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基因组重测序的长江上游瓦氏黄颡鱼群体遗传结构
《生物多样性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基因组重测序的方法获取高通量SNP标记,分析了长江上游三峡大坝-白鹤滩大坝之间8个不同江段(太平溪、巴南、合川、岷江口、宜宾、邵女坪、桧溪、冯家坪)共136尾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水平,阐明了长江上游瓦氏黄颡鱼群体遗传结构。结果显示:(1)三峡库区太平溪群体和巴南群体具有较高的SNP(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数量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遗传来源丰富,其遗传多样性高于其他群体;上游的岷江口、宜宾、邵女坪和冯家坪群体遗传来源单一。(2)瓦氏黄颡鱼存在3个不同的遗传分支,且不同遗传分支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3)群体SNP数量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与河流坡降呈显著负相关,群体遗传分化指数与地理距离和隔离时间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三峡大坝-白鹤滩大坝江段,瓦氏黄颡鱼上游群体具有更低的遗传多样性,更易发生遗传漂变作用,在鱼类遗传多样性保护中需要特别关注;瓦氏黄颡鱼存在3种显著的遗传结构,应视为3个不同遗传单元进行种质资源管理。
关键词: 瓦氏黄颡鱼 长江上游 遗传分化 遗传多样性 基因组重测序


科层场域下的基层治理逻辑与路径-以X村扶贫实践为例
《农村经济与科技 》 2023
摘要:在利益诉求多元化的环境下,国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变得日益复杂,不可避免地受到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政策的有效性。科层制下,自上而下的组织结构直接影响政策的传递,在执行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政策冲突、政策阻滞、寻租和腐败等问题。扶贫政策在基层的落地、落实情况,直接影响到国家扶贫任务是否能够顺利完成,能否实现我国共同富裕、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的美好愿望。在这种政策环境下,扶贫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关系运作、施政伦理、数字扶贫、精英捕获、弱者吸纳等问题。相较于扶贫本身,科层制运行的作用逻辑和效果,实际上更值得社会关注。科层制带来的任务压力、时间压力、政策冲突、政策阻滞等可能会直接带来组织失灵的风险。


基于无壳孵化黄喉拟水龟胚胎发育活体观察
《水生生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以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受精卵为材料,通过无壳孵化技术,对黄喉拟水龟胚胎发育进行活体观察,并记录胚胎发育全过程.在孵化温度为(32±0.5)℃时,孵化期平均为54d.在没有卵壳、没有外界水分和氧气的情况下,黄喉拟水龟胚胎能够完成发育全过程并成功孵出稚龟.根据胚胎发育的形态特征、时间将整个发育过程划分为1-19期.1-7期以卵黄囊血管丛、心脏形态与跳动作为分期依据;而8-19期主要以头部、四肢、背甲、颜色和尿囊等作为分期依据.无壳孵化技术在龟类胚胎发育观察中的成功应用,显示其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


南极磷虾虾水分离装置设计
《渔业现代化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匹配南极磷虾连续泵吸捕捞系统,改变传统南极磷虾捕捞高损伤、低附加值加工的现状,提升南极磷虾捕捞产业自动化水平,针对新型的南极磷虾连续泵吸捕捞方式后续阶段的虾水分离和传输问题,减少在南极磷虾泵连续吸捕捞输送过程中的损伤,研究并开发了螺旋输送式虾水分离器,对其分离效率和输送速度等参数进行了设计计算和流体分析.结果显示:虾水分离器能够满足连续泵吸设备设计流量下南极磷虾的分离和输送,无大量南极磷虾堆积挤压造成虾体破损,并且能够通过对转轴转速和主体倾斜角的调节,实现泵吸输送变流量条件下虾水混合物的分离.研究表明,本设计可以通过缩放设计和并行布置,以满足不同吨位和布局的南极磷虾连续泵吸捕捞船,为南极磷虾虾水分离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基于鱼类完整性指数评价倭肯河流域健康状况
《水产学杂志 》 2023
摘要:于2021年5月(春季)和10月(秋季),在倭肯河流域(北纬45°46’49"~46°23’41",东经129°34’32"~131°30’51")设10个调查点,采用三层流刺网(中上层鱼类)和地笼(底层鱼类)相结合的采捕方法,调查了鱼类生物资源,以鱼类为指示物种,选取丰富度指数(M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3)、均匀度指数(M4)、杂食性鱼类种类数百分比(M14)、产粘性卵鱼类数量百分比(M25)及特殊产卵方式鱼类数量百分比(M29)等6个指标构建了倭肯河流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F-IBI)。在倭肯河流域采集鱼类28种,隶属于4目6科20属,其中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鲇(Silurus asotu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等为优势种。倭肯河流域上游江段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高于中、下游江段。河流状况处于“健康”(F-IBI≥3.45)的位点为40%;处于“亚健康”(3.45>F-IBI≥2.59)状态的位点为30%;处于“一般”(2.59>F-IBI≥1.73)状态的位点为20%;处于“差”(1.73>F-IBI≥0.86)状态的位点为10%;无处于“极差”(F-IBI<0.86)状态的位点。基于上述6个指标构建的倭肯河流域F-IBI体系具有可靠性。建议采取控制面源污染、加强渔业生态系统保护等方法,恢复倭肯河水域生态系统健康。


基于VAR模型的原油运价波动的风险预测研究
《珠江水运 》 2023
摘要:基于CTFI指数能反映中国进口原油运价的波动,研究其趋势变化有助于探究国内进口原油运价的波动.本文选取近四年的CTFI指数、布伦特原油价格、中国原油进口数量及中国高级海员薪酬指数作为样本,对样本数据分别进行自相关性分析、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当航运市场运力和国际原油价格受到来自外部的负冲击时,短时期内会对CTFI指数产生显著影响,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无影响.根据分析结果,判断CTFI指数走势,结合FFA合约,辅助航运市场参与者制定套期保值策略.


二十二碳六烯酸标准样品的研制
《化学分析计量 》 2023
摘要:建立了二十二碳六烯酸标准样品的研制方法.以裂壶藻为原料,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制备分离,通过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技术对二十二碳六烯酸进行结构确定与表征.标准样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进行了均匀性、稳定性检验和8家实验室联合定值.结果表明,该标准样品在95%的置信区间内均匀性良好;在4℃条件下可储存9天,在-20℃条件下可储存24个月;定值结果确定其纯度为98.95%,置信度为95%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17%.该标准样品达到了GB/T 15000.3-2008规定的技术要求,具有溯源性,可用于含有二十二碳六烯酸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含量分析.
关键词: 二十二碳六烯酸 标准样品 均匀性 稳定性 定值 扩展不确定度


发酵饲料对日本沼虾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水生生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发酵饲料在日本沼虾中的养殖效果,设计5个试验组,分别投喂L1(100%基础饲料组)、L2(87.5%基础饲料+12.5%发酵饲料)、L3(75%基础饲料+25%发酵饲料)、L4(50%基础饲料+50%发酵饲料)和L5(100%发酵饲料).试验选取大小相近的日本沼虾(0.09±0.01)g进行为期56d的养殖试验,评估日本沼虾生长性能,抗氧化指标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结果显示,饲料经过发酵后可溶蛋白和小肽含量得到显著提高(P<0.05),饲料有益菌含量增加,霉菌得到抑制.养殖试验表明各组存活率均在80%以上,增重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L3和L4组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3、L4和L5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L1组(P<0.05),L2、L3和L4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L1组(P<0.05),L2和L5超氧阴离子清除率显著高于L1组(P<0.05).各试验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道微生物测序结果显示,L3组α-多样性指数高于L1组,在属水平上,L1组的气单胞菌属丰度显著高于L3组(P<0.05),而L1组分歧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丰度显著低于组L3组(P<0.05).结果表明,发酵饲料能够增加饲料中营养物质含量,提高日本沼虾增重率,降低饵料系数,增强抗氧化能力,可以改善日本沼虾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对致病菌属有抑制作用,适宜的发酵饲料添加比例为25%.
关键词: 发酵饲料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肠道微生物 日本沼虾


吉富罗非鱼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基因克隆、表达及其在斑马鱼中的转植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tearoyl-CoA desaturates,SCD)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限速酶,它在调节肝脏脂肪生成、脂肪酸代谢和脂质氧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完整scd cDNA序列,qRT-PCR分析了组织表达特点.为了验证scd基因的功能,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scd基因敲除斑马鱼模型,研究了 F3突变体的表型和基因表达变化,并结合高脂饲料实验验证了 scd基因缺失后斑马鱼脂代谢的调控机制.结果显示,吉富罗非鱼scd cDNA序列全长1333 bp,其中包括173 bp、1008 bp、152 bp的5'非编码区、开放阅读框和3'非编码区,编码335个氨基酸.scd基因在雄性和雌性罗非鱼的各组织中都有表达,在肝脏内表达量最高,脾脏内表达量最低.利用CRISPR/Cas9构建了scd基因敲除的斑马鱼(Danio rerio)模型进行功能验证,与野生型[SCD(+/+)]斑马鱼相比,纯合型[SCD(-/-)]斑马鱼腹部明显膨大.Western blot和qRT-PCR结果显示,与SCD(+/+)组斑马鱼相比,scd基因在SCD(-/-)组斑马鱼中表达显著降低(P<0.05),且SCD蛋白在SCD(-/-)组斑马鱼表达丰度也显著降低(P<0.05).在高脂饲料(high fat dietary,HFD,脂肪含量16%)投喂下,与HFD+SCD2(+/+)组斑马鱼相比,HFD+SCD3(-/-)组斑马鱼肝组织细胞中红色脂滴明显减少.qRT-PCR结果显示,scd基因敲除后,与SCD(+/+)组斑马鱼相比,SCD(-/-)组斑马鱼中scd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而SCD(-/-)组斑马鱼肝脏中lpl、fas、hsl mRNA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投喂对照组饲料的斑马鱼相比,高脂饲料投喂能显著升高其肝脏scd mRNA表达量与抑制fas mRNA表达量(P<0.05).研究结果表明scd基因敲除可以缓解高脂饲料投喂下斑马鱼肝脏的脂肪沉积,scd基因在鱼类脂肪酸代谢和脂质合成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 基因克隆 斑马鱼 CRISPR/Cas9 脂质代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