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酵素中γ-氨基丁酸

中国饲料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衍生时间、衍生温度、检测波长、流动相比例与柱温条件的选择,建立一种灵敏检测酵素中γ-氨基丁酸的方法.以邻苯二甲醛为衍生化试剂,衍生时间2 min,衍生温度为室温,色谱条件为:检测波长334 nm,流动相为乙腈-20 mmol/L结晶乙酸钠溶液(体积比20:80),柱温25℃,流速0.8 mL/min.结果表明:在浓度为0.3μg/mL~1 mg/mL时线性关系良好(R2=0.9997),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2.17% ~104.29%,相对标准偏差为0.51%~3.99%(n=5),检出限为0.1μg/mL,并采用建立的方法测定了不同酵素样品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酵素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检测.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酵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检测 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极早熟杏新品系SN14-6-17E新梢与果实生长发育动态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极早熟杏新品系SN14-6-17为研究对象,对其新梢与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年生长周期中,SN14-6-17E新梢共有3次生长高峰,分别形成春梢、夏梢和秋梢;SN14-6-17E 3月24日盛花,5月21日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59 d,果实发育过程中有2次生长高峰,呈双"S"型曲线.新梢生长和果实发育关系密切,果实发育前期,新梢和果实间养分竞争激烈,中期竞争减弱,协同作用,果实所需养分逐渐由树体储存养分向新叶光合作用产生的养分转移;果实发育后期部分新梢停止生长,此消彼长,叶片光合作用所积累的有机物质为果实膨大提供养分.

关键词: 极早熟杏 新梢 果实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油分含量与耐盐性协同改良技术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22

摘要:为了培育高油、耐盐棉花新品种,以遗传基础丰富的远缘杂交后代作为亲本,利用复式杂交育种群体规模控制抉选模型、综合性状评估参数、油分无损检测和世代梯次交叉逆境胁迫选择技术,实现棉花高产、优质、高油分、抗逆等性状优异基因的聚合,培育出适宜不同区域种植的高油、耐盐棉花新品种4个.这些育成品种目标性状突出,种仁油分含量高达33.6%~35.0%,全生育期耐盐指数1.15%~1.27%,实现了油分含量与耐盐性的协同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创立的棉花油分含量与耐盐性协同改良技术效果明显,为同类作物新品种选育提供了技术参考.

关键词: 棉花 高油 耐盐性 改良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产物农药对杏树蚜虫的防治效果

中国植保导刊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天然产物农药对杏树蚜虫的防效,以吡虫啉为对照药剂,开展杏园施药试验,调查了 5种天然产物农药苦参碱、印楝素、除虫菊素、鱼藤酮和矿物油对杏树上春季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3%苦参碱水剂330倍液处理防效效果最低,校正防效显著低于药剂对照;0.3%印楝素可溶液剂200倍液和99%矿物油乳油150倍液药后2d的校正防效显著低于药剂对照,至药后6 d,两者校正防效与药剂对照差异不显著,但指标值均低于75%,效果不理想;2.5%鱼藤酮乳油200倍液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200倍液药后2~6 d的校正防效保持在94%以上,与药剂对照效果相当.由此推荐在杏园应用生物农药鱼藤酮或除虫菊素替代化学农药吡虫啉防蚜,实现对鲜食杏蚜虫的绿色防控.

关键词: 蚜虫 生物农药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黏土条件下小管出流灌溉不同灌水量土壤水运移特性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2022

摘要:为探究黏土条件下小管出流灌溉不同灌水量土壤水分下渗和侧渗特点,本研究采用玻璃砂箱模拟自然条件的方式,测定了流速为7.5 L? h-1,灌水量为30,40,50 L的土壤水分运动轨迹和试验开始24 h内土壤含水量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黏土条件下,7.5 L·h-1流量的小管出流,当灌水量为30,40,50 L时,试验开始24 h对应的横向运移距离分别为39.63,42.3,49.11 cm,垂直运移距离分别为36.81,43.7,50.83 cm;试验拟合了横向和垂直运移距离与时间的关系的经验公式、运移距离和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的经验公式,均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可以作为小管出流系统灌溉制度的设计依据.由以上结果得出,灌水量越大,小管出流灌溉的土壤水分横向运移距离和垂直运移距离越大,土壤湿润面积也越大.

关键词: 小管出流 入渗 水分运移 土壤含水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大豆品种产量与养分吸收差异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CSCD

摘要:当前大豆品种较多,不同品种适宜生长的环境不同.筛选适合养分吸收利用高效品种对黄淮海流域大豆养分高效利用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河北藁城大豆主产区,筛选河北省25个大豆品种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品种大豆产量与养分吸收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大豆产量间差异较大,产量介于881~4169kg/hm2,最大产量差异为3288kg/hm2.同时,不同品种大豆养分吸收利用间差异较大,高产品种籽粒氮、磷、钾平均养分吸收量较中产和低产品种分别显著增加43.9%、39.4%、41.2%和126.0%、124.9%、120.8%,而高产和中产品种每生产100kg籽粒氮、磷、钾平均养分需求量较低产品种分别显著减少9.8%、17.0%、28.9%和12.3%、16.0%、21.8%.不同大豆品种的产量与养分吸收利用差异明显,产量较高的品种养分吸收利用的能力也较强,在实际生产中选择适宜当地环境的品种,既可增加大豆籽粒产量,又可提高养分吸收利用效率,达到减少肥料投入的目的.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产量 养分吸收 差异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吡唑醚菌酯及其混配组合对玉米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中国植保导刊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吡唑醚菌酯对玉米根腐病病原菌禾谷镰孢菌、拟轮枝镰孢菌和尖孢镰孢菌的抑制效果,并采用种衣剂包衣技术评价了吡唑醚菌酯单剂以及与其他药剂混配组合对玉米根腐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对3种镰孢菌的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EC50为4.19~8.86 mg/L;药剂包衣处理显著降低了玉米根腐病发生率,吡唑醚菌酯单剂包衣处理防效可达62.99%,吡唑醚菌酯+咯菌腈+精甲霜灵组合包衣处理防效为84.53%.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镰孢菌 种衣剂 玉米根腐病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时期咸水滴灌对滨海盐碱地设施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番茄品种“妞内姆1618”为试材,利用5个不同浓度的咸水(2、3、5、7、9 g·L~(-1)),以淡水(0.3 g·L~(-1))为对照,分别在番茄前期、中期、后期进行滴灌,研究不同时期咸水灌溉对番茄产量及品质指标的影响,以期为盐碱地设施番茄咸水灌溉制度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前期≤5 g·L~(-1)咸水滴灌,产量及单果质量较对照降低不明显,但7、9 g·L~(-1)处理均达显著水平,而后期≤9 g·L~(-1)各咸水处理较对照差异均不显著,但却使中期单果质量显著降低;咸水滴灌提高了前期、中期的维生素C及有机酸含量,但却使果实后期的维生素C含量降低,使前期、后期果实硬度增加,且均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土壤含盐量低于0.3%的滨海盐碱区,根据番茄不同时期进行适宜浓度咸水滴灌,能够达到保产提质目的。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咸水滴灌 设施番茄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纤维品质对棉花絮用性能的影响

中国棉花 2022

摘要:为了解棉花纤维品质对其絮用性能的影响,测试比较了18个棉花品系的棉纤维品质、吸水率及其絮片的保温性能、压缩性能.试验结果显示: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89%、9.49%和14.04%;将所有参试材料分成吸水率差异显著的5个子集,子集内无显著差异;吸水率与马克隆值呈显著正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519,吸水率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无显著相关关系;参试纤维的絮片保温率在83.76%~90.36%;压缩回弹性在25.86%~80.64%,数据变化区间较大;保温率与压缩回弹性均与纤维马克隆值、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无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棉纤维的品质分型利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关键词: 纤维品质 保温率 压缩性 吸水率 相关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樱桃"三早二选一促"高效育种方法

河北果树 2022

摘要:甜樱桃具有结果早,见效快、绿色安全等优点,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栽培面积达23.33万hm~2以上,单位面积产值远远高于其它树种,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树种。但在甜樱桃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暴露无遗,如主栽品种单一、缺少不同熟期的优良品种,导致成熟期过于集中,果品供应周期短;良种化程度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