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时期农业科研院所南繁基地建设的思考-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 2023
摘要:南繁育种基地被誉为中国种业宝贵的“绿色种质资源基因库”,是推动种业创新的重要平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种业科技创新对南繁育种基地建设提出新要求。文章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阐述了该院南繁基地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了南繁育种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建立长期稳定的南繁育种基地、加大田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健全服务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南繁基地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农业科研院所加强南繁基地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南繁基地 种业 管理制度 基础设施建设 服务保障体系


基于流式细胞术和K-mer方法测定6种槭属植物基因组大小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械属植物种类繁多,具有观赏、油用、药用等重要价值,开发应用前景广阔.基于流式细胞术和K-mer分析方法,首次进行6种槭树基因组大小测定,为械属植物分子生物学、细胞学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参考.[方法]以6种械树嫩叶为材料,WPB为细胞核解离液,大豆(Glycine max'Polanka')和玉米(Zea mays CE-777)为内标,利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和K-mer分析法估测6种槭树的基因组大小.[结果]基于流式细胞术测定建始槭(Acer henryi)、三角枫(A.buergerianum)、秀丽槭(A..elegantulum)、血皮槭(A.griseum)、五小叶槭(A.pentaphyl-lum)和青楷槭(A.tegmentosum)的基因组大小分别为(691.12±8.69)、(863.90±8.69)、(896.50±4.35)、(893.24±8.69)、(766.10±8.69)和(1 154.04±13.04)Mb;以 K-mer 分析法估测的基因组大小分别为 561.72、743.00、777.87、771.51、650.64和1 103.46 Mb;杂合率分别为1.00%、1.24%、1.31%、1.08%、0.28%、0.81%.K-mer分析法估测的基因组大小略小于流式细胞术预测结果.[结论]本研究的结果可丰富槭属植物基因信息库,也可为该属植物基因组学、分子细胞遗传学等研究奠定重要基础.


中国当代茶人群体新特征及其成因探析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3
摘要:茶人是中国茶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对象。茶人群体是伴随着茶叶生产和消费发展而逐渐衍生的一种身份概念,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概念指称、结构组成和群体特征。随着茶的传播以及茶文化的弘扬,茶人队伍愈发壮大,“茶人”内涵亦不断完善与发展。时至当代,作为中国茶叶发展的主力军,茶人群体肩负着传承文明、记录历史、服务社会的多重历史责任,并与社会变迁保持共振,为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振兴与繁荣作出了卓越贡献。文章通过梳理和探研中国当代茶人群体呈现的时代新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以期为讲好中国茶人故事、建构中国茶人形象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茶人群体 茶文化 茶产业 群体特征 茶人 中国茶人故事


全有机营养液基质袋栽优质西瓜品种的筛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全有机营养液基质袋栽条件下不同品种西瓜产量与品质的差异,筛选适宜全有机营养基质袋式栽培模式的西瓜品种。【方法】以14个西瓜品种(红小玉、苏梦907-099、苏梦RS66-57、小兰、苏梦907-126、苏梦907-032、早佳84-24、苏创5号、苏创4号、苏创907-145、苏创907-124、苏创907-144、苏创907-147、苏梦6号)为研究对象,其中苏梦6号同时用基质袋栽和土壤栽培方式,其他品种用基质袋栽方式,比较不同品种西瓜产量、果形指数、果皮厚度、单果质量等商品性状,中心可溶性固形物、边际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还原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含量等营养风味品质,以及挥发性物质含量、特征香气成分等芳香特性,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提取和分析不同品种西瓜挥发性物质成分,依据相对气味活度值筛选各品种西瓜关键香气成分,采用系统聚类法对西瓜品种进行分类,基于AHP-熵权法结合博弈论原理对不同西瓜品种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全有机营养液基质袋式栽培条件下,苏创907-147产量最高,达54 125 kg/hm~2;苏梦6号果皮最薄,仅4.18 mm;苏梦6号中心可溶性固形物、边际可溶性固形物及维生素C含量最高,分别为13.53%,11.37%,30.06μg/g;从不同西瓜品种中共检测出114种挥发性物质,苏创907-145和苏创907-147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分别是反,顺-2,6-壬二烯醛和十一醇,其余品种中均以顺-3-壬烯-1-醇相对含量最高;检测到的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醇类、醛类、烯类、酮类、烷类、呋喃类、酯类、其他类8大类,苏创907-145中醛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其余品种均以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苏梦RS66-57、小兰和苏创907-145挥发性物质成分较为特殊;苏创907-145中反,顺-2,6-壬二烯醛(黄瓜味)对总体风味贡献最高,早佳84-24、苏创907-144、苏创907-147、苏梦6号(土壤栽培)中顺,顺-3,6-壬二烯醛(瓜味、清香、稍有奶香)对总体风味的贡献最高,其余品种中贡献最高的为顺-3-壬烯-1-醇(清香、动物脂味);苏创907-124香气最浓郁,芳香化合物总含量和关键香气成分总含量分别达到744.03和498.26 mg/kg,且香味独特。利用组合赋权法对不同品种进行综合打分,得分最高的为苏梦6号(基质袋栽方式)。【结论】供试14个西瓜品种中,苏梦6号最适宜进行全有机营养液基质袋式栽培。


秸秆资源化利用收储补贴对秸秆收储模式的影响研究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摘要:秸秆收储有两种模式——秸秆经纪人收储模式和秸秆加工企业收储模式。基于对秸秆经纪人最优补贴额测算值,对秸秆经纪人补贴较大的地区应采用秸秆经纪人收储模式,否则,则应采用秸秆加工企业收储模式。采用秸秆经纪人收储模式时,提高秸秆经纪人补贴不仅能够提高农户收入,而且能够增加秸秆回收量。无论政府采用何种秸秆收储模式,提高秸秆收储单位收益和对农户的补贴都能收到增加秸秆回收量和增加农户收入的政策效果。建议政府在实施秸秆资源化利用补贴政策之前,应该着力了解农户自愿回收的秸秆量、秸秆收储单位收益和对农户的补贴额。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经纪人收储模式 加工企业收储模式 经纪人补贴额


碳纳米管在植物繁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世界林业研究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具有在试验反应中改变化学进程和生物结构的功能。在林业生产实践中,碳纳米管已经在多个方面有效应用,包括植物种子处理、生长激素调节、光合作用促进、植物叶面肥增效、纳米生物农药研发和植物营养液消毒等。在植物繁育方面,碳纳米管在植物病理和无性快繁等方面仍具有极高的潜在价值有待开发。文中阐述了碳纳米管在植物生长发育调控及除菌方面的应用,并且探讨了碳纳米管在植物繁育新技术方面的研究方向,阐明碳纳米管在人工种子制备、植物抗逆培育和倍性育种方面的应用前景,旨在为碳纳米管的植物繁育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生活污水尾水回用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农村生活污水尾水回用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以池塘水灌溉下不施肥和常规施肥为对照,探讨尾水耦合氮肥施加方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土壤酶(脲酶、磷酸酶、硝酸还原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以及土壤养分等的影响.结果表明,2019年和2021年收获期尾水仅施蘖肥、尾水常规施肥、尾水减氮施肥土壤微生物量碳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加了28.75%~34.75%和14.43%~23.63%,土壤微生物量氮分别增加了7.10%~16.04%和15.9%~46.88%.尾水灌溉处理脲酶活性两年间分别增加了34.92%~51.61%和0.98%~2.94%,有机质分别增加了1.11%~11.10%和6.38%~11.40%,年际间比较发现无论池塘水灌溉还是尾水灌溉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上升趋势,而尾水灌溉处理土壤有机质增幅更大.综上所述,尾水灌溉提高了稻田土壤有机质、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和脲酶活性,说明尾水回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土壤肥力,具有一定的土壤改良作用,但长期回用下的环境安全性还需要通过进一步试验确定.
关键词: 生活污水尾水 灌溉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量氮 土壤酶活性


不同除草剂封闭处理对麦茬旱直播稻田杂草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杂草学报 》 2023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江苏丘陵地区麦茬直播稻田的高效封闭除草药剂组合,明确其对旱直播田杂草防效及对水稻安全性,于2022年开展吡氟酰草胺+二甲戊灵、噁草酮+二甲戊灵药剂组合及常用土壤封闭除草剂噁草·丁草胺、异隆·丙·氯吡一次土壤封闭后对麦茬旱直播稻田杂草防效及安全性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播后苗前选用15%吡氟酰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OD) 40、80 mL/667 m~2+330 g/L二甲戊灵乳油(EC)110 mL/667 m~2或380 g/L噁草酮悬浮剂(SC) 73.5 mL/667 m~2+330 g/L二甲戊灵EC 110 mL/667 m~2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药后10 d,其对田间禾草、阔叶草及总草的株防效分别为50.00%~81.25%、97.92%~100.00%和95.00%~97.50%;药后20 d,其对田间禾草、阔叶草及总草的株防效分别为92.86~98.57%、98.47%~99.85%和98.48%~99.17%;药后45 d,其对田间禾草、阔叶草及总草的株防效分别为92.88%~100.00%、82.18%~96.04%和95.58%~97.73%,鲜重防效分别为89.01%~100.00%、93.18%~99.83%和91.17%~97.79%;总体防效优于常用除草剂噁草·丁草胺、异隆·丙·氯吡,且对水稻安全;同时,与对照相比,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因此,利用上述药剂组合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可有效防除旱直播稻田中的杂草,尤其是在播种后水稻苗期出草种类以丁香蓼、耳叶水苋、鳢肠等阔叶草为主,分蘖期出草种类以稗属杂草和千金子为主的田块,可减轻旱直播稻田后期杂草防除压力。


基于Cur-NLCs的多重响应性微球的构建与评价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NLCs)是提高姜黄素(curcumin,Cur)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手段,常规条件制备的Cur-NLCs分散液稳定性及其应用领域有待研究和开发.作者采用电喷法复合Cur-NLCs和磁性明胶,构建具有多重响应性的微球,研究含有不同质量分数磁性明胶的微球粒径、外观形态、微观形态、储存稳定性、多重响应性和释放特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微球表面粗糙,呈椭球形,且随着磁性明胶质量分数的增加,粒径从(231.67±2.82)μm降低到(175.22±1.96)μm,呈减小趋势.微球在储存过程中稳定性良好,4℃下储存28 d,Cur保留率在80%以上.多重响应性研究显示,微球对磁性、温度、酸性和NaCl敏感.体外释放实验证明,微球具有S形Cur释放曲线,释放介质的pH和NaCl影响Cur的释放.研究表明,构建的微球是具有多重响应性且稳定性良好的智能递送体系,对拓展Cur-NLCs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以及智能递送系统的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 姜黄素 微球 稳定性 多重响应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