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农药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河鳗、南美白对虾和罗非鱼)中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方法。样品经1mol/L磷酸盐提取、正己烷去脂、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最低添加水平为5.0μg/kg,单诺沙星为1.0μg/kg,培氟沙星为4.0μg/kg,沙拉沙星为20.0μg/kg,氧氟沙星为30.0μg/kg。结果表明,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平均回收率在75%~9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3%~9.3%;检测限在0.07~5.84μg/kg之间,定量限在0.23~19.48μg/kg之间。采用所建立方法对上海农贸市场随机抽取的实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均未检出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器 水产品 氟喹诺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数值模拟与仿真研究

系统仿真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人工鱼礁流场流态效应的研究,是鱼礁结构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CFD原理的用于预测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星体型鱼礁在水中两种不同的摆放形式下的流场效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能够反映人工鱼礁流场效应,当鱼礁轴线与流向垂直时流态较好,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相符。

关键词: CFD 人工鱼礁 流场效应 数值模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尔马林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的应用及毒副作用的预防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福尔马林是水产养殖生产中被广泛使用的预防和治疗多种水产动物疾病的化学制剂。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尤其是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作用,因此,正确、安全地使用对养殖生产尤其重要。文章论述了福尔马林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减少福尔马林的用量及进行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做了展望。

关键词: 福尔马林 水产养殖 应用 毒副作用 健康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温下氟甲砜霉素在斑点叉尾(鮰)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水生生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不同水温(18℃和28℃)条件下,单剂量(10mg/kg b·w)强饲氟甲砜霉素,在斑点叉尾鮰(Jctalurus punc-tatus)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可以同时检测血浆中氟甲砜霉素及其代谢物氟甲砜霉素的浓度.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药时数据.结果表明:在不同水温条件下氟甲砜霉素在斑点叉尾鮰体内的药时数据均符合-室开放式模型.药时规律符合理论方程C血浆=7.921(e-0.036t-e-0.18t和C血浆=9.061(e-0.181t-e-0.301t).18℃和28℃的条件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吸收半衰期T1/2ka分别为3.845h和2.301h,消除半衰期T1/2ke分别为19.118h和8.519h,达峰时间Tpeak分别为11.136h和5.953h,最大血药浓度Cmax分别为4.074μg/mL和4.2261μg/mL,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74.547(μg/mL)/h和81.279(μg/mL)/h,平均驻留时间MRT分别为27.581h和12.290h,相对表观分布容积V/F(c)分别为1.580L/kg和1.5121L/kg.采用氟甲砜霉素防治斑点叉尾鮰细菌性疾病,建议在18℃左右口服10mg/kg体重剂量的氟甲砜霉素,2d给药1次;在28℃左右口服10mg/kg体重剂量的氟甲砜霉素,1d给药1次.试验过程中在斑点叉尾鮰血浆样品中未检测到氟甲砜霉素的主要代谢物氟甲砜霉素胺.

关键词: 氟甲砜霉素 氟甲砜霉素胺 斑点叉尾鮰 药代动力学 水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殖大黄鱼病原弧菌多重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和应用

中国水产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和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是浙江省养殖大黄鱼(Pseudnosciaena crocea)弧菌病的主要致病菌。本研究选择针对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的胶原酶基因,哈维氏弧菌的部分ToxR基因的特异性,优化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进行多重PCR反应体系优化,多重PCR产物的测序鉴定与特异性和敏感性实验,建立了一种检测致病性弧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经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后的条带分析判断,可以在一个PCR管中同时成功地检测这3种病原细菌,含溶藻弧菌、哈维氏弧菌和副溶血弧菌3种致病弧菌核酸的阳性对照样品分别扩增出大小为737bp、382bp和271bp的预期产物,其灵敏度是102~103CFU/mL。将该方法应用于检测人工感染后的养殖大黄鱼病鱼肝脏和肾脏,结果在6份组织样本中,5份检出原始感染菌株,与API20E鉴定结果相符;对弧菌病流行季节采集的未发病的16份养殖大黄鱼组织样本和16份水体样本进行抽检,结果在1份大黄鱼组织样本中检出哈维氏弧菌,7份水体样本中检出这3种弧菌中的1种或2种,鉴定结果与API20E鉴定结果符合率为93.75%。说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检测发病鱼,还可以检测无病症带菌大黄鱼以及带菌水样,且说明海洋水体中存在着大黄鱼弧菌病的致病菌。结果说明,多重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以缩短检测时间,降低检测成本,该方法的建立对养殖大黄鱼弧菌病的快速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的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黄鱼 胶原酶基因 ToxR基因 多重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和维生素对冈村枝管藻盘状体生长的影响

海洋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冈村枝管藻(Cladosiphon okamuranus Tokida)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培养基中氮、磷和维生素对冈村枝管藻盘状体生长的影响。并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NH4NO3为氮源时,盘状体直径增长较快,氮浓度最适范围在0.3~0.6 mmol/L之间。在不同磷浓度条件下,盘状体保持大致相同的生长状态。不同浓度培养基时盘状体直径增长快慢各不相同,其中在1/2Provasoli培养基时,盘状体生长最快。维生素B1、维生素B12和生物素对盘状体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冈村枝管藻盘状体 维生素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峡水库三期蓄水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初步研究

淡水渔业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07年1月、4月、7月、10月,对三期蓄水后三峡库区秭归至江津江段的长江干流和5条支流(乌江、磨刀溪、梅溪河、大宁河、香溪河)的浮游植物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期间,浮游植物共计7门164种,以硅藻和绿藻为主,分别占浮游植物总种类数的48.78%和31.70%,其它门类共只占19.52%。优势种有美丽星杆藻(Asterionella formsa),尖针杆藻(Synedra acus),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实球藻(Pandorina morum),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飞燕角甲藻(Ceratium hirundinella)和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sp.)。浮游植物种类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种类数以秋季最多(101种),冬季最少(68种)。三峡库区浮游植物现存量的周年变化,干流明显比支流小。在干流中以春季最大(平均密度为27.75×104ind./L,平均生物量为0.88 mg/L),夏季最小(平均密度为6.97×104ind./L,平均生物量为0.25 mg/L);在支流中以春季最大(平均密度为269.30×104ind./L,平均生物量为6.75 mg/L),冬季最小(平均密度为48.88×104ind./L,平均生物量为1.33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干流中平均值为1.84,四季中秋季最高,其次为冬季、夏季、春季;在支流中平均值为1.95,四季中夏季最高,其次为冬季、秋季、春季。

关键词: 三峡水库 三期蓄水 浮游植物 多样性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长鳍鲤、锦鲤和龙凤鲤的遗传多样性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20对微卫星标记对长鳍鲤、锦鲤和龙凤鲤3个鲤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群体在20个位点上分别检测到108、164、154个等位基因,各群体等位基因数2~16个不等,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496、5.695和5.606。3个群体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769、0.806、0.801,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03、0.761和0.757,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764、0.803和0.799,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071。结果说明3个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关键词: 长鳍鲤 锦鲤 龙凤鲤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7β-雌二醇对半滑舌鳎性分化和生长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将25日龄半滑舌鳎稚鱼放入不同浓度(1、3、10和30μg·L-1)的17β-雌二醇水溶液中,每天浸泡2h,连续处理65d,研究17β-雌二醇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unther)性分化、性比、生长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7β-雌二醇使半滑舌鳎卵巢分化提前约5d,使精巢分化推迟20d;4种浓度17β-雌二醇处理组(1、3、10和30μg·L-1)的雌性率分别为74%、82%、88%和9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17β-雌二醇处理对半滑舌鳎的早期生长和死亡率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半滑舌鳎 17β-雌二醇 雌性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智利外海竹筴鱼中心渔场时空变动的初步研究

海洋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05年3~12月14艘中国渔船在智利外海的竹筴鱼生产统计数据和卫星遥感反演的海表温度、叶绿素浓度,分析智利外海竹筴鱼中心渔场的时空变动以及渔场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南半球秋季转入冬季,竹筴鱼中心渔场相应地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推移,10月份渔场达到最北端,春末夏初开始南撤;智利外海竹筴鱼渔场的表层水温大致为12~16℃,中心渔场为14~15℃,月间略有差异;渔场的叶绿素质量浓度大致为0.06~0.12 mg/m3,当渔场的叶绿素质量浓度处于0.08~0.10 mg/m3时,渔船作业频次和竹筴鱼产量最高。

关键词: 智利竹筴鱼(Trachurus murphyi) 中心渔场 海表温度 叶绿素质量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