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广州市不同蔬菜硝酸盐累积差异性研究
《广州环境科学 》 2004
摘要:1999年10月至2000年3月在广州市主要蔬菜生产基地按水生菜类、叶菜类、甘蓝类、根菜类、豆类和茄果类等6大类采集蔬菜样品测定硝酸盐含量,分析比较不同品种及类别蔬菜可食用部分硝酸盐含量(累积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蔬菜硝酸盐含量差异很大,同一品种不同蔬菜样品硝酸盐含量的差异也比较大(相差几倍乃至数百倍);不同类别蔬菜硝酸盐含量高低顺序为叶菜类>甘蓝类>根菜类>水生菜类>豆类>茄果类。与1984~1985年结果相比,本次蔬菜硝酸盐含量调查结果普遍升高,其中甘蓝类和水生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升幅较大。蔬菜硝酸盐含量升高与菜地氮肥施用量增加、灌溉水含氮量升高等因素有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腈菌唑防治香蕉黑星病药效试验
《广东农业科学 》 2004 CSCD
摘要:近几年来香蕉黑星病在生产中危害日趋严重 ,已逐渐成为香蕉的一种重要病害。 2 0 0 1~ 2 0 0 3年进行了新药剂 2 5 %腈菌唑乳油防治香蕉黑星病室内毒力测定及大田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 ,2 5 %腈菌唑乳油对香蕉黑星病的防治效果好 ,EC50 为 1.45mg/L ,EC90 为 1.96mg/L ,毒力回归方程为 y =3 .42 +9.77x ;大田药效试验 2 5 %腈菌唑乳油 3 0 0 0倍对香蕉黑星病的防效达到 81.3 8% ,值得在生产上示范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及磷利用率的影响
《渔业现代化 》 2004
摘要:在半精制饲料中分别添加1 000 IU/kg、2 000 IU/kg、3 000 IU/kg的植酸酶以及2% Ca(H2PO4)2,以不添加外源磷及植酸酶组为对照,研究以植物蛋白为主要蛋白源的饲料中添加植酸酶 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和磷消化率的影响。40天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Ca(H2PO4)2,能提 高南美白对虾的增重率,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饲料中添加1 000 IU/kg植酸酶组的南美白对虾增重 率达到最高,但与其它各组没有显著差异。饲料的磷消化率在2%Ca(H2PO4)2组达到最高,蛋白质消 化率在各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1 000 Iu/kg植酸酶即能有效改善南美白对虾的 生长和磷利用率,降低磷排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6S rRNA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中国兽医科技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临床病猪无菌采集抗凝血 ,抽提全血基因组DNA ,用能够扩增大多数真细菌 16S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 ,扩增出长度为 15 0 2bp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 16SrRNA基因 ;该基因与国外报道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部分临床和环境分离株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达 99%以上。证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可感染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籼稻稻瘟病菌致病型单基因鉴别寄主筛选
《植物保护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35个单基因鉴别寄主、12个日本清泽鉴别寄主共47个具有已知基因的鉴别寄主,对147个籼稻稻瘟病菌株进行致病型鉴别研究。147个菌株被划分为28个不同的致病类型。优势致病型为 I-04、I-02和 I-01,这3个致病型的菌株数占参试菌株的74.8%,而且与其他致病型比较,它们的致病谱较广。研究结果表明,F80-1(Pi-k)、IRBL7(Pi-kp)、IRBL16(Pi-sh(1))、IRBL21(Pi-7(t))、IRBL3(Pi-i)、IRBL9(Pi-z)、IRBL19(Pi-3)、IRBL10(Pi-z5)、IRBL11(Pi-zt)、IRBL18(Pi-1)、IRBL10(Pi-2)、F128-1(Pi-ta~2)、F145-2(Pi-b)和 IRBL22(Pi-9(t))等14个单基因鉴别寄主对以广东为主的华南籼稻区稻瘟病菌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其中尤以 F80-1(Pi-k)、IRBL7(Pi-kp)、IRBL16(Pi-sh(1))、IRBL21(Pi-7(t))、IRBL3(Pi-i)、IRBL9(Pi-z)、IRBL19(Pi-3)和 IRBL10(Pi-z5)等8个单基因鉴别寄主的鉴别能力最强,IRBL11(Pi-zt)、IRBL18(Pi-1)、IRBL10(Pi-2)、F128-1(pi-ta~2)、F145-2(Pi-b)和 IRBL22(Pi-9(t))等6个单基因鉴别寄主可鉴别抗性反应表现型较相似的致病型,并可用于细分致病型。3个优势致病型 I-04、I-02和 I-01对 F80-1(Pi-k)等上述8个单基因鉴别寄主的抗性反应表现型依次为 RRSRSSSMR、SSSSSSSS 和 SSRSS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