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灌溉条件下保水剂对新疆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指导新疆灌溉棉区棉花节水灌溉和增产,通过大田试验,比较研究5种不同灌溉条件下保水剂对棉花生长、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水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能不同程度地抑制棉花株高,使主茎叶数、单株蕾数和叶面积减小,但单株铃数会增加。保水剂能促进棉花根系和蕾铃发育,使干物质由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的分配比增加13.8%~25.8%,同时增强了水分由根系向茎叶的运输能力。适宜减量灌溉(常规灌量的40%以上)条件下,施用保水剂在节水21.1%以上的前提下,仍能较对照(充足灌溉,且无保水剂)增产6.7%~22.0%;即使是以常规灌量的40%进行灌溉,施保水剂也能保障棉花不减产。在该试验条件下,常规灌量的80%为最适灌溉量,能使棉花产量较对照显著提高22.0%(有保水剂)和7.4%(无保水剂)。初步分析认为,引起棉花增产的直接原因是单株铃数和单铃质量增加,间接原因是保水剂调控了不同器官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以及水分代谢状况。
大豆花叶病毒的组织印迹与RT-PCR检测
《大豆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改进的组织印迹方法批量检测黄淮地区69份SMV样品,结果显示42个标样呈现非常清晰的蓝紫色阳性反应,26个标样显色较弱而无法确证,1个标样呈阴性反应。进一步对图片进行600 dpi扫描并放大200倍进行分析,发现26个显色弱的标样中有25个呈阳性反应,1个标样显色很弱仍无法确证,使得检出率提高了37%。利用RT-PCR程序对随机选取的8个样品进行验证,发现纯化与未纯化的RNA模板均能得到较为清晰的扩增条带,而只有纯化后的PCR产物二次扩增才有预期的条带,且双酶切可产生245 bp、255 bp和307 bp 3个预期的片段。表明改进的组织印迹方法能够用于批量、高效地检测SMV,而RT-PCR可用于更为精确的检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KAP1.1基因克隆与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768只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为实验材料,采用测序和PCR技术分析KAP1.1(B2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测序表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KAP1.1基因存在30 bp的插入/缺失,12%PAGE电泳证实KAP1.1基因存在6种基因型:(341 bp)AA型、(311 bp)BB型、(281 bp)CC型、(341 bp/311 bp)AB型、(341 bp/281 bp)AC型和(311 bp/281 bp)BC型,基因型频率依次为0.0208、0.5534、0.0260、0.1589、0.0456和0.1953。检测到A、B和C3个等位基因,基因频率依次为0.1230、0.7305和0.1465。研究结果将为开展优质细毛羊毛性状功能基因的研究提供基础。
关键词: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 KAP1.1 SNP 基因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蓖麻毒素B链的克隆表达与鉴定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CR法扩增出蓖麻毒素B链基因,并将其与PMD18-T克隆载体相连接,经序列分析正确后插入到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RTB,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化入BL21感受态中,经IPTG于37℃诱导表达后,得到的融合表达的目的蛋白质经SDS-PAGE分析,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1 000,利用Western与间接ELISA鉴定证明,其具有抗原性,为制备RTB单克隆抗体及提高检测方法的敏感性打下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附红细胞体部分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自然感染附红细胞体的石河子和杭州两地的绵羊无菌采集血液,分离附红细胞体并提取基因组,根据已公布的绵羊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扩增出约1 100bp目的片段。测序结果表明:目的片段长1 080bp、1 079bp(GenBank收录号EU916726、FJ440328),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序列与参考序列(AF338268)同源性达99.7%,证实该病原是绵羊附红细胞体。将该序列与5种支原体、14种血营养菌及立克次氏体等相应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系统进化树表明,绵羊附红细胞体和其他血营养菌在进化关系上组成一个大的分支,与支原体科,支原体属病原最为接近,与立克次氏体科的病原较远。分析结果与Neimark等提出的观点一致,将这类血营养菌划归支原体科、支原体属。
关键词: 绵羊附红细胞体 16S rRNA基因 PCR 系统进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高粱汁生物贮藏技术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一种新的甜高粱汁液的生物贮藏方法。根据乙醇比糖容易保存的原理,在榨汁后立即将糖汁进行发酵,然后在绝氧的条件下对发酵液进行保存,从而达到长期贮藏的目的。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液在贮藏九个月后不发生变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滴灌条件下不同盐水平对棉花根系分布的影响
《棉花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膜下滴灌土壤盐分分布对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滴灌水分运移的影响,在0~30 cm土层形成脱盐区,土壤盐分明显下降,养分含量也很低,30 cm以下是积盐区。土壤盐分对棉花根系分布影响显著,0.32 dS.m-11、.12 dS.m-1和1.90 dS.m-1处理总根长分别为26.35 m、49.54 m和34.40 m,但在土层表现不同。在0~30 cm脱盐区内,1.12 dS.m-1和1.90 dS.m-1处理的根长密度明显高于0.32 dS.m-1处理,而在40~50cm却低于0.32 dS.m-1处理。研究认为,在盐胁迫条件下,棉花根系分布进行适应性变化,产生补偿效应,通过显著的增加脱盐区(0~30 cm土层)根系数量,来获得更多的水分、养分保证棉花生长的需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及效益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阐述了甘肃省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实施保护性耕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结果表明,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推动甘肃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