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00条记录
新型氮肥对水稻产量养分积累及吸收利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新型氮肥对贵州水稻产量、生物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探讨其在水稻种植中的节肥增产效果,筛选适宜贵州山区水稻种植的高效新型氮肥.[方法]以水稻品种乐优58为试验材料,设置普通尿素和4种新型氮肥不同施肥方案的大田对比试验.[结果]相对于普通尿素处理,新型氮肥处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增加水稻产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其中腐植酸尿素处理水稻增产率和籽粒生物量最高,分别为16.28%、84.44 g/穴;控失尿素、腐植酸尿素、控失尿素一次追肥和普通尿素+等量锌肥处理均能提高水稻地上部分氮、磷、钾积累量,且腐植酸尿素处理能使水稻养分更多的积累在籽粒当中;腐植酸尿素处理水稻的氮肥利用率、肥料偏生产力、养分收获指数、养分吸收效率及氮肥农学效率综合表现最好,促进了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结论]在贵州稻区施用腐殖酸尿素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水稻 新型氮肥 产量构成因素 产量 养分积累 养分吸收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生产模拟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辣椒叶面积增长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及建立辣椒干物质生产模型,为辣椒数字化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试验资料构建基于生理发育时间的辣椒叶面积模型,并将该模型与干物质生产模型相结合,构建辣椒干物质生产动态模拟模型。【结果】利用完全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辣椒叶面积模型的RMSE值在10%~20%,干物质生产模型的RMSE值在20%~30%。【结论】叶面积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干物质生产模型模拟效果一般,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 辣椒 叶面积 光合作用 干物质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修文猕猴桃根结线虫的发生种类与鉴定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贵州修文县猕猴桃根结线虫发生情况及危害种类,为该地根结线虫的防治奠定基础。【方法】在修文猕猴桃主产区采集分离根结线虫,经形态观察、rDNA-ITS区及特异性序列分析鉴定。【结果】该线虫雌成虫会阴花纹有高而方的背弓,由平滑形线纹组成,线纹呈波浪状,细到粗,有些线纹在侧面分叉,无明显侧线,特异性扩增片段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的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序列(登录号:JN005841.1.1)相似度为100%。表明,此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结论】贵州修文猕猴桃根结线虫危害种类主要为南方根结线虫。

关键词: 猕猴桃 内转录间隔区 特异性序列 鉴定 南方根结线虫 修文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OⅠ基因序列的蜜蜂属系统发育分析及其舞蹈和筑巢行为进化分析

昆虫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蜜蜂属Apis的系统发育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蜜蜂属舞蹈方向、舞蹈声音、营巢环境、巢脾结构的祖先状态和演变过程。【方法】PCR扩增并测定中国分布的蜜蜂属内东方蜜蜂A.cerana、西方蜜蜂A.mellifera、大蜜蜂A.dorsata、黑大蜜蜂A.laboriosa、小蜜蜂A.florea和黑小蜜蜂A.andreniformis的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并从NCBI数据库中下载分布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上述6种蜜蜂以及绿努蜂A.nulunsis、苏拉威西蜂A.nigrocinta、沙巴蜂A.koschevnikovi、炳式大蜜蜂A.dorsata binghami的COⅠ同源序列。分别利用最大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分析(BI)依据这些序列数据构建蜜蜂属系统发育关系。对蜜蜂属上述种的舞蹈语言和筑巢行为进行编码并作为性状特征标记到系统发育树中,利用简约法对祖先状态进行追溯。【结果】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蜜蜂属可划分为3大类群,即穴居蜜蜂类群(东方蜜蜂、西方蜜蜂、苏拉威西蜂、绿努蜂、沙巴蜂)、大蜜蜂类群(大蜜蜂、黑大蜜蜂)和小蜜蜂类群(小蜜蜂、黑小蜜蜂);小蜜蜂类群更加接近于祖型,大蜜蜂类群和穴居蜜蜂类群是两支单系;炳式大蜜蜂是独立于大蜜蜂和黑大蜜蜂的蜂种,且与黑大蜜蜂的亲缘关系更近。祖先状态重建结果显示:蜜蜂属祖先在露天环境下筑造垂直的单脾,且在传播食物或巢址信息时跳水平方向的无声摆尾舞,有嗡嗡声的舞蹈及筑造复脾是后来形成的。【结论】COⅠ基因可作为分子标记用于分析蜜蜂属的舞蹈和筑巢行为的祖先状态及进化过程;蜜蜂筑造复脾、跳有嗡嗡声的舞蹈是后期的适应性进化行为。

关键词: 蜜蜂属 COⅠ基因 系统发育 舞蹈语言 筑巢行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放牧强度对贵州人工草地土壤养分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生态科学 2018 CSCD

摘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下人工草地土壤养分以及有机碳含量的变化,为在西南喀斯特地区建植与检测人工草地提供参考。在贵州省独山县贵州省草业研究所试验示范基地,以2012年10月11日建植的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鸭茅:白三叶:紫花苜蓿=3.5:2:2:1:1.5的人工草地0.33 ha,设置禁牧(围栏封育)、中度、重度3个处理,于2015年10月13日开始放牧,61 d后测定不同放牧强度下人工草地土壤营养元素与活性有机碳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放牧显著影响pH值、有机质以及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与pH值在中度放牧的0—10 cm土层中最高,土壤总氮和碱解氮含量随着放牧强度增强而上升,磷元素与钾元素的含量随着放牧强度增强而下降。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碳及易氧化碳的含量都随着放牧强度增加而降低,并且它们两两显著相关。在贵州喀斯特地区建植人工草地与维护人工草地可适当补充磷肥与钾肥,在草场质量检测中微生物碳和易氧化碳的含量可以作为土壤质量监测的早期指标。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人工草地 营养元素 有机碳 微生物碳 易氧化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冠突曲霉veA基因缺失型与野生型的差异代谢物研究

菌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鉴定冠突曲霉veA基因缺失型与野生型的差异代谢物,寻找与veA基因产孢相关的代谢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代谢组学技术,分别收集2个菌株培养48h的菌丝体,经液氮研磨、超声萃取、三甲基氯硅烷衍生化后上机检测,将GC-MS检测的数据进行前处理和代谢物注释,并用统计学相关软件进行差异物筛选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99种代谢物,其中差异代谢物41种,野生型菌株中表达上调的显著差异代谢物有20种,veA缺失型菌株中表达上调的显著差异代谢物有21种,并预测差异代谢物的相关性,发现与623种代谢物产生相关性,其中313种呈正相关,310种呈负相关。筛选出来的差异代谢物涉及有机酸、氨基酸、碳水化合物、醇类、脂肪酸类等多种代谢物质,其中有机酸和氨基酸类代谢物占主导地位。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冠突曲霉代谢物与产孢的关联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丝状真菌 GC-MS 产孢 代谢物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用芥菜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的完善及DH系创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个优良的地方品种(杂合体)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对胚诱导、植株再生、倍性分析和单倍体加倍技术进行研究,完善叶用芥菜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创制优良DH系应用于育种实践中。在小孢子培养中,选取花蕾是小孢子培养成功的关键,花瓣长/花药长为3/4,花药为黄绿色可作为叶用芥菜小孢子培养选取花蕾的形态指标;供试3个品种都获得胚状体,但品种间出胚差异较大,MR-1共45个胚/皿,MR-2共198个胚/皿,MR-3共4个胚/皿;子叶形胚接种于再生培养基上成株率达98%,获得128株再生植株,利用流式细胞仪鉴定出105株双单倍体,自然加倍率为82%,在组培苗期用0.1%的秋水仙素浸泡单倍体植株茎尖1h,加倍率为75%。从DH群体中筛选出4个优良DH系,通过品种比较试验鉴选出1个耐抽薹DH系,4月上旬开始抽薹开花,叶柄宽大肥厚,产量高,适合鲜食加工,可补充当地春淡市场。

关键词: 芥菜 小孢子培养 技术体系 DH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典型酸性黄壤中3种叶菜类蔬菜对Cd累积特性及低累积品种筛选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酸性黄壤中3种叶菜类蔬菜作物——苋菜、油菜和芹菜的12个品种(每种蔬菜有4个供试品种)对重金属Cd的吸收差异,并通过聚类分析和作物对Cd富集规律的探讨,筛选出对Cd的低累积品种。结果表明,随土壤Cd添加量增加冠一青梗菜、四季小香芹及圆叶白苋菜生物量变化不显著。3种叶菜类蔬菜对Cd的富集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苋菜、油菜、芹菜。对于3种供试蔬菜的不同品种对Cd的累积水平,苋菜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大圆叶红苋菜、圆叶白苋菜、圆叶淡黄白苋菜、红圆叶苋菜,油菜为五月慢、宝竹青梗菜、紫冠一号、冠一青梗菜,芹菜为黄苗实芹、荷兰红芹、四季小香芹、津南实芹王。聚类分析表明,四季小香芹、荷兰红芹及津南实芹王为Cd低累积类群,五月慢、红圆叶苋菜、圆叶淡黄白苋菜、圆叶白苋菜、大圆叶红苋菜为Cd高累积类群,其他品种均为Cd中累积类群。3组处理(对照组、低质量比、高质量比)中,苋菜的4个品种和五月慢对Cd的富集系数大于1,芹菜的4个品种和冠一青梗菜对Cd的富集系数则小于1,宝竹青梗菜和紫冠一号仅在高Cd质量比处理时富集系数大于1。初步筛选出四季小香芹为Cd低累积叶菜类蔬菜品种。

关键词: 环境学 酸性黄壤 叶菜类蔬菜 累积 低累积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哈雀稗幼苗对PEG和NaCl持续胁迫的生理应答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巴哈雀稗(Paspalum notatum)幼苗在干旱和盐持续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变化规律,采用PEG6000和NaCl溶液处理模拟逆境胁迫,研究巴哈雀稗的生理适应性变化并对其相关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PEG胁迫时间的延长,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叶绿素a含量均表现为先增后降趋势,CAT活性则呈现先降后增趋势;叶绿素b与总叶绿素含量呈先升后降再小幅度上升趋势;脯氨酸和丙二醛随胁迫时间延长含量增加;随着Na Cl胁迫时间的延长,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逐渐下降趋势;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均随着Na Cl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余指标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在PEG胁迫下,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呈极显著正相关,丙二醛与可溶性糖、脯氨酸间呈显著负相关,与SOD、POD、CAT间呈显著正相关;NaCl胁迫下,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脯氨酸间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之间显著负相关,丙二醛与SOD、POD、CAT间显著正相关。通过以上分析得知,巴哈雀稗适应逆境胁迫受到多种生理生化指标的调节且各生理生化物质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体现了巴哈雀稗对逆境胁迫、缓解损伤的适应性反应。

关键词: 巴哈雀稗 干旱胁迫 盐胁迫 生理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运动强度对黑鲷生长、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水生生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以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体长(6.75±0.03)cm,体重(11.56±0.15)g]为研究对象,设计对照组(0 bl/s、体长/秒)和训练组(1.0、2.0和4.0 bl/s)4个水流速度,探讨2周游泳运动训练对黑鲷生长、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训练组的特定生长率(SGR)和增重率(WGR)都出现显著下降(P<0.05),4.0 bl/s组存活率(SR)最低(P<0.05)。在2.0 bl/s强度下,血糖(GLU)、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均显著下降(P<0.05),而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GSH)则显著升高(P<0.05)。随着强度的增加,训练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过氧化氢(H2O2)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上升;丙二醛(MDA)和蛋白质羰基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差异不显著。2周的训练显著增强了抑制羟自由基能力(P<0.05),对溶菌酶(LZM)活性无显著影响。运动训练对黑鲷肝脏T-AOC和MDA没有显著性影响,GSH含量、AKP、ACP和CAT活性均呈现上升的趋势。综合考虑黑鲷生长、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指标得出,在游泳训练强度为2.0 bl/s时,最有利于提升黑鲷机体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运动训练 生长 存活率 抗氧化能力 黑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