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蠡湖增殖放流适宜地评价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蠡湖可持续健康发展为前提,建立了蠡湖增殖放流适宜地评价体系,包括1个总目标,4个分目标和15个具体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因子,结合利用层次分析(AHP)法和鱼骨图法确定权重,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栅格模块和分级模块,完成蠡湖增殖放流适宜地的等级评定。结果表明:蠡湖增殖放流适宜地评价为最高等级的区域面积为0.400 5 km2,蠡湖增殖放流适宜地评价为较高等级的区域为6.007 5 km2,蠡湖增殖放流适宜地评价为高等级的区域面积为1.201 5 km2,蠡湖增殖放流适宜地评价为一般等级的区域面积为0.320 4 km2和蠡湖增殖放流适宜地评价为低等级的区域面积为0.080 1 km2。蠡湖增殖放流适宜地评价等级图为蠡湖的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蠡湖 主成分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鱼骨图法 地理信息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与江西翘嘴鳜养殖与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水产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翘嘴鳜4个人工繁殖群体[江西南昌国家级翘嘴鳜原种场(1个群体)、广东南海人工繁殖群体(2个群体)、广东惠州人工繁殖群体(1个群体)]及2个天然群体(江西鄱阳湖养1个月;江西鄱阳湖养2~3d)共60尾的线粒体控制区(D-loop)核苷酸序列进行扩增后测序和遗传多态性分析。采用特异性引物对翘嘴鳜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得到翘嘴鳜线粒体DNA控制区基因的全序列(833bp)。分析得到的D-loop区碱基序列中60个个体共检测到65个变异位点,其中43个是单一变异位点,22个为简约信息位点。60个个体共检测出22个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江西两个天然群体基因交流充分,未出现遗传分化,但相对江西省翘嘴鳜原种,广东省翘嘴鳜养殖种群多态性偏低。因此,广东省从其他省鳜鱼原种场引进翘嘴鳜原种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我国集约化主产区广东省的鳜鱼产业向高效、优质的方向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翘嘴鳜 线粒体DNA 控制区 遗传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主要浮游微藻携带急性病毒性坏死症病毒(AVNV)的研究

水产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常见浮游微藻对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症病毒"(AVNV)的黏附和携带,探讨微藻作为病毒水平传播媒介的可能性,进而了解AVNV的水平传播途径。我们选取培养17种海区常见浮游微藻,在微藻生长的指数增长期混入AVNV病毒粗提液,用PCR等分子检测法定期对试验微藻携带AVNV的情况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亚心形扁藻、小球藻、绿色杜氏藻、四爿藻、中肋骨条藻和小新月菱形藻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携带AVNV,占到实验微藻总数的35.3%。用携带AVNV的6种微藻投喂试验栉孔扇贝以分析其致病力,结果表明,试验扇贝表现出典型的急性病毒性死亡症状,在试验的9d时间内,6组感染组试验扇贝的累积死亡率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表明携带AVNV的微藻具有显著的致病性。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栉孔扇贝通过摄食携带AVNV的微藻而感染发病是可能的,浮游微藻可能是AVNV水平传播的重要传递体。

关键词: 浮游微藻 急性病毒性坏死症病毒(AVNV) 栉孔扇贝 水平传播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湍流模型影响狭长空间内火灾烟气运动的数值研究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准确地预测狭长空间内火灾引起的烟气运动,本文研究了不同湍流模型的影响。针对某一巷道内的火灾烟气运动,分别采用考虑浮力修正的双方程湍流模型和大涡模拟方法展开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大涡模拟方法的预测值与测量值吻合较好,普通的双方程湍流模型虽然进行了浮升力的修正,但计算结果与实验值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关键词: 火灾 烟气运动 狭长空间 湍流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品中镇静剂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

湖南农业科学 2010 CSCD

摘要: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4种镇静剂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用含1%氨水的乙腈提取2次,浓缩,经正己烷去脂、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后,减压蒸干,用甲醇-水(5∶5,体积比)定容。采用CAPCELL PAK MGⅡC18(100mm×2.1 mm id,3.5μm)作分离柱,以甲醇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扫描,选择反应监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4种药物在4~250 n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0,定量下限均为1μg/kg,以1、10、50μg/kg这3个水平进行加标回收实验,4种药物的平均回收率为81.7%~119.8%,相对标准偏差为1.7%~17.3%。方法高效、灵敏,适合于水产品中这4种镇静剂药物的定量及确证分析。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4种镇静剂 水产品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硫苏糖醇对刺参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海星鞘神经提取液和二硫苏糖醇对刺参卵母细胞进行了体外人工促熟研究。结果显示,二硫苏糖醇对刺参卵母细胞具有明显的促熟作用。刺参卵母细胞包被在滤泡中发育,卵母细胞通过动物极的卵突起连接到单层细胞构成滤泡膜上,充分发育的卵母细胞处于生发泡期,染色质凝集在核仁周围,处于生发泡期的卵母细胞在海水中不会自发成熟。用二硫苏糖醇处理充分发育的卵母细胞20min,卵母细胞的生发泡开始移动,并锚定在卵母细胞的动物极,继而出现生发泡破裂。此后,减数分裂重新启动,第一、二极体分别排出。但海星鞘神经提取液对刺参卵母细胞没有促熟作用。实验表明,二硫苏糖醇浓度在10-5~10-1mol/L范围内,均可促使刺参卵母细胞发生生发泡破裂,10-2mol/L时诱导卵母细胞成熟率可达90%以上。

关键词: 刺参 卵母细胞 体外促熟 二硫苏糖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凝结芽孢杆菌对尖吻鲈的生长、消化酶及非特异性免疫酶的影响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对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生长、消化酶及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把初始菌浓度为10×109cfu/g的凝结芽孢杆菌的粉末制剂分别以0、0.1%、0.5%和1.0%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投喂初始体重为(18.95±0.27)g的尖吻鲈,尖吻鲈养于0.5m3的玻璃纤维桶中,每桶20尾,每组饲料3个平行,养殖时间50d。尖吻鲈的生长在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在0.5%组最大,分别比对照组增加9.54%和4.01%。凝结芽孢杆菌对尖吻鲈的肠和幽门垂消化酶活性没有显著性影响,但胃淀粉酶在1.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肝蛋白酶在0.5%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在组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凝结芽孢杆菌对尖吻鲈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可以影响其肝蛋白酶和胃淀粉酶的活性,而对其血清免疫酶的影响很小。

关键词: 尖吻鲈 凝结芽孢杆菌 消化酶 生长特性 非特异性免疫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长江中上游健康状况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长江渔业资源动态监测网(监测站有宜宾、巴南、万州、荆州、岳阳、湖口、洞庭湖、鄱阳湖)2003 2008年监测数据,采用Karr提出的、Fausch等修订的12个指标体系水质健康评价原理,依照长江鱼类区域组成特征列出待选指标并结合各指标调查结果进行筛选,初步建立了适合长江中上游干流及附属湖泊的FIB I指标体系。同时,参照Karr做法不单独设定期望值和参照点,而是根据各监测站数据之间的差距分三个层次赋值打分。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和中游大多数站位鱼类生物完整性表现为"一般"等级,洞庭湖和鄱阳湖为"差"。统计结果显示长江中上游各监测站FIB I值在近6年的时间内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 生物完整性 FIBI 健康评价 长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肌注和口服恩诺沙星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水生生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水温(16±0.6)℃条件下,以20 mg/kg剂量给健康大菱鲆静注、肌注和口服恩诺沙星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浓度,采用DAS2.0药动学软件对血药浓度进行分析,比较了肌注和口服两种给药方式下恩诺沙星在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差异。结果显示,肌注和口服恩诺沙星后,在大菱鲆体内的代谢过程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表达方程为C肌注=10.237e-0.702t+6.151e-0.01t-16.388e-25.796t和C口服=3.701e-0.072t+3.534e-0.007t-7.235e-0.364t。与口服给药后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肌注给药后的t1/2Ka(0.027h)、tmax(0.5h)、t1/2α(0.987h)和t1/2β(68.003h)均小于口服给药(1.904h、4h、9.621h和99.137h),且Cmax(21.7172μg/mL)和F(88.57%)均大于口服给药(5.3594μg/mL、66.42%)。结果表明,肌注恩诺沙星在大菱鲆体内的吸收、消除均快于口服给药,且比口服给药吸收完全。在试验条件下,最佳给药方案为:肌注给药,按鱼体重每次给药19.05 mg/kg,2天一次,建议连续给药2—3次;口服给药,按鱼体重每次给药13.92mg/kg,1天一次,建议连续给药3—5次,建议休药期分别不低于30d和45d。

关键词: 大菱鲆 恩诺沙星 药代动力学 给药方案 休药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鼠尾藻多酚分级组分的抑菌活性研究

渔业科学进展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平板生长抑制法对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kuntze多酚化合物各分级组分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各分级组分对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沙蚕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鳗弧菌、溶藻弧菌和四联微球菌等受试菌株均有抑菌活性。其中,分级组分I(Mr<5.0×103)的抑菌效果优于其他组分,对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和沙蚕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为900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鳗弧菌和溶藻弧菌的MIC值为1 800μg/ml,对四联微球菌的MIC值为3 600μg/ml。另外,组分I(Mr<5.0×103)显示出较好的热稳定性,在pH 3~4时对受试菌的抑菌活性最强。

关键词: 鼠尾藻 褐藻多酚 抑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