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牛蒡多糖调控糖脂代谢的研究进展

中草药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糖脂代谢紊乱与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多糖是重要的天然活性物质,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尤其是在抗氧化、抗炎、抗癌、调脂等方面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牛蒡多糖是药食同源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中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被发现具有调节机体脂质代谢、抗氧化、抗炎和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功能,能预防和改善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代谢综合征,是牛蒡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的物质基础。综述了牛蒡多糖在调控糖脂代谢的有益作用,并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牛蒡多糖防治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提供依据,并为牛蒡的开发利用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牛蒡 多糖 糖脂代谢 代谢综合征 作用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WOT分析法的农业科研机构科普教育发展的策略研究

农业科技管理 2023

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农业科普教育模式和科研机构科普发展概况,阐述了农业科研机构开展科普教育的现实意义,通过SWOT分析法探讨农业科研机构科普教育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建立科普平台、挖掘科技资源、创新组织模式、探索多元投入、健全人才队伍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农业科研机构科普教育发展的策略,以促进农业科研机构践行科学普及社会责任,助力科普事业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SWOT分析法 农业科研机构 科普教育 策略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院所青年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以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2023

摘要:青年科技人才是农业科研院所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是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有力推动者。文章以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对青年科技人才发展现状、成长环境进行分析,并对现有政策进行解析,从人才评价、使用管理、发展激励等多个维度探究如何建立更加完善的、符合青年人才成长规律的青年人才培养机制,以期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鼓励青年科技人员早日成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青年科技人才 培养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质及生根粉处理对9个木槿品种扦插繁殖的影响

园艺与种苗 2023

摘要:[目的]研究基质与生根粉处理对木槿扦插生根的影响。[方法]以9个木槿品种为研究对象,剪取一年生健壮、无病害木槿枝条,进行ABT生根粉浸泡后不同基质插穗试验,对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平均根长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泥炭土∶珍珠岩=7∶3是适宜大部分木槿品种扦插的基质。生根粉处理的756个插穗中,生根插穗515个,生根率达68.12%,平均生根数5.77条,平均根长5.62 cm,最长不定根长9.54 cm,分别比对照组提高9.39%、19.46%、11.95%和7.19%。综合考虑生根粉、基质2种因素,‘红色法国酒馆’‘紫色法国酒馆’‘薰衣草雪纺’在泥炭土∶珍珠岩=7∶3基质中生根率和根系指标最高。重瓣花类型木槿扦插生根各指标均优于单瓣和半重瓣花类型木槿,而不同花色类型木槿扦插在生根率及根系指标上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优新木槿品种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木槿 扦插 基质 生根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旅融合下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向日葵一年两熟栽培技术

南方农业 2023

摘要:为响应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号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部分地区积极落实农旅融合的产业振兴策略。向日葵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种植向日葵可以加快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民在收获农产品的同时增加收入。为在增加葵花年产量的同时提高葵花观光频次,增加旅游营收,推动乡村农旅、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以江苏省里下河地区为例,探索了一种向日葵一年两熟种植模式,并从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选地、栽植、田间管理、向日葵收获5方面介绍了向日葵一年两熟种植技术。

关键词: 农旅融合 向日葵 一年两熟 栽培技术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链式+场景"的休闲农业智慧化发展:动因分析、体系构建与推进路径

江苏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高质量发展休闲农业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畅通城乡融合、贯彻落实乡村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后疫情时代休闲农业功能单一、业态同质、模式创新不足等产业复苏乏力的困境,加快数字技术和智慧旅游赋能,有利于重构休闲旅游模型,推动休闲农业转型升级。从发展动因分析,休闲农业智慧化发展有助于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创新休闲农业市场多元消费需求、促进休闲农业链式场景应用以及畅通要素流动推动城乡融合,为休闲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多维驱动力。围绕链式场景构建,通过农业主题场景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智慧化,打造N个休闲农业链式场景等多层级构建“1+3+N”链式场景,推进休闲农业智慧化发展,展示主题,突出风格,实现完整的故事性关联“场景”构建,创造休闲农业沉浸式体验环境。从推进路径探索,着力解决乡村智慧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理念落后、人才缺乏、资金不足及标准制度缺失等诸多瓶颈问题,提出引导智慧发展理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整体环境优化等对策建议,可为加快休闲农业智慧化发展速度,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实现智慧化赋能,推动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休闲农业 高质量发展 场景 智慧旅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场2种粪污处理模式碳足迹的Meta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目的]为综合评估不同奶牛粪污处理方式的温室气体排放规律.[方法]采用Meta分析法研究了粪污静态堆肥过程中、厌氧发酵过程及发酵后沼液在储存和还田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规律.[结果]静态堆肥过程中CH4、CO2、N2 O的排放因子分别为3.66、86.77、1.70 g/kg;厌氧发酵过程中单位沼气产量为0.245 L/g;厌氧发酵后沼液储存和还田过程中CH4、CO2、N2O的排放因子分别为10.88、83.80、5.72 g/kg.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厌氧发酵后沼液在储存和还田过程中CH4和N2 O的排放量显著高于静态堆肥过程中的排放量,而2种粪污处理模式CO2的排放量间无显著差异;但因厌氧发酵产生的CH4可用于发电,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结论]测算显示,厌氧发酵管理阶段温室气体的综合排放量为-1239.91 kg/Ueq,较静态堆肥具有更好的碳减排效果.

关键词: 奶牛粪污 静态堆肥 厌氧发酵 Meta分析 温室气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化螟对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农药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型双酰胺类杀虫剂已广泛用于保障水稻生产,而二化螟作为危害水稻生产的钻蛀性害虫,已经对该类杀虫剂产生了抗性,明确该类杀虫剂抗性分子机制,可为二化螟抗性快速检测和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在总结二化螟对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其抗性分子机制研究的进展,主要包括解毒酶和转运蛋白基因过表达介导的代谢抗性,以及鱼尼丁受体基因突变介导的靶标抗性;指出了该研究领域在抗性分子检测、抗性新基因鉴定、抗性基因调控网络和多重抗性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认为: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害虫种群抗药性;利用多组学技术鉴定新抗性基因及调控网络,以探明多重抗性机制;将反向遗传学工具放射性配基结合及电生理技术深入验证抗性基因功能;需开发靶向抗性基因的dsRNA转基因作物、纳米农药及选择性新型化学杀虫剂,以达到杀虫剂减施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 二化螟 双酰胺类杀虫剂 代谢抗性 靶标抗性 抗性分子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传统咸肉加工过程中羟基十八碳二烯酸的变化及其与脂肪氧化的关系

食品工业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通过跟踪传统咸肉加工过程中理化指标、脂肪氧合酶(Lipoxygenase,LOX)以及羟基十八碳二烯酸(HODEs)等的变化,研究LOX活性和HODEs含量、异构体构成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咸肉加工中酶促和非酶促氧化模式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咸肉加工过程中LOX活性呈现先升高后缓慢下降的趋势,HODEs的总量缓慢上升,13-HODEs/9-HODEs之比从1.31下降到1.13;LOX活性和13-HODEs/9-HODEs比值之间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r=0.942,P<0.01);LOX作用下的酶促氧化在传统咸肉加工初期的脂质氧化中占有主导地位,随后其作用不断下降,在加工中、后期逐渐被自由基等诱导的自动氧化所取代。

关键词: 咸肉 脂肪氧合酶 脂质氧化 羟基十八碳二烯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地碱蓬营养成分及有害金属含量分析与评价

湖南农业科学 2023

摘要:以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从野生盐地碱蓬中选育出的沿海碱蓬1号为试验材料,系统测定其在不同生育期的主要营养成分、生物活性物质、矿质元素及有害金属等含量,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盐地碱蓬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矿物质丰富,且富含黄酮、多糖和总酚等功能性成分的耐盐蔬菜,无论是将其鲜嫩茎叶用作食用,还是生长后期用作饲料成分,盐地碱蓬有害金属元素含量均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是开发保健食品的优质原料,具有较大开发利用潜力.

关键词: 盐地碱蓬 营养成分 生物活性物质 矿质元素 重金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