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轻度干热风条件下喷施复合寡糖提高冬小麦叶片生理活性和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植物刺激素寡糖具有提高作物抗逆能力的功效.研究复合寡糖制剂(KROPICO)提高冬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为冬小麦干热风灾害化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干热风灾害发生频繁的典型区域—河北省衡水市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置3个寡糖喷施处理,即拔节期喷施1次(BT)、开花期喷施1次(HT)、拔节期和开花期各喷施1次(BTHT);另设拔节期和开花期分别各喷施1次清水(CK)和KH2PO4(CKP),共5个处理.开花30天时测定了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离体叶片失水速率(RWL)、叶面积指数(LAI)和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调查了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试验期间小麦经历了两次轻度干热风胁迫.与CK相比,BTHT处理的小麦旗叶SPAD和LAI值分别显著增加了 12.36%和77.78%;BT与BTHT处理能分别显著降低第一次干热风后旗叶叶片失水速率(RWL)15.08%和21.73%,但在第二次干热风后各处理间无明显差异;HT处理的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活性显著提高了 16.91%;BTHT处理的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分别显著提高了 12.28%和12.89%.与CKP相比,BTHT和HT处理的LAI显著增加了 49.53%~50.47%,BTHT处理的GBSS和SSS活性分别显著增加了 6.30%和9.39%,HT处理的AGPase活性提高了 14.41%.与CK相比,除HT处理外,其它制剂处理的小麦产量显著增加了 6.69%以上,BTHT处理的小麦千粒重比CK也显著增加了 5.09%.两次干热风胁迫下,与其他3个制剂处理相比,BTHT处理显著提升了叶片生理特性、籽粒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和冬小麦产量.结合相关分析证实,GBSS和SSS活性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同时,SPAD、LAI和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均与产量正相关,RWL则与产量负相关.[结论]拔节期和开花期两次喷施复合寡糖处理(BTHT)可以提高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和水分含量,提高淀粉合成酶活性,协同提高小麦灌浆后期旗叶生长状况和淀粉积累量,增加粒重,促使轻度干热风胁迫下冬小麦稳产甚至增产.
关键词: 冬小麦 复合寡糖 叶绿素含量 离体叶片失水速率 叶面积指数 淀粉合成关键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文化元素助推谷子产业高质量发展构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摘要:谷子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哺育作物,围绕谷子的种植、食用等而形成的粟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标志。技术进步、需求潜力、生态环境约束和政策保障,决定了“小”谷子能够做成“大”产业。实现谷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应从传统粟文化的挖掘与宣传入手,融入谷子起源文化、种质资源文化、农具文化、饮食文化、精神文化、生态文化,通过文化引领促进谷子名优稀特品种的培育和产品精深加工,通过食育运动培育和扩大小米食品的消费需求,通过原产地域保护、会展节庆、文化营销等活动,提升品牌形象,提高谷子产品附加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期多雨季节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防治
《北方果树 》 2022
摘要:核桃(Juglans regia L.)因营养丰富成为世界四大干果(榛子、核桃、杏仁、腰果)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也是河北省重要的干果树种,主要分布于太行山及燕山地区,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支柱产业。河北省2019年核桃栽培面积达14.8万hm2,产量1.6万t,比2009年分别增加47.6%和126.6%。核桃为胡桃科核桃属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因雌雄花不同期现象而分为雌先型和雄先型,且不同品种的花期早晚差异较大。但同样要经历雄花开放、散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商品发酵菌剂对牛粪堆肥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不同市售发酵菌剂对堆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牛粪为堆肥原料,采用传统堆肥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添加4种不同商品发酵菌剂进行高温发酵,分析堆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和堆肥结束后真菌、细菌、放线菌群落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添加4种发酵菌剂均可以有效提高堆肥温度,其中菌剂C处理组的堆肥温度增速最快且高温持续时间最长,在堆肥3 d时,堆肥温度达到54℃,整个堆肥过程的平均温度较对照组增加了6.33℃,明显促进了牛粪发酵的进程.通过α多样性、样本层级聚类分析和距离热图分析发现,牛粪堆肥的真菌群落中子囊菌门占主导地位,相对丰度达59.36%;曲霉菌属、毕赤酵母属、马拉色霉菌属、链格孢菌属、镰刀菌属为优势属;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种发酵菌剂均显著降低了堆肥中节担菌属的相对丰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堆肥的细菌、放线菌群落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以菌剂C的效果最佳,其相对丰度约显著下降了14百分点,有效降低了堆肥过程中甲烷排放的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小麦千粒重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其耐热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春小麦灌浆中后期正逢高温天气,适于发掘与耐高温相关的QTL。本研究利用春小麦Avocet/Sujata重组自交系群体,自2016-2018年在石家庄藁城区和天津两地4个环境下种植,进行千粒重(TKW)、粒长(KL)和粒宽(KW)等性状QTL定位,探讨这些QTL与灌浆期高温和品种适应性的关系。结果显示:在4个环境下共检测到20个QTL。其中,5个与粒长相关,4个与粒宽相关,11个与千粒重相关。在千粒重相关QTL中,有1个兼控粒长(QTkw-5A.1/QKl-5A),3个兼控粒宽(QTkw-2A.1/QKw-2A.2、QTkw-3B.2/QKw-3B和QTkw-6A/QKw-6A);3个QTL(QTkw-2A.1、QTkw-4B和QTkw-5A.1)可在不同环境下重复检测到。在2017年(持续高温环境)和2018年(高温+超高温环境)石家庄试点共检测到7个千粒重QTL,可能与耐高温有关。其中,有2个主效QTL(QTkw-2A.1和QTkw-5A.1),分别解释13.8%和17.3%的表型变异,5个微效QTL(QTkw-2A.2、QTkw-3B.1、QTkw-3B.2,QTkw-4A.2和QTkw-6A),解释7.4%~9.9%的表型变异。这些QTL可能在今后的抗干热风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石家庄试点共检测9个千粒重QTL,其中6个加性效应来自Sujata(5个可在2017年和2018年高温环境下被检测到),3个来自Avocet(2个可在高温环境下被检测到)。可见,聚合了多个优异位点可能是Sujata具有高千粒重和广泛适应性的遗传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桃树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
《河北果树 》 2021
摘要:每年的4-8月是核桃树生长的关键时期,而这一时期由于气候适宜使树体极易出现病害和虫害威胁。虫害主要表现为云斑天牛、核桃小吉丁虫、核桃举肢蛾等,病害则多为黑斑病、枝枯病、腐烂病、炭疽病等。针对这些病虫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1核桃树虫害综合防控技术1.1云斑天牛又名核桃天牛,白条天牛,危害核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黍稷籽粒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粮油食品科技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分析18个黍稷(Panicum miliaceum L.)品种的籽粒含油量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黍稷籽粒含油量为2.54%~4.00%,均值3.71%。黍稷籽粒中主要脂肪酸为亚油酸(18:2n6)、油酸(18:1n9)和棕榈酸(16:0),含量区间分别为0.075~5.19、0.150~3.02和0.897~1.81 g/100 g,并含有棕榈油酸、硬脂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烷酸和二十四烷酸。不饱和脂肪酸(UFA)占总油脂的82.1%~94.6%。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10种脂肪酸含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聚类分析表明,脂肪酸组成在黍稷品种间的差异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