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摄食促进物质对许氏平鲉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初始体重为49.83±0.17g的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30d的摄食生长实验。共配制6种等氮等能饲料,其中5种饲料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豆粕蛋白替代30%的鱼粉蛋白)配制出基础饲料,分别在基础饲料中不添加摄食促进物质和添加0.3%的商品诱食剂、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甜菜碱和柠檬酸配制成5种豆粕替代饲料,其余1种为鱼粉不替代饲料作为对照组,研究摄食促进物质对许氏平鲉摄食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豆粕取代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和柠檬酸时,许氏平鲉的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以及肝脏、肠胰蛋白酶活力都显著高于不添加摄食促进物质组(P<0.05);当不添加摄食促进物质时,摄食率显著低于鱼粉不替代组(P<0.05);而添加DMPT、甜菜碱和柠檬酸时,摄食率与鱼粉不替代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肝体指数都明显地低于鱼粉不替代组。结果表明,豆粕替代30%的鱼粉蛋白时,添加0.3%的甜菜碱或柠檬酸能够显著提高许氏平鲉幼鱼对饲料的摄食率和生长率。

关键词: 许氏平鲉 摄食促进物质 豆粕 摄食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悬浮物对半滑舌鳎胚胎和初孵仔鱼的毒性效应

渔业科学进展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浓度悬浮物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nther胚胎和初孵仔鱼的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悬浮物对半滑舌鳎胚胎的孵化时间影响不明显,悬浮物浓度≤200mg/L时,胚胎孵化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悬浮物浓度≥800mg/L时,其胚胎孵化率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悬浮物浓度≥200mg/L时,初孵仔鱼畸形率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通过Bliss法计算,悬浮物对半滑舌鳎胚胎的起始半致死浓度(95%可信限)为1974.8mg/L(1375.4~2835.5mg/L),安全浓度(SC)为197.5mg/L;对初孵仔鱼的48和96hLC50(95%可信限)分别为226.9mg/L(204.6~251.7mg/L)和202.9mg/L(182.3~225.9mg/L),SC为20.29mg/L。

关键词: 悬浮物 半滑舌鳎 胚胎 初孵仔鱼 毒性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对虾抗病性状遗传标记筛选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渔业科学进展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人工选育的29个中国对虾半同胞家系进行人工感染WSSV后,选取存活时间最长和存活时间最短各29个个体,组成抗病群体和感病群体。用400个随机引物进行RAPD分析,得到与抗病正相关的特异性遗传标记5个,与抗病负相关的特异性遗传标记两个。15个随机引物在两个群体的扩增位点进行统计,共得到82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34个,占41.46%,两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40.24%和37.8%。Shannon′s多样性指数估算两个群体的平均遗传多态度为0.2177,SLT群体的遗传多态度为0.2190略高于SST群体0.2163;群体内的遗传变异(HPOP/HSP)0.9645,可见96.45%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内,3.55%的变异来源于群体间。统计各座位的基因频率计算出两个群体的遗传分化指数为0.0294,表明两个群体并没有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

关键词: 中国对虾 遗传标记 WSSV RAP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外渔业研究机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概述

渔业科学进展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简要介绍了近年国外渔业研究机构在海洋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修复、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监测、污染物监管与控制、优化捕捞技术、生态化与工业化养殖、应用生物遗传技术培育优良品种、重要物种的基因数据库、鱼类早期发育及性成熟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对中外渔业研究机构的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作了简略的比较分析。

关键词: 渔业研究机构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添加食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风味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初始体重为5.27±0.20g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0.5%、1.0%和2%的盐,配制成4种实验饲料,在盐度为1.5和30的水体中喂养50d,探讨饲料中添加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虾体成分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度为1.5时,饲料中添加盐的各组饲料其特殊增长率(SGR)比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P<0.05);饲料中添加盐组的饲料系数(FCR)均比对照组低(P<0.05),饲料中盐的添加量为2.0%时,饲料系数(FCR)达到最低(P<0.05);饲料中添加盐有助于提高对虾的成活率(P<0.05);随着饲料中盐添加量的增加,对虾体蛋白质含量有增加的趋势,而虾体脂肪含量和水分有下降的趋势;随着饲料中盐添加量的增加,凡纳滨对虾肌肉游离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及游离氨基酸总量有增加趋势,甘氨酸、丙氨酸和谷氨酸等呈鲜味氨基酸都大幅度增加;对虾的色泽、嗅觉、味觉及组织等多项指标的感官评价显示,饲料中添加盐2.0%组的综合感官指标优于对照组及其他实验组;饲料中添加盐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肝胰脏碱性磷酸酶活性,而且随着饲料中盐的添加量的增加,其酶的活性显著上升(P<0.05)。当盐度为30,饲料中添加盐显著降低特殊增长率(SGR)(P<0.05),而且随着盐度的增加,其影响加重;饲料中添加盐显著增加对虾的饲料系数(FCR)(P<0.05)。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生长 风味 碱性磷酸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殖密度对白点鲑幼鱼生长、存活以及行为的影响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养殖密度(3.33、6.93、10.01、13.65 kg/m3)对白点鲑Salvelinus leucomaenis幼鱼生长、存活和行为的影响。经48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对白点鲑幼鱼存活率、肥满度影响差异不显著,对其生长离散影响差异显著(P=0.001);体重变异系数(CV)与养殖密度(SD)呈正相关(CV=0.288SD-5.999,R=0.875,P=0.004);特定增长率(SGR)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不断减小,二者呈显著负相关(SGR=15.220-5.908SD,R=-0.832,P=0.005),但净增重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不断增加,且各密度组最终净增重差异极显著(P=0.000);养殖密度对白点鲑幼鱼的活动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低密度鱼集群性较低,对光线、声音等外界刺激反应比较敏感,大部分鱼都在水体底层进食,投饵时易剩料;高密度组的幼鱼相遇频率要高于低密度环境中的频率,彼此相互碰撞与避让,鱼类出现游动急躁情况。

关键词: 白点鲑 养殖密度 变异系数 特定生长率 存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氨基酸对日本鳗鲡摄食、消化和生长的影响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初始体重为(6.48±0.23)g的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us为试验对象,探讨4种单体氨基酸L-脯氨酸(L-Pro)、L-组氨酸(L-His)、L-丙氨酸(L-Ala)、L-甘氨酸(L-Gly)(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0.1%、0.5%、1.0%)对日本鳗鲡摄食率、生长和消化率的影响。经40 d的饲养,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1%的L-His时,鳗鲡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分别为4.10%、2.07%/d、85.88%,显著高于对照组(1.86%、0.70%/d、81.63%,P<0.05);饲料中添加0.5%的L-Pro时,日本鳗鲡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分别为3.74%、1.98%/d、85.3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0.5%的L-Ala时,鳗鲡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分别为3.43%、1.92%/d、84.9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1.0%的L-Gly时,鳗鲡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分别为3.41%、1.90%/d、84.3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种单体氨基酸对日本鳗鲡摄食生长效果依次为L-His>L-Pro>L-Ala>L-Gly。

关键词: 日本鳗鲡 氨基酸 摄食 生长 消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膨化大豆代替豆粕对杂交鲟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膨化大豆分别替代0(G1组)、35%(G2组)、65.8%(G3组)、93.2%(G4组)豆粕,配制成4种等氮等能的饲料,饲喂体重为(75.3±3.8)g的杂交鲟Acipenser schrenckii♀×Acipenser baeri♂。6周的试验结果表明:用膨化大豆代替豆粕后,各处理组杂交鲟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与G1组相比,G3组鱼血浆中SOD和溶菌酶活力分别提高13.6%和59.4%(P<0.05);G3组和G4组鱼血浆中总蛋白和球蛋白显著增加(P<0.05),其中总蛋白分别提高9.9%和11.5%,球蛋白分别提高12.0%和14.7%。

关键词: 膨化大豆 豆粕 杂交鲟 生长 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漠斑牙鲆引进群体子一代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渔业科学进展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引进群体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子一代48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筛选的40个10bp的随机引物中,25个引物产生了稳定性好,可重复性强的谱带。共检测到154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有122个,多态位点的比例为79.22%,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629±0.363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184±0.1843,Shannon信息指数是0.4651±0.2574。结果表明,漠斑牙鲆处于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关键词: 漠斑牙鲆 遗传多样性 随机扩增多态D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摄食促进物质对许氏平鲇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初始体重为49.83±.17g的许氏平鲇Sebastesschlegeli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30d的摄食生长实验.共配制6种等氮等能饲料,其中5种饲料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豆粕蛋白替代30%的鱼粉蛋白)配制出基础饲料,分别在基础饲料中不添加摄食促进物质和添加0.3%的商品诱食剂、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甜菜碱和柠檬酸配制成5种豆粕替代饲料,其余1种为鱼粉不替代饲料作为对照组,研究摄食促进物质对许氏平鲇摄食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豆粕取代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和柠檬酸时,许氏平铀的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以及肝脏、肠胰蛋白酶活力都显著高于不添加摄食促进物质组(P〈0.05);当不添加摄食促进物质时,摄食率显著低于鱼粉不替代组(P〈O.05);而添加DMPT、甜菜碱和柠檬酸时,摄食率与鱼粉不替代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肝体指数都明显地低于鱼粉不替代组.结果表明,豆粕替代30%的鱼粉蛋白时,添加0.3%的甜菜碱或柠檬酸能够显著提高许氏平鲇幼鱼对饲料的摄食率和生长率.

关键词: 许氏平鲇 摄食促进物质 豆粕 摄食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