布相似,但也有区别,暗示了LEAFY基因表达调控的精确性或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棚架树形对梨生长结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对7年生丰水梨的水平形、漏斗形、折衷形和杯状形4种棚架形树形进行了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种棚架形早期树冠形成与定干高度和主枝选留数量有密切关系,其中以折衷形定干高1.75 m、主枝选留3个最好,水平形和杯状形居中,漏斗形较差。4种树形都以长果枝结果为主,果实主要分布于1.5~2.0 m高度范围之间,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以上层果实低于中下层果实,而可容性固形物含量则相反。综合比较4种树形,以折衷形梨树树体结构简单,修剪量轻,容易整形,操作方便,节约用工,适合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