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渔用中草药中6种磺胺类抗生素

水产学杂志 2014

摘要: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同步测定渔用中草药中6种磺胺类抗生素含量的方法,并比较和优化样品提取、净化及色谱分析条件。试验使用乙酸乙酯提取样品中的6种磺胺,用PEP-2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为2%乙酸溶液和甲醇、乙腈混合液,梯度洗脱;色谱柱为C18反相柱(5μm,4.6mm×250mm);紫外检测器在波长270nm检测;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对6种磺胺的检出限为50μg/kg,平均回收率为86.8%~96.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7%,可用于渔用中草药中6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定性、定量测定。

关键词: 磺胺类抗生素 渔用中草药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疣梭子蟹自交与杂交家系子一代生长和存活的比较

渔业科学进展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繁殖性能好的A家系(F6)和生长与存活好的B家系(F3),设计家系内自繁和家系间杂交,比较其自交组与杂交组子一代的生长与存活,评价杂交效应。由自交组F66(A♀×A♂)、F33(B♀×B♂)和杂交组F63(A♂×B♀)、F36(B♂×A♀)4个实验组组成,比较各实验组子一代在80、100、120、150日龄时的各生长指标杂种优势。研究表明,同一生长发育阶段的同一杂交群体的不同性状,表现的杂种优势大小有很大差异,而且同一杂交群体的同一性状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表现的杂种优势大小同样有差异。自交组各阶段全甲宽、甲宽、甲长和体高的生长趋势比较一致,为F33>F66;不同生长性状的生长速度方面,杂交组具有不同程度的总体杂种优势(-3.50%-19.47%)。结果显示,就存活而言,杂交组比自交组的存活率杂交优势明显,总体杂种优势率为24.8%,与存活相关的养殖产量的总体杂种优势率为15.99%,无论是生长性状还是存活,杂交使A家系获得的改良效果比B家系的好。A、B两个家系间存在的遗传差异获得杂种优势,是性状得到改良的基础。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杂交 生长 存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罗非鱼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国渔业经济 2014

摘要:中国罗非鱼产业一直依靠国际市场来带动其发展,过分依赖于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论文选取2002-2012年中国向15个贸易伙伴国(地区)罗非鱼出口量的面板数据,利用引力模型分析中国罗非鱼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为改善罗非鱼的出口现状、保障罗非鱼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需求方的各项经济因素对罗非鱼出口的影响是较大的,罗非鱼国内生产成本的上升制约了罗非鱼的出口贸易,世贸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对促进罗非鱼出口贸易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 罗非鱼 出口贸易 引力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渔港经济区发展比较研究

世界农业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渔港经济区是渔港建设的方向和功能拓展的有效载体。在美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浙江省,渔港经济区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从各地经验看,为推动渔港经济区建设,在政府管理层面,应当重视渔港投资、推动渔港立法和加强渔港规划等;在经营管理层面,应充分将休闲观光、加工制造和流通贸易等功能融入传统的渔港功能;在理论支撑方面,应发挥科研院所、渔业组织和行业协会等机构的智力支撑作用。

关键词: 渔港经济区 国际经验 渔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中不同水平维生素C对团头鲂幼鱼免疫力的影响

水生生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豆油为脂肪源配制团头鲂幼鱼基础饲料,制成维生素C水平为0.2、33.4、65.8、133.7、251.5和501.5 mg/kg的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对均重为(6.40±0.05)g的团头鲂幼鱼进行为期90d的饲养试验,以血清相关免疫指标、肝脏抗氧化指标、三种HSPs mRNA表达以及抗病原菌能力等指标为依据,研究Vc对团头鲂幼鱼免疫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501.5 mg/kg Vc试验组能显著提高血清补体3(C3)的浓度,133.7 mg/kg Vc试验组能显著提高补体4(C4)的浓度;65.8、133.7和251.5 mg/kg Vc试验组能显著提高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各Vc试验组均能显著提高肝脏抗超氧阴离子(ASAFR)的活性;133.7和251.7 mg/kg Vc试验组能显著提高肝脏HSP60基因表达水平,251.5 mg/kg Vc试验组能显著提高肝脏HSP70和HSP90基因表达水平(P<0.05);各Vc试验组鱼的成活率在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12h、24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251.5 mg/kg Vc试验组效果最佳。在日粮中添加Vc对鱼体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皮质醇(COR)以及肝脏丙二醛(MDA)的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在试验条件下,Vc作为免疫刺激剂,其水平为133.7—251.5 mg/kg时能有效地增强团头鲂幼鱼的免疫力。

关键词: 团头鲂 维生素C 非特异免疫 HSPs mRNA表达 抗病原菌感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殖密度对温室湿地循环水系统中鲫生长、生理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南方水产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基于两级人工湿地的温室循环水系统中,养殖密度对鲫(Carassius cuvieri)生长、脏器系数、血清生理免疫指标及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抵抗力的影响。试验设2 kg·m-3、4 kg·m-3、8 kg·m-3和16kg·m-3共4种密度组,每组2个平行,养殖68 d。结果显示:1)各养殖密度下鲫生长及脏器系数不存在显著差异;2)与2 kg·m-3组鲫相比,16 kg·m-3组鲫血清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显著升高,溶菌酶(LSZ)、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蛋白质量浓度虽有不同程度升高,但差异不显著;3)高密度组鲫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力较低密度组弱。以上结果表明,如果以生长为考量指标,温室湿地循环水系统中鲫养殖密度可达16 kg·m-3,但如此高的密度会对鲫免疫力造成负面影响。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循环水养殖 密度 免疫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操作胁迫对云纹石斑鱼肝脏抗氧化和鳃Na~+-K~+ ATPase活力的影响

海洋渔业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操作胁迫(惊扰)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肝脏抗氧化能力和鳃中钠-钾ATP酶(Na+-K+ATPase)活力的影响。在胁迫处理后,鱼体肝脏中抗氧化酶活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其在处理后快速达到活力最高值,然后逐渐下降到与处理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力也在处理后升高,但一直与处理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中VC含量在处理后显著增高,并最终恢复到处理前水平;而Na+-K+ATPase活力一直显著低于处理前水平(P>0.05)。研究表明,操作胁迫会通过氧化应激对云纹石斑鱼体造成损伤,而在胁迫应激反应中,SOD和CAT可以作为有效的生物指示剂用于胁迫状态的检测。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 操作胁迫 抗氧化酶 钠-钾ATP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生态风险及其防控措施

中国水产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作为国内外水生生物资源养护领域普遍采用的一种做法,其在提升增殖种类资源量的同时,也会给野生资源种类和增殖水域生态系统健康带来诸多生态风险。现阶段,系统评价增殖放流的生态风险、实施有效的生态风险防控已成为构建负责任增殖放流模式的必然要求。本文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3个层面系统评述国内外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生态风险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阐述相应的生态风险防控措施,以期为我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生态风险防控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增殖放流 生态风险 生态适合度 负责任措施 资源修复 渔业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水产养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思考与探讨——以北京金福艺农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项目为例

中国水产 2014

摘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到产学研结合的程度、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程度、成果与市场的需求等一系列问题。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约为成果总数的30%~40%,与发达国家70%~80%的转化率相差很远。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由于其优点显著,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工作进展飞快,据统计我国2012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产量达36.28万吨,养殖水体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圆斑星鲽网箱养殖研究

渔业现代化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在水温15~25℃下,将平均体质量分别为792.27±48.89 g(大)、513.49±39.19 g(中)和185.59±25.51 g(小)的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按5.5 kg/m2和7.5 kg/m2的密度,饲养在5 m×5 m×3 m网箱中,投喂冰冻玉筋鱼60 d,以研究不同规格和密度的圆斑星鲽在网箱中的生长、饲料系数和体色变化情况。整个饲养期间,圆斑星鲽日增重变化在1.77~4.24 g/d,其中大规格鱼的日增重最高(3.49 g/d),当水温为15~20℃时,日增重可达4.24 g/d;饲料系数平均为4.87,其中大规格鱼的最低(4.16),当水温为15~20℃时,饲料系数为3.55;密度对圆斑星鲽网箱养殖的生长情况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15~20℃时圆斑星鲽生长快于20~25℃时;网箱养殖圆斑星鲽体色逐渐接近野生鱼体色,无眼侧异常黑化的体色逐渐褪黑变白。研究认为,圆斑星鲽是一种适合网箱养殖的新品种。

关键词: 圆斑星鲽 网箱养殖 规格 密度 生长 体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